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制备蚯蚓饵料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处理猪粪制备蚯蚓饵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迅速发展,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粪排放已成为猪场的沉重负担,猪粪的粗放式排放,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导致了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利用蚯蚓吃食有机质的特性,可用猪粪制作蚯蚓的饵料,用猪粪饲养蚯蚓,使猪粪转化蚯蚓蛋白和优质有机肥-蚯蚓粪,形成生物质能的生态循环利用链,变废为宝,实现猪粪增值利用,同时又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蚯蚓可吃食自然界中一切的五毒有机物,蚯蚓生存的环境要求碳氮比在20~30:1,且不含铵态氮,但是由于猪粪含有较低的碳氮比(12.6:1)及一定的铵态氮,导致蚯蚓不能直接吃食猪粪,所以猪场里大量的猪粪不能被蚯蚓有效利用。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主要是把秸秆与猪粪混合堆肥发酵处理,且秸秆与猪粪的混合比例不明确,无论是秸秆发酵,或是从新鲜猪粪到作为蚯蚓可食用的发酵猪粪都需要经过至少4-6次以上的翻堆,每次翻堆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周左右,如此处理过程,导致秸秆和猪粪处理周期长,一般都在35天以上,且在发酵过程中还有部分营养素被分解释放到空气中,既导致猪粪营养丢失,又存在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快速处理猪粪制备蚯蚓饵料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处理猪粪制备蚯蚓饵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30-40%碎玉米秸秆、麦秸、稻草中的一种或几种、8-12%猪粪、剩余的为水,搅拌混合均匀;
(2)加入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重量3-8%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嗜热侧孢霉、3-8%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里氏木霉、3-8%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绿色木霉、0.5-2%的蔗糖,搅拌均匀;
(3)调整PH值:用4-6%的醋酸溶液对上述配料进行PH值调整,调整后的配料PH值为5-6;
(4)有氧发酵:开始的48小时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5-28℃,49-168小时保持发酵温度50-60℃,发酵过程中保证通气;
(5)降温干燥:发酵168小时后,将上述发酵处理的秸秆晾晒干燥,水分低于12%以下时,粉碎成60-80目筛,成为秸秆发酵腐熟粉;
(6)将上述秸秆发酵腐熟粉与其4-8倍的鲜猪粪混合,加水搅拌,使得混合物含水量在65-75%,得混料;
(7)在上述得到的混料中添加混料重量0.5-2%的蔗糖、5-12%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产朊假丝酵母粉,0.5-2%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乳酸菌粉,0.5-2%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芽孢杆菌粉,0.1-0.2%的MgSO4和0.1-0.2%的KH2PO4 ,得预配料;
(8)二次调整PH值:用4-6%的醋酸溶液对上述预配料进行PH值调整,使得PH值为5-6;
(9)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25-28℃,密闭发酵70-72小时后结束,用1-2%的生石灰调整PH值为6.3-7,即得所述蚯蚓饵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针对用猪粪作为蚯蚓饵料需要长时间的发酵,及发酵过程中营养流失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秸秆发酵腐熟期大为缩短,猪粪变成蚯蚓饵料的处理时间明显缩短,经过一周的时间即可喂养蚯蚓,时间缩短比例为1/5;秸秆纤维素腐熟分解成低碳糖的比例更高;快速发酵处理的猪粪,蚯蚓更喜食,营养更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快速处理猪粪制备蚯蚓饵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35%碎玉米秸秆、麦秸、稻草中的一种或几种、12%猪粪、剩余的为水,搅拌混合均匀;
(2)加入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重量6%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嗜热侧孢霉、6%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里氏木霉、5%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绿色木霉、1%的蔗糖,搅拌均匀;
(3)调整PH值:用6%的醋酸溶液对上述配料进行PH值调整,调整后的配料PH值为6;
(4)有氧发酵:开始的48小时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8℃,160小时保持发酵温度60℃,发酵过程中保证通气;
(5)降温干燥:发酵168小时后,将上述发酵处理的秸秆晾晒干燥,水分低于12%以下时,粉碎成60目筛,成为秸秆发酵腐熟粉;
(6)将上述秸秆发酵腐熟粉与其6倍的鲜猪粪混合,加水搅拌,使得混合物含水量在70%,得混料;
(7)在上述得到的混料中添加混料重量1%的蔗糖、10%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产朊假丝酵母粉, 1%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乳酸菌粉,2%有效活菌数≥1×109个/克的芽孢杆菌粉, 0.2%的MgSO4和0.1-0.2%的KH2PO4 ,得预配料;
(8)二次调整PH值:用4-6%的醋酸溶液对上述预配料进行PH值调整,使得PH值为5-6;
(9)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28℃,密闭发酵70小时后结束,用2%的生石灰调整PH值为6.5,即得所述蚯蚓饵料。
快速处理猪粪制备蚯蚓饵料饲养蚯蚓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赤子爱胜蚓;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猪粪蚯蚓饵料(发酵麦秸粉与鲜猪粪比例为1:8);传统方法制作的猪粪发酵料(麦秸粉与鲜猪粪比例1:8,采用传统堆肥自然发酵),河沙,塑料养殖盒等。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2个处理组(见表1) , 每组3次重复(计6个试验小组),每个处理组除饲喂饵料不同外,其它因素都相同(如培养基质、环境因素等),为了减少试验误差,消除培养基质中有机质对本试验的影响,本试验蚯蚓培养基质采用细河沙。试验用蚯蚓选择体色、大小相近的幼年赤子爱胜蚓60条,随机分成6小组,每组10条,称取初始重量,进行为期5周的饲养试验。
表1 试验设计分组
1.2.2饲养管理 将6个试验小组组的蚯蚓养殖盒放在23℃的培养箱内,上盖三层湿报纸,每天定时检查湿度,保持各试验组湿度在60~70%;第一次饲喂在蚯蚓放入培养基质的当天傍晚进行,每组饲喂量2克左右,以后根据采食情况及时补饲饵料,时间都在傍晚进行饲喂,并准确记录饲喂量。
1.2.3 数据采集与分析 每次准确记录喂食与采食量,试验结束时从每组中收取蚯蚓,在水中轻轻清洗去杂质,称取蚯蚓重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见表2 饲养试验结果
表2可看出,饲养效果表现为Ⅰ组(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猪粪发酵料)增重和饵料转化效率都优于传统方法制作的猪粪发酵料,经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P<0.05)。
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处理组其他环境因素都相同,唯一差别因素是饵料的不同,说明两中饵料的营养成分及对蚯蚓的促生长效果不同,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猪粪发酵料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了两阶段发酵,并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共同完成,所以秸秆纤维素分解的更彻底,更有利于蚯蚓的摄食与营养吸收。
3 结论
从蚯蚓的饲养试验结果看,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猪粪发酵料,不仅制作时间短,便于规模化生产,同时饲养蚯蚓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猪粪发酵腐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