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汽车修理行业,具体的说是通过气动装置将汽车抬起一定高度,方便汽车修理工在车底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修理厂使用的千斤顶大都是机械式的,这种千斤顶通过人力来操作费时、费力,很不方便。之前市面上也出现过一些气动千斤顶,因为这种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安全系数不高。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漏气,就对汽车修理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之前这种气动千斤顶并没能得到普及。本发明新型气动千斤顶的气囊使用四层帘线和专用橡胶制成,提高了气囊的强度。新型气动千斤顶的三个气囊鼓在工作状态下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个漏气不影响其它两个工作,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克服了现有气动千斤顶安全系数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气动千斤顶的橡胶气囊部分由三个独立气囊鼓组成,相邻气囊鼓通过外接气动切断阀连接,其中某一个气囊鼓发生泄露不影响其它两个气囊鼓的使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气囊使用高强度的专用橡胶和四层帘线制作而成,大大提高了拉伸强度。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气动千斤顶由气囊、拉杆、底板、滑轮和通气管道五部分组成。新型气动千斤顶的气囊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囊、中囊和下囊,三个气囊鼓通过强力胶粘剂粘接为一个整体呈弹簧状。每个气囊的侧面装有气门,相邻两气囊鼓之间通过通气管道用切断阀进行连接,当切断阀打开时,气囊部分可利用空气的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是具有弹簧作用的非金属弹簧。在工作状态下关闭切断阀,使三个气囊鼓的内部空间相互独立。橡胶气囊由专用橡胶和四层帘线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成型,橡胶配方为70%的氯丁橡胶和30%的天然橡胶混合,这样即提高了强度又提升了橡胶和帘线的贴合能力。相邻两线层布置的角度不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也不同,线层布置为:当气囊在极限工作模式下时两相邻线层的角度能够承受最大的力。橡胶气囊的内部橡胶主要起密封作用,外层橡胶除了起密封作用外,还起保护作用。在上气囊鼓的上方安装有缓冲支座,防滑橡胶板安装在缓冲支座的上方,用来和汽车底盘接触。下气囊鼓安装在底座的上方。底座左端安装有滚轮,右端安装拉杆。拉杆的最右端安装有气动阀门,此阀门在使气囊进入工作状态时快速充气,当放气时能够缓慢卸载。下气囊鼓通过气管和拉杆右端的气动阀门连接。
上述新型气动千斤顶,所述底座的前侧装有两个切断阀,当气囊承受载荷时切断阀关闭,每个气囊鼓的内部空间相互独立。拉杆右端的气动阀门为压力阀,当气动千斤顶承受极限载荷时,不能继续充气。放气时缓慢卸载,防止对抬升的重物造成冲击。
上述新型气动千斤顶,所有零件的安置、固定和连接方法均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掌握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技术如下:
(1)轻松省力:由于气动升降,无需人力,轻松自如方便快捷。
(2)举升下降极快,平稳,一般轿车上升只需3秒左右,超低底盘优势凸显不伤底盘:由于与车体接触部位是专用防滑软橡胶,车底可顶部位增加,且不伤底盘。
(3)坚固耐用:由于是纯气动产品,不含液压油,不存在漏油现象,不需要更换密封圈,更因气囊本身是高强度的橡胶产品,内部有合理安置的四层连线,更加牢固。端口就像密封圈,气体密封极易完成,不存在漏气现象。
(4)安全系数高:上囊、中囊和下囊通过切断阀进行串联,工作模式下将切断阀关闭,一旦某个气囊发生漏气,不影响其它两个气囊的使用。
(5)推广价值高: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底盘高度的汽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气动千斤顶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新型气动千斤顶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新型气动千斤顶气囊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新型气动千斤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拉杆,2.滑轮轴,3.通气管道,4.气门,5.螺栓,6.锁紧螺母,7.底座,8.气动切断阀,9.上囊,10.中囊,11.下囊,12.滑轮,13.放气阀门,14.挡板,15.充气阀门,16.弯钢板,17.防滑垫板,18.缓冲支座,19.螺栓,20.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表明,本实施例的新型气动千斤顶中,拉杆(1)通过弯钢板(16)和螺栓(5)安装在底座(7)上。底座(7)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切断阀(8),分别位于底座(7)中心线的两侧。底座(7)上方安装有气囊部分,气囊部分由上至下依次为上囊(9)、中囊(10)和下囊(11),相邻两气囊之间用强力胶粘剂粘接为一个整体呈弹簧状。上囊(9)、中囊(10)和下囊(11)的中间分别预留有气门(4),相邻两气囊之间通过通气管道(3)用气动切断阀(8)进行连接。锁紧螺母(6)位于下囊(11)的右端,锁紧螺母(6)将通气管道(3)紧固在下囊(11)上。
图2所示实施例显示,在本实施例的新型气动千斤顶中,挡板(14)位于拉杆(1)上方。充气阀门(15)和放气阀门(13)分别位于挡板(14)的两侧,挡板(14)通过螺栓(19)固定在拉杆(1)上,进气孔(20)位于挡板(14)的中间。
图3所示实施例显示,在本实施例的新型气动千斤顶中,缓冲垫板(18)位于上囊(9)上面,通过强力胶粘剂与上板进行粘结。防滑垫板(17)位于缓冲支座(18)上面,通过强力胶粘剂与之粘结。
图4所示实施例显示,本实施例为气动千斤顶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
按照上述图1~图4所示实施例安装成本实施例的新型气动千斤顶,该千斤顶由上囊(9)、中囊(10)和下囊(11)构成橡胶气囊部分,气囊部分固定在底座(7)上每个气囊上预留有气门(4)。两个气动切断阀(8)分别安装在底座(7)的前端,相邻气囊之间通过通气管道(3)用气动切断阀(8)进行连接。滑轮(12)安装在底座(7)左端。锁紧螺母(6)位于底座(7)的右端,用来固定通气管道(3)。拉杆(1)位于底座(7)右端,拉杆(1)用弯钢板(16)和螺栓(5)固定在底座(7)上。拉杆(1)的前端装有挡板(14),充气阀门(15)和放气阀门(13)位于挡板(14)上面,进气孔(20)位于挡板(14)的中间。挡板(14)通过螺栓(19)固定在拉杆(1)上。缓冲支座(18)位于上囊(9)的上方,通过强力胶粘剂与之粘结。防滑垫板(17)位于缓冲支座(18)的上方,通过强力胶粘剂与之粘接。
上述新型气动千斤顶的工作原理:首先保证气动切断阀(8)是打开的,将气泵和进气孔(20)连接,按下充气阀门(15)气体便通过通气管道(3)和气动切断阀(8)进入到上囊(9)、中囊(10)和下囊(11)中,并产生一定的压力,可通过控制充气阀门(15)和放气阀门(13)将汽车抬起不同的高度。当汽车修理工人在车底作业时,关闭气动切断阀(8),使每个气囊形成相互独立的空间。一旦其中一个气囊发生漏气,另外两个气囊正常工作,不会对汽车修理工人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卸荷时按下放气阀门(13)缓慢放气,不会使汽车与地面之间产生冲击。气囊部分是用高强度的专用橡胶和四层帘线模压而成,帘线的角度不同所能承受的最大力也不同,当气动千斤顶工作在极限模式下时,帘线所呈的角度恰能够承受最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