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纱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又称海岛棉,其纤维最突出的特点是长、强、细,长绒棉纤维长度一般为33-45mm,细度小于1.43dtex,强度较高,在栽培棉品种中品质最为优良。除此之外,长绒棉还具有棉纤维普遍的特点,纤维柔软,吸湿性好,耐强碱等性能,适合纺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织物纱线。
牦牛绒是从牦牛身上剪下的一层细密的绒毛,这种纤维具有很高的价值。牦牛绒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0-40mm,与长绒棉接近,平均细度约为3.65dtex左右,断裂强力在4.5cN左右,纤维手感柔软,吸湿放湿性好,用其制成的产品蓬松,柔软保暖且具有远红外性能,是高档的毛纺原料。另外,牦牛绒纤维生产环境纯净,具有天然色彩,大多数牦牛绒纤维呈青色或褐色,采用牦牛绒与长绒棉混纺,制成的纱线具有独特的色彩效应,产品风格独特,附加值高。采用牦牛绒与长绒棉纤维混纺,克服了牦牛绒纤维本身强力低不易纺高支纱的特点,从而扩大牦牛绒原料的产品范围。
针对此长绒棉和牦牛绒纤维性能,本发明采用长度在38mm的长绒棉与牦牛绒纤维进行混纺,给出一种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线,包含55%-75%的长绒棉纤维,25%-45%的牦牛绒纤维。该纱线既具有棉纤维柔软、亲肤性好等优点,又具有绒纤维保暖性好,远红外等优点,制成的产品具有极好的吸湿放湿性,舒适性好,并且具有独特的色彩效应。
为实现上述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线的生产,采用如下的生产步骤:
第一步,将长绒棉经过棉纺工艺的第一开清棉、第一梳棉、第一精梳制得长绒棉精梳条;
第二步,将牦牛绒纤维经过毛纺工艺的和毛加油、梳毛、2道前针梳、第二精梳和2道后针梳制得牦牛绒条;
第三步,取长绒棉条和牦牛绒条,回到开清棉以单纤维形式将两者混合,采用棉纺工艺的第二开清棉、第二梳棉、第三精梳、3道并条、粗纱、细纱后制成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线。
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步骤如下:
所述第一步中,
(1)第一开清棉:根据长绒棉纤维长度长,细度细的特点,在开清棉过程中主要除尽细碎的草杂,尽可能避免纤维损伤,应遵循“多梳少打,早落防碎”的工艺原则,在保证除杂效率的同时,适当调整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降低车速,以减少纤维损伤;采用FA002C型圆盘式抓棉机、FA305B型混开棉机、FA106A型开棉机、FA161A型给棉机、A076E型成卷机机组联合使用;具体的工艺参数设置如下:抓棉机打手转速为480-650r/min,混开棉机的车速为450-580r/min,成卷机的转速为850-980r/min,棉卷罗拉的转速为10-15r/min,棉卷干定量380-410g/m。
(2)第一梳棉:考虑到长绒棉纤维的性能,在梳棉工序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大速比,轻定量”的工艺原则,主要目的在于去掉大的棉结杂质,改善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工艺参数:锡林速度为290-340r/min,道夫速度20-28r/min,刺辊速度为700-800r/min,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分别为0.20mm、0.20mm、0.23mm、0.23mm、0.25mm,生条定量为18-20g/5m。
(3)第一精梳:精梳工序包括精梳准备和精梳两部分;精梳准备工序采用E32型条并卷机,条并卷生条混合数为24根,条并卷牵伸倍数为1.42-1.65倍,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直径分别为32mm、32mm和32mm,罗拉握持距分别为48mm、51mm,条卷定量为60-70g/m;精梳采用E66型精梳机,精梳过程中要控制好梳理隔距,以降低精梳落棉,减少成本;具体工艺参数设置:精梳并合数为8根,总牵伸倍数为110-130倍,罗拉直径分别为32mm、32mm、32mm,罗拉握持距分别为48mm、51mm,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5-17%,锡林速度为380-500钳次/min,精梳条定量为16-20g/5m。
所述第二步中,
(1)和毛加油:取分梳除杂后的牦牛绒纤维,以纤维的重量为基准,按重量百分比加入0.4-0.5%SELBANA4554V型和毛油,0.2-0.4%的FX-AS20抗静电剂以及6-8%的水,控制回潮率在18-22%,平衡24h。
(2)梳毛:梳毛是整个工序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在减少纤维损伤的同时形成均匀的绒条,根据牦牛绒纤维的特点,在梳毛上采用“低速度、轻定量、小速比”的工艺原则;采用FA201B型梳棉机,工艺参数:锡林速度为260-280r/min,道夫速度为20-24r/min,刺辊速度为680-750r/min,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分别为0.20mm、0.20mm、0.23mm、0.23mm、0.25mm,生条定量为20-25g/5m。
(3)前针梳:采用法国GN5型针梳机,采用两道针梳,对毛纤维进行初步的梳理,采用“小牵伸、轻定量、低车速”的工艺原则,工艺参数:喂入根数3-10根,牵伸倍数3-3.5倍,隔距为25mm,车速为35-40m/min,下机条重为15-17g/m。
(4)第二精梳:采用PB28型精梳机,采用“轻定量、小牵伸、低车速”的工艺原则,工艺参数:喂入根数8-10根,隔距为24mm,车速为90-100钳次/min,下机条重为10-12g/m。
(5)后针梳:采用两道针梳,工艺参数:喂入根数4-8根,牵伸倍数4-6倍,隔距为25mm,车速为35-40m/min,下机条重为20-24g/m。
所述第三步中,
(1)第二开清棉:取长绒棉精梳条和牦牛绒条以一定比例放入抓棉机,重新混合均匀,开清棉工序同样采用FA002C型圆盘式抓棉机、FA305B型混棉机、FA106A型开棉机、FA161A型给棉机、A076E型成卷机机组联合使用,具体的工艺参数设置如下:抓棉机打手转速为480-650r/min,梳针打手的转速设置为抓棉打手转速为420-600r/min,混开棉机的车速为450-580r/min,成卷机的转速为850-980r/min,棉卷罗拉的转速为10-15r/min,棉卷干定量380-410g/m。
(2)第二梳棉:锡林速度为260-320r/min,道夫速度18-24r/min,刺辊速度为650-780r/min,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分别为0.20mm、0.20mm、0.23mm、0.23mm、0.25mm,生条定量为18-20g/5m。
(3)第三精梳:条并卷生条混合数为24根,条并卷牵伸倍数为1.45-1.58倍,罗拉直径分别为32mm、32mm、32mm,罗拉握持距分别为48mm、51mm,条卷定量为60-68g/m;精梳并合数为8根,总牵伸倍数为100-110倍,罗拉握持距分别为49mm、60mm,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3-16%,锡林速度为380-500钳次/min,精梳条定量为20-25g/5m。
(4)并条:主要在于改善纤维伸直平行效果,同时提高混合条的条干均匀性以及原料的混合均匀性,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喂入6-8根条子混合,总牵伸倍数为5-9倍,前罗拉输出速度为400-420m/min,设计定量为20-25g/5m。
(5)粗纱:采用JWF1415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为1.05倍,总牵伸倍数为6.0-9.3倍,锭速为500-600r/min,粗纱捻度为46-72捻/m,罗拉隔距分别为12mm、28mm、30mm,罗拉直径分别28mm、28mm、25mm、28mm,粗纱定量为4.5-5.5g/10m。
(6)细纱:采用经全聚纺改造的DTM129型细纱机,捻系数控制在350-420,罗拉直径分别为27mm、27mm、50mm,罗拉隔距分别为10-28mm、14-30mm,锭速为7500-8000r/min,钢领直径为42mm,钳口隔距3.0mm,集聚负压1800-2400Pa。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长绒棉和牦牛绒两种珍贵的纤维作为加工原料,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高,并且该纱线结合了长绒棉和牦牛绒纤维的特点,既柔软舒适、吸湿放湿快,且具有极好的保暖性和远红外等功能,通过有效结合棉/毛纤维,可以纺高支棉/毛混纺纱线,大大扩宽了这两种原料的应用领域。
(2)本发明通过棉、毛纤维制成条子再混合,保证了两种原料的混合均匀性,同时针对两种纤维不同的色彩,制成的纱线具有色纺纱的风格,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
采用70%的长绒棉和30%的牦牛绒纤维纺制混纺纱,其生产的具体工艺如下:首先将长绒棉经过棉纺的第一开清棉、第一梳棉、第一精梳工序得到长绒棉精梳条,牦牛绒纤维经过毛纺和毛加油、梳毛、2道前针梳、第二精梳和2道后针梳工序得到牦牛绒条;然后取长绒棉条和牦牛绒条回到开清棉以单纤维形式混合,采用棉纺工艺的第二开清棉、第二梳棉、第三精梳、3道并条、粗纱和细纱最后制成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线。
以生产9.7tex的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为例,包含70%的长绒棉和30%的牦牛绒纤维,该纱线具有极好的服用性能,柔软舒适,且具有独特的色彩效应。
为实现上述混纺纱的生产,采用如下的方法:
长绒棉精梳条制备:
(1)第一开清棉:抓棉打手的转速为480r/min,混开棉机转速为550r/min,成卷机的转速为850r/min,棉卷罗拉转速为11r/min,棉卷干定量为380g/m。
(2)第一梳棉:锡林速度为330r/min,道夫速度为25r/min,刺辊速度为780r/min,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为0.20mm、0.20mm、0.23mm、0.23mm、0.25mm,生条定量为18.5g/5m。
(3)第一精梳:条并卷生条混合数为24根,条并卷牵伸倍数为1.467倍,罗拉直径为32mm、32mm、32mm,罗拉握持距48mm、51mm,条卷定量为60.53g/m;精梳并合数为8根,总牵伸倍数为124.8倍,罗拉直径为32mm、32mm、32mm,罗拉握持距48mm、51mm,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7%,锡林速度为400钳次/min,精梳条条卷定量为19.4g/5m。
牦牛绒条制备:
(1)和毛加油:以牦牛绒纤维的重量为基准,按重量百分比加入0.45%SELBANA4554V型和毛油,0.4%的FX-AS20抗静电剂以及6%的水,控制回潮率在20%,平衡24h。
(2)梳毛:锡林速度为260r/min,道夫速度为22.5r/min,刺辊速度为720r/min,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为0.20mm、0.20mm、0.23mm、0.23mm、0.25mm,生条定量为25g/5m。
(3)前针梳:头道针梳喂入10根,牵伸倍数为3.125倍,隔距为25mm,车速为35m/min,下机条重为16g/m;二道针梳喂入3根,牵伸倍数为3.2,隔距为25mm,车速为38m/min,下机条重为15g/m。
(4)第二精梳:喂入8根,隔距为24mm,车速为95钳次/min,下机条重为12g/m。
(5)后针梳:头道针梳喂入根数为8根,隔距为25mm,车速为38m/min,牵伸倍数为4.8倍,下机条重为20g/m;二道针梳喂入4根,隔距为25mm,车速为35m/min,牵伸倍数为4倍,下机条重为20g/m。
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制备:
(1)第二开清棉:抓棉打手的转速为460r/min,混开棉机转速为520r/min,成卷机的转速为850r/min,棉卷罗拉转速为11r/min,棉卷干定量为380g/m。
(2)第二梳棉:锡林速度为290r/min,道夫速度为23r/min,刺辊速度为760r/min,盖板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为0.20mm、0.20mm、0.23mm、0.23mm、0.25mm,生条定量为18.5g/5m。
(3)第三精梳:条并卷混合条数为24根,条并卷牵伸倍数为1.48倍,罗拉直径为32mm、32mm、32mm,罗拉握持距48mm、51mm,条卷定量为60g/m;精梳并合数为8根,总牵伸倍数为100倍,罗拉握持距为49mm、60mm,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5%,锡林速度为420钳次/min,精梳条定量为24g/5m。
(4)并条:头并采用8根条子并合,总牵伸倍数为8.28倍,前罗拉输出速度为400m/min,设计定量为23.19g/5m;二并采用6根条子并合,总牵伸倍数为6.35倍,前罗拉速度为400m/min,设计定量为21.91g/5m;三并时采用6根条子并合,总牵伸倍数6.18,前罗拉速度为400m/min,设计定量为21.27g/5m。
(5)粗纱:后区牵伸倍数为1.05倍,总牵伸倍数为9.14倍,锭速为580r/min,粗纱捻度为48捻/m,罗拉隔距为12mm、28mm、30mm,罗拉直径28mm、28mm、25mm、28mm,定量为4.65g/10m。
(6)细纱:捻系数为368,罗拉直径为27mm、27mm、50mm,罗拉隔距为29mm、12mm,锭速为7500r/min,钢领直径为42mm,钳口隔距为3.0mm,集聚负压为2200Pa。
经检测,根据上述方法生产的长绒棉/牦牛绒混纺纱的各项指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