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卸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卸货推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随着电子商务、网购行业的兴起,物流行业也随之火热;大量的包裹货物需要批量运送,这就加大了送货工人的劳动强度;通常在一般的卸货过程中,会使用小推车进行货物推送;由于小推车只有推送功能在停靠装载时经常会“溜车”或滑行,影响到工人的卸货效率;并且在一般的小推车上只有运行功能,不能作支撑台用。
基于上述货物小推车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物流卸货推车,其结构简单实用,旨在解决现有物流卸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卸货推车,包括连杆、物台以及支撑轮;连杆与物台固定连接,并且连杆与物台之间的夹角a在90°至125°之间;物台下端设有支撑轮;支撑轮包括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前支撑轮设置于连杆和物台连接一端,后支撑轮设置于物台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物台上设有防滑装置,防滑装置包括弹簧以及支撑柱;物台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弹簧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二连接板与连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可伸缩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上面;支撑柱穿过第一连接板和弹簧,并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弹簧属于自然状态时,支撑柱与地面存在距离;弹簧属于压缩状态时,支撑柱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滑垫,防滑垫为硅胶垫。
进一步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固定设置于物台的两端;连杆为钢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包括多排;支撑杆为钢架结构。
进一步地,连杆的末端设有把手;把手背向于物台一侧设置,并且把手与连杆之间的夹角b为120°至180°。
进一步地,前支撑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物台与连杆连接的两侧;后支撑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物台的另一端两侧;防滑装置包括四个,四个防滑装置分别距离四个支撑轮2cm至4cm设置。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流卸货推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空载的物流卸货推车倾斜,使后支撑轮太高,由前支撑轮滚动行走至卸货处;
S2:将物流卸货推车正向放置,并往物台上堆放货物;物台上的第二连接板受压下沉,使得支撑柱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
S3:货物堆满后,抓住把手使物流卸货推车倾斜,后支撑轮抬高,使得货物依靠在连杆上,然后将物流卸货推车拉动。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物流卸货推车承载时摩擦力,避免“溜车”造成不便;本发明提供物流卸货推车结构相对简单实用、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量,提高物流卸货托运效率、体积也相对较小,而且方便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物流卸货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物流卸货推车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物流卸货推车的负载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物流卸货推车的负载后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前支撑轮;4、防滑垫;5、弹簧;6、把手;7、支撑杆;8、物台;9、后支撑轮;10、货物;11、支撑柱;12、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卸货推车,包括连杆、物台8以及支撑轮;物台8为四方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支撑轮包括前支撑轮3和后支撑轮9;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分别与物台8的两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杆与物台之间的夹角a在90°至125°之间,一般的推车选为110°较为通用合理,这样可以有利于存放货物的同时方便工人倾斜连杆后货物在前支撑轮3下进一步平衡;支撑轮固定设置于物台8的下端;其中,前支撑轮3设置于连杆和物台8连接一端的两侧,后支撑轮9固定设置于物台8的另一端两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前支撑轮除了在卸货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运输过程中还可以起到输送的作用,而后支撑轮一般只是平衡前支撑轮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物台8上设有防滑装置,防滑装置包括弹簧5以及支撑柱11;支撑柱11上设有防滑垫4,防滑垫4可以选为硅胶垫;并且,物台8包括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弹簧5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之间;第一连接板12与连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3可伸缩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上面,具体地,在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分别设有导轨,第二连接板13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可在导轨内上下滑动,由此可伸缩运动;当然基于进一步平衡,在第一连接板12与后支撑轮9固定一侧也可以设有支撑柱和导轨,相应的第二连接板13上也可设有固定块,并在导轨内上下滑动;进一步地,支撑柱11穿过第一连接板12和弹簧5,并与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弹簧5套设于支撑柱11外,其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2内表面,其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板13的内侧下表面;如图3所示,在物流卸货推车负载货物10的时候,当货物10重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弹簧5属于压缩状态时,此时第二连接板13受压,并同时使支撑柱11受压,并使得支撑柱11与地面接触;而在物流卸货推车未负载时,弹簧5属于自然状态时,此时,第二连接板13为受到压力,弹簧5属于自然伸开状态,因此第二连接板向上顶起,支撑柱与地面存在距离;如图4所示,在物流卸货推车负载后只要抓住把手6倾斜抬高物台8,使得防滑装置不会与地面14接触,即可运走货物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物流卸货推车在下货负载时,由于支撑柱受压接地,防滑垫进一步加大摩擦,避免物流卸货推车由于只存在支撑轮打滑或“溜车”,并且本物流卸货推车在承载重物时还能当作支撑台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分别固定设置于物台8的两端;并且为提高连杆的强度,连杆一般选为钢架结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还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包括多排,相应地,支撑杆1也为钢架结构,支撑杆1除了加强连杆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支撑货物的作用,即在倾斜连杆后货物同时倾斜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拦截和支撑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杆的末端设有把手6;把手6背向于物台8一侧设置于连杆上,并且把手6与连杆之间的夹角b为120°至180°,把手6的设置主要是方便倾斜以及推拉物流卸货推车。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本实施例中,物流卸货推车的前支撑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物台与连杆连接的两侧;后支撑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物台的另一端两侧;其中,防滑装置包括四个,四个防滑装置分别距离四个支撑轮2cm至4cm设置,这样当物流卸货推车在承载时,防滑装置恰好可以挨着支撑轮抵住底面,避免支撑轮打滑,以达到增大摩擦的效果。
结合上述方案,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流卸货推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空载的物流卸货推车倾斜,使后支撑轮抬高,由前支撑轮滚动行走至卸货处;
S2:将物流卸货推车正向放置,即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同时着地;并往物台上堆放货物;当货物堆放至一定程度后,物台上的第二连接板受压下沉,使得支撑柱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和提高摩擦的作用;
S3:货物堆满后,抓住把手使物流卸货推车倾斜,后支撑轮抬高,使得货物依靠在连杆上,然后将物流卸货推车拉动。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物流卸货推车承载时摩擦力,避免“溜车”造成不便;本发明提供物流卸货推车结构相对简单实用、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量,提高物流卸货托运效率、体积也相对较小,而且方便拆卸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