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子支撑结构、组件及椅子,属于可拆卸椅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椅设计前提是在固定场合使用,为使用时的稳固多设计为一体结构(或通过连接件紧密的连接),无法适应远距离的携带、大批量的运输、频繁的搬移。而随着人们活动的多样化,对于可携带和批量运输的椅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由椅腿、坐板和结合部组成,椅腿垂直于坐板,且通过五金件与坐板的紧密连接实现组装;产品结构虽然简单、轻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内部没有横向的相互支撑力,因此当使用者坐姿产生偏斜时,容易翻倒,且产品的稳固力主要来自于五金连接件的紧密连接,在装卸时需要使用工具,装卸麻烦。
为解决上述结构不稳固的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520053879.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组装的座椅,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扇形支撑主体、一根支撑柱以及一块扇环形座板,各部件通过定位柱与支撑架组合形成座椅功能,但是上述座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携带不便,更重要的是运输过程中单个组成部分占用空间大、单次运输量小、固定困难、不易于大批量的运输,组成部件多、拆卸与组装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易拆卸、便于捆扎叠放、适于大批量运输的椅子支撑结构,同时该椅子支撑结构在安装到椅子后不仅安装牢固,而且在使用时能将人或物的重力的一部分转化为横向的相互支撑力,提高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椅子支撑结构,用于连接椅腿和椅座板;该支撑结构由多个支撑单元组装而成,每个所述支撑单元至少包括支撑部和椅座板联结部,该支撑结构还包括下结合部,用于从下部将分属于不同支撑单元的支撑部联结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联结固定部,组装时,位于不同支撑单元的联结固定部彼此配合,从而构成所述的下结合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该支撑结构还包括上结合部,用于从上部使分属于不同支撑单元的支撑部彼此之间相互定位,并在该支撑结构的椅座板联结部受向下的力时,彼此之间相互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联结支撑部,组装时,位于不同支撑单元的联结支撑部彼此配合,从而构成所述的上结合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撑部为一金属杆状物,所述椅座板联结部与所述支撑部焊接,且具有上下贯穿的椅座板安装孔;椅座板联结部局部扁平,所述椅座板安装孔设置在椅座板联结部的局部扁平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组装时,位于不同支撑单元的多个椅座板联结部处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联结固定部为固接在支撑部下部且具有通孔的金属片,固接在不同支撑单元的金属片的设置高度不一,因此多个支撑单元在组装时使得多个金属片实现叠配,从而便于螺栓螺母的安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椅子支撑组件,由椅腿固接在上述的椅子支撑结构上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椅腿端部还固接有支脚,所述支脚上安装有防滑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椅子,由椅座板安装在上述椅子支撑组件上构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不难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椅子支撑结构,通过多个支撑单元的联结支撑部和联结固定部之间的配合联结,构成了椅子支撑结构的上、下结合部;当多个椅腿分别联结到多个支撑单元后,由于保持稳定的需要,椅腿自然外伸,于是自然地产生如下力学关系:作用到椅座板连接部的重力转化为一个向下的重力分力和多个接近水平的重力分力,这些接近水平的重力分力方向朝向椅子支撑结构的中心,这与前文所讲的横向的相互支撑力相呼应。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使得原本单纯依靠连接件的紧固作用的连接关系,改变为,不主要依靠连接件的紧固作用而主要依靠各支撑单元的抵靠的一种连接关系;因此,本发明在装卸时,支撑单元是否连接紧固不对支撑结构是否稳固产生影响,其带来的益处是在装卸时只需徒手就可完成,且抵靠作用带来的横向支撑力使支撑结构更为稳固,极大地提高了椅子使用时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
当然,为实现发明目的,上结合部是非必须的,它完全可以通过椅座板的安装予以替代;这样,椅座板不仅起到了支承使用者的作用,还起到了在上部对支撑单元的横向固定作用;此时,接近水平的重力分力,作用到竖直状态的连接件(如螺栓)上,连接件(如螺栓)产生横向的反作用力,保持平衡;这种横向的反作用力由连接件(如螺栓)来提供,对于连接件(如螺栓)本身的刚度和强度而言可忽略不计,因为此力还不足以使连接件(如螺栓)损坏,即使连接件(如螺栓)是由木头或者塑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椅子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椅子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椅子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的支撑单元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椅子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单元,2-上结合部,3-下结合部,4-椅腿,5-支脚,6-防滑套;7-横杆;11-支撑部,12-椅座板连接部,21-联结支撑部,31-联结固定部;121-椅座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书之后所做的修改,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可联结三个椅腿的椅子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三个支撑单元1组装而成,组装完成后,形成上结合部2和下结合部3。
如图2所示,每一个支撑单元1均包括支撑部11、椅座板连接部12、联结支撑部21和联结固定部31。组装时,位于不同支撑单元1的联结固定部31彼此配合,构成下结合部3;位于不同支撑单元1的联结支撑部21彼此配合,构成上结合部2。椅座板连接部12局部扁平,局部扁平处设置有椅座板安装孔121。
如图2所示,联结固定部31为焊接在支撑部11下部的金属圆环片,由于位于不同的支撑单元1的金属圆环片的焊接位置不同,因此在组装时,不会产生空间位阻,即能产生叠配,如图1中的3处所示;叠配状态的金属圆环片(可以是垫片),便于通过螺栓螺帽相固定。
如图2所示,联结支撑部21为焊接在椅座板连接部12端部的形成分叉的两个短杆,分叉角度依据组装而定,通常设为60°,因此当三个支撑单元1组装在一起时,这些不同的短杆共同组成了一个正三角形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和2所示,为了使短杆之间能够更好的组装配合,一个短杆端部设有凸起,而与之相应的短杆在其端部则设有凹陷,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装配,也为彼此之间提供定位。
当三个支撑单元1组装在一起时,如图1所示,来自不同支撑单元的椅座板连接部12形成一个平面,这样便于椅座板的安装;当然,每一个椅座板连接部12均设置为朝向椅子支撑结构内部略微倾斜(椅座板连接部12内端向下,外端向上),也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椅子的支撑组件,它由椅腿4安装在上述的椅子支撑结构上构成。椅腿4端部还设有支脚5,支脚5上设有防滑套6,防滑套6可由塑料或者橡胶构成。
椅腿4的两个分支分别与所述椅座板联结部12、支撑部11一体连接并通过折弯形成;具有两个焊点,一个焊点位于支撑部11与椅座板联结部12的结合处,另一个焊点位于两个分支椅腿4的结合处。所述支脚5由上侧的分支椅腿4的延伸部向内折弯形成,折弯程度以使所述支脚5基本垂直于水平面为准。
实施例二
一种椅子的支撑组件,如图4所示,它由一个可联结四个椅腿的椅子支撑结构、四个椅腿4、支脚5和防滑套6组装而成;其中椅子支撑结构由两个支撑单元组组装而成,组装完成后,形成下结合部3。
如图5所示,每个支撑单元组由两个支撑单元1组成和一个联结固定部31组成。每个支撑单元1均包括支撑部11、椅座板连接部12。组装时,位于两个支撑单元组的联结固定部31彼此配合,构成下结合部3。椅座板连接部12局部扁平,局部扁平处设置有椅座板安装孔121。
如图5所示,两个椅座板连接部12通过横杆7焊接联结,同时起到联结两个支撑部11上部的作用;联结固定部31为焊接在两个支撑部11下部的金属圆环片,同时起到联结两个支撑部11下部的作用。由于位于两个支撑单元组的金属圆环片的焊接位置不同,因此在组装时,不会产生空间位阻,即能产生叠配,如图4中的3处所示;叠配状态的金属圆环片(可以是垫片),便于通过螺栓螺帽相固定。
当两个支撑单元组组装在一起时,如图4所示,来自不同支撑单元的椅座板连接部12和来自不同支撑单元组的横杆7形成一个平面,这样便于椅座板的安装;当然,每一个椅座板连接部12均设置为朝向椅子支撑结构内部略微倾斜(椅座板连接部12内端向下,外端向上),也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椅腿4的两个分支分别与所述椅座板联结部12、支撑部11一体连接并通过折弯形成;具有两个焊点,一个焊点位于支撑部11与椅座板联结部12的结合处,另一个焊点位于两个分支椅腿4的结合处。所述支脚5由上侧的分支椅腿4的延伸部向内折弯形成,折弯程度以使所述支脚5基本垂直于水平面为准。
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上结合部2,因为它完全可以通过椅座板的安装予以替代;这样,椅座板不仅起到了支承使用者的作用,还起到了在上部对支撑单元1的横向固定作用;此时,接近水平的重力分力,作用到竖直状态的连接件(如螺栓)上,连接件(如螺栓)产生横向的反作用力,保持平衡;这种横向的反作用力由连接件(如螺栓)来提供,对于连接件(如螺栓)本身的刚度和强度而言可忽略不计,因为此力还不足以使连接件(如螺栓)损坏,即使连接件(如螺栓)是由木头或者塑料制成。
实施例三
一种椅子的支撑组件,如图6所示,它由一个可联结五个椅腿的椅子支撑结构和五个椅腿组装而成;其中椅子支撑结构由五个支撑单元1组装而成,组装完成后,形成上结合部2和下结合部3。
如图2所示,每一个支撑单元1均包括支撑部11、椅座板连接部12、联结支撑部21和联结固定部31。组装时,位于不同支撑单元1的联结固定部31彼此配合,构成下结合部3;位于不同支撑单元1的联结支撑部21彼此配合,构成上结合部2。椅座板连接部12局部扁平,局部扁平处设置有椅座板安装孔121。
如图2所示,联结固定部31为焊接在支撑部11下部的金属圆环片,由于位于不同的支撑单元1的金属圆环片的焊接位置不同,因此在组装时,不会产生空间位阻,即能产生叠配,如图5中的3处所示;叠配状态的金属圆环片(可以是垫片),便于通过螺栓螺帽相固定。
如图2所示,联结支撑部21为焊接在椅座板连接部12端部的形成分叉的两个短杆,分叉角度依据组装而定,通常设为108°,因此当五个支撑单元1组装在一起时,这些不同的短杆共同组成了一个正五边形结构,如图6所示。
如图2和6所示,为了使短杆之间能够更好的组装配合,一个短杆端部设有凸起,而与之相应的短杆在其端部则设有凹陷,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装配,也为彼此之间提供定位。
当五个支撑单元1组装在一起时,如图6所示,来自不同支撑单元的椅座板连接部12形成一个平面,这样便于椅座板的安装;当然,每一个椅座板连接部12均设置为朝向椅子支撑结构内部略微倾斜(椅座板连接部12内端向下,外端向上),也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如图6所示,一种椅子的支撑组件,椅腿4安装在上述的椅子支撑结构上。椅腿4端部还设有支脚5,支脚5上设有防滑套6,防滑套6可由塑料或者橡胶构成。
椅腿4的两个分支分别与所述椅座板联结部12、支撑部11一体连接并通过折弯形成;具有两个焊点,一个焊点位于支撑部11与椅座板联结部12的结合处,另一个焊点位于两个分支椅腿4的结合处。所述支脚5由上侧的分支椅腿4的延伸部向内折弯形成,折弯程度以使所述支脚5基本垂直于水平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