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隔热型复合保温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是工、农及家用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而塑料包装是包装业中四大材料之一:纸及纸板占30%,塑料占25%,金属占25%,玻璃占15%。以上两个25%充分说明了塑料包装业的重要性。塑料包装业虽然是第二位包装材料,其实用面还不如纸及纸板的包装。但是塑料包装业每年按5%的速度在发展,可以肯定的讲,即使在塑料包装业受到责难最多的国家。塑料仍将以比其它包装材料快得多的速度在不段地发展,因为塑料的不少特性是其它任何一种包装材料所不能替代的。
众所周知,塑料是“白色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影响人们环境的污染物之一。但对塑料的应用却无法禁止,如何对包装行业的塑料进行环保性及功能性生产制造,是塑料包装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隔热型复合包装材料,采用可降解层与隔热保温层相互结合,增加了包装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及可降解性,同时本发明添加多种助剂,提高了产品的韧性,使得包装材料具有较强的拉伸性能,可应用于多种对保温性能要求高的产品的包装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隔热型复合包装材料,包括生物降解层及保温隔热层,所述生物降解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素10~22%、蛋白质纤维素5~8%、流延聚丙烯25~35%、淀粉5~10%、甲壳糖10~15%、木聚糖8~15%、甘露聚糖5~15%、偶联剂1~3.5、抗氧化剂2~5%、表面活性剂10~20%、增溶剂2~5%,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中温保温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生物降解层与保温隔热层通过热压成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生物降解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素12~20%、蛋白质纤维素6~8%、流延聚丙烯28~32%、淀粉7.5~10%、甲壳糖11~14%、木聚糖10~13%、甘露聚糖9~13%、偶联剂2~3.5%、抗氧化剂3~5%、表面活性12~20%、增溶剂2~4%。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偶联剂为赖氨酸基异氰酸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表米活性剂为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磷酸脂类或硫酯类抗氧化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增溶剂为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中温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温度为100~1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环保隔热型复合包装材料,采用可降解层与隔热保温层相互结合,增加了包装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及可降解性,同时本发明添加多种助剂,提高了产品的韧性,使得包装材料具有较强的拉伸性能,可应用于多种对保温性能要求高的产品的包装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环保隔热型复合包装材料,包括生物降解层及保温隔热层,所述生物降解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素10~22%、蛋白质纤维素5~8%、流延聚丙烯25~35%、淀粉5~10%、甲壳糖10~15%、木聚糖8~15%、甘露聚糖5~15%、偶联剂1~3.5、抗氧化剂2~5%、表面活性剂10~20%、增溶剂2~5%,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中温保温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生物降解层与保温隔热层通过热压成型。
进一步,生物降解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素12~20%、蛋白质纤维素6~8%、流延聚丙烯28~32%、淀粉7.5~10%、甲壳糖11~14%、木聚糖10~13%、甘露聚糖9~13%、偶联剂2~3.5%、抗氧化剂3~5%、表面活性12~20%、增溶剂2~4%。
进一步,所述偶联剂为赖氨酸基异氰酸酯。
进一步,所述表米活性剂为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
进一步,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磷酸脂类或硫酯类抗氧化剂。
进一步,所述增溶剂为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进一步,所述中温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温度为100~1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环保隔热型复合包装材料,采用可降解层与隔热保温层相互结合,增加了包装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及可降解性,同时本发明添加多种助剂,提高了产品的韧性,使得包装材料具有较强的拉伸性能,可应用于多种对保温性能要求高的产品的包装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