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转运承放层架。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
现有技术的电池转运承放层架存在以下问题:1、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转、搬运等工序,锂离子电池预充过程不能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生产效率低;2、电池转运过程中存在电池掉落导致漏液的隐患,电池存放空间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转运承放层架,具有转运更安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转运承放层架,包括电池承放层架、转运把手、叠加卡槽和固定磁铁,所述电池承放层架的两侧上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方均设置有转运把手,所述电池承放层架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电池槽,每两个所述电池槽之间设置有槽区间,所述电池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柱,所述电池槽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设置在电池承放层架内,所述电池设置在固定磁铁的上方,所述电池承放层架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且电池承放层架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子标签,所述电池承放层架的底部安装有底部防滑槽,所述电池承放层架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叠加卡槽,所述叠加卡槽设置在转运把手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磁铁与电池承放层架的连接方式为内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运把手通过紧固螺丝安装在支撑台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池与电池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防滑槽与电池承放层架的连接方式为粘连。
优选的,所述转运把手与叠加卡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层架限位柱卡扣处的灵活性较高,方便机械抓手的操作,保证过程的自动化,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能够准确的控制锂离子电池预充的始末时间,预充过程极短。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电池槽、限位柱和固定磁铁,能够有效地将电池吸附、固定在层架上不掉落,电池承放层架最大化节约存储空间,并将电池槽数控制在12-18之间,便于周转及充电过程的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承放层架;2、电池槽;3、电池;4、支撑台;5、限位柱;6、槽区间;7、转运把手;8、充电接口;9、叠加卡槽;10、底部防滑槽;11、固定磁铁;12、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转运承放层架,包括电池承放层架1、转运把手7、叠加卡槽9和固定磁铁11,电池承放层架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支撑台4,支撑台4的上方均设置有转运把手7,转运把手7通过紧固螺丝安装在支撑台4的上方,电池承放层架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电池槽2,每两个电池槽2之间设置有槽区间6,电池槽2的内部均安装有电池3,电池3与电池槽2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电池3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柱5,电池槽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磁铁11,固定磁铁11设置在电池承放层架1内,固定磁铁11与电池承放层架1的连接方式为内嵌连接。,电池3设置在固定磁铁11的上方,电池承放层架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8,且电池承放层架1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子标签12,电池承放层架1的底部安装有底部防滑槽10,底部防滑槽10与电池承放层架1的连接方式为粘连,电池承放层架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叠加卡槽9,叠加卡槽9设置在转运把手7的上方,转运把手7与叠加卡槽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电子标签1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每一个电池3通过对称的两个限位柱5卡合安装在每一个电池槽2内,电池槽2底部的固定磁铁11可对电池3进行一定的吸附作用,将电池3紧紧的固定在电池槽2内,电池承放层架1底部设置相互对称的叠加卡槽9和电池承放层架1顶部设置相互对称的转运把手7能够卡合在一起,把几个电池承放层架1层叠起来,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率,在转运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充电接口8对每一个电池3进行预充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