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折叠面片的压面机。
背景技术
面食制品生产包含和面、揉面、成型三个环节,其中揉面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揉面机亦是一种常用的面食机械,通常用一对等直径轧辊对滚实现面团碾压,两辊间隙可调以方便控制制品的厚度。操作人员投面团至入面口,面团经轧辊碾压后,再由操作工人从出面口取出并进行面片折叠,而后放入入面口进行第二次碾压,如此反复直到面带符合加工制品的要求。这种揉面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应用较为广泛,其操作为间歇式的,产量小,纵向平稳运转将面团揉压制成面带,而横向无法实现折叠。
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弊端:(1)安全措施不强,由于入面困难,使用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经常直接用手往轧辊间隙送面,容易造成工伤事故;(2)由于揉面过程不连续,每一次都需要人工取面、人工折叠和人工投面,劳动强度大;(3)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实现智能控制,面带揉压制到什么程度需要工人根据经验判断,与后边成型系统不能自动连续衔接。
为解决面胚的成型质量及提供连续、准确、规范的面带,设计出一种自动折叠面片的压面机,此装置使机器的整个操作流程不会破坏面带的弹性,确保组织结构的致密性和加工性能。作为发酵面团而不是传统的糕点面团,经过揉压延后的面带必须具备无气孔和滑润的手感,而且不影响它们的形状、尺寸;同时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卫生、大小厚薄可调、操作方便、保养和清洗方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折叠面片的压面机,以解决现有的压面机安全措施不强,压面过程不连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折叠面片的压面机,包括如下步骤:
输送装置、压面装置和折叠装置均位于机架上,折叠装置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连接压面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滑块、丝杆、电机、凸轮一、托板、凸轮二;所述压面装置包括压辊和滚刀。
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在整个机构的最下面,第一传送带的末端连接压辊,所述压辊的末端连接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滚刀,滚刀连接折叠装置。
所述夹持机构为两个对称的“S“形杆通过铰接轴把两个杆的中心处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杆为固定杆,另一根杆为活动杆。
所述夹持机构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滑块,所述凸轮一通过连接板也连接在滑块上,且凸轮一设置在夹持机构活动杆的下方;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丝杆上,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凸轮一正下方设置所述托板,托板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托板正下方设置凸轮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具有不小于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始末两端分别安装传感器一和传感器二。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长度可使夹持机构夹取到第二传送带上的面片,也可使夹持机构把面片托送到托板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模拟人工折叠面片的过程实现了对面片折叠的自动化,且整个工作流程中机器不会破坏面带的弹性,确保了面团组织结构的致密性和加工性能,此外,经过揉压延后的面带达到了无气孔和滑润的手感,且加工出的面带的形状、尺寸都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卫生、大小厚薄可调、操作方便、保养和清洗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面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一种自动折叠面片的压面机,主要由机架,输送装置、压面装置和折叠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压面装置和折叠装置均位于机架上,折叠装置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连接压面装置。
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4;折叠装置包括夹持机构7、滑块8、丝杆9、电机10、凸轮一11、托板12、凸轮二13;压面装置包括压辊2和滚刀6。
所述第一传送带1安装在整个机构的最下面,第一传送带1的末端连接压辊2,所述压辊2的末端连接第二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4与第一传送带1之间具有不小于30度的夹角,且在第二传送带4上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传感器一3和传感器二5;所述第二传送带4的末端设置滚刀6,滚刀6连接折叠装置。所述夹持机构7为两个对称的“S“形杆通过铰接轴把两个杆的中心处铰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杆为固定杆,另一根杆为活动杆。
所述夹持机构7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滑块8,所述凸轮一11通过连接板也连接在滑块8上,且凸轮一11设置在夹持机构7活动杆的下方,凸轮一11的转动可以控制夹持机构7活动杆上下运动;所述滑块8套装在所述丝杆9上,丝杆9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10,电机10安装在机架上;电机10驱动丝杆9转动,进而驱动滑块8的运动,最终驱动夹持机构7的直线运动;所述凸轮一11正下方设置所述托板12,托板12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托板12正下方设置凸轮二13,凸轮二13的转动可以控制托板12自由端的上下运动。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如下:
工作时,面团从第一传送带1进入压面机之后,通过压辊2的挤压,达到揉面的效果。当面团被碾压一次之后,从第二传送带4输出。在第二传送带4的左端安装的传感器一3来记录面团通过传感器的时间t,由于第二传送带4的速度是恒定的,假设带的速度为v,则可以测得面团的长度为l=v·t。将这个获得的信号传到控制中心。
当面团运动到第二传送带4的末端时,第二传送带4末端的传感器二5监测到面团的位置,且当半个面团离开第二传送带4时,控制中心执行命令,使得滚刀6转动,将面团切成两半。此时夹持机构7开始运动,凸轮一11转动使夹持机构7将切好的面片夹住。接着夹持机构7反向运动,使前一块面团落入托板12当中,之后重复上述工作,将下一块面片也拖到托板12上,使得两块面片重叠在一起。接着托板12在凸轮二13的引导下掉落到第一传送带1上进行再一次的碾压,如此循环若干次之后可以得到一个碾压比较均匀的面团。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