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桥用多功能面板。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目前传统的桥梁面板设计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普遍采用现场连续浇注的方式施工,由于混凝土的特性,施工周期比较长,劳动强度大,且混凝土桥梁面板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裂纹,维修费用高。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些园林、小区和庭院装饰中采用木桥,但表面过于平滑,容易使人滑倒,特别是在雨天,对行人在上面行走造成了影响,另外由于木桥长时间与河水接触,容易受潮被河水及其中的微生物腐蚀,需要定期更换面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木桥用多功能面板,不仅具有防腐蚀、防老化、防水等功能,而且增加面板表面的粗糙度,减缓老化,保证使用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桥用多功能面板,包括防腐蚀层、防老化层、实木层、防蛀层和防潮层,所述防腐蚀层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条防滑锯齿,所述防滑锯齿的齿高为0.5-2mm且相邻防滑锯齿的中心间距为4-10cm,所述若干条防滑锯齿由所述面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面板的前端;
所述防腐蚀层位于所述防老化层的上表面,所述防老化层位于所述实木层的上表面,所述实木层位于所述防蛀层的上表面,所述防蛀层位于所述防潮层的上表面;
所述防腐蚀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防老化层的厚度为1-1.5mm,所述实木层的厚度为3-4mm,所述防蛀层的厚度为3-5mm,所述防潮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木桥用多功能面板的总厚度为10-1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滑锯齿的齿峰为1-2mm且相邻防滑锯齿的齿峰间距为5-8cm。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层,厚度为1.5-2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老化层为滑石粉层,厚度为1.2-1.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实木层厚度为3-3.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蛀层为碳酸钙层,厚度为4-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潮层为镀锌钢板层,厚度为2-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设有若干个防滑锯齿,在雨水天气,增加面板表面的粗糙度,行人就不会在面板上打滑;
二、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层防腐蚀层,利用防腐蚀层的聚四氟乙烯层以延迟面板受到大气作用、雨水和自然侵袭所造成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所引起的腐败;
三、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层防老化层,利用防老化层的滑石粉层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当紫外线射到面板上时,将紫外线进行反射或散射,减缓面板的老化,保证了面板的使用强度;
四、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层防蛀层,利用防蛀层的碳酸钙层破坏生物的细胞,导致腐烂的真菌及孢子类生物无法寄居生存,可防止害虫及微生物的侵袭,增加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防滑锯齿1、防腐蚀层2、防老化层3、实木层4、防蛀层5和防潮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木桥用多功能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防腐蚀层2、防老化层3、实木层4、防蛀层5和防潮层6,所述防腐蚀层2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条防滑锯齿1,所述防滑锯齿1的齿高为0.5-2mm且相邻防滑锯齿的中心间距为4-10cm,所述若干条防滑锯齿1由所述面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面板的前端;
所述防腐蚀层2位于所述防老化层3的上表面,所述防老化层3位于所述实木层4的上表面,所述实木层4位于所述防蛀层5的上表面,所述防蛀层5位于所述防潮层6的上表面;
所述防腐蚀层2的厚度为1-2mm,所述防老化层3的厚度为1-1.5mm,所述实木层4的厚度为3-4mm,所述防蛀层5的厚度为3-5mm,所述防潮层6的厚度为2-3mm,所述木桥用多功能面板的总厚度为10-15mm。
所述防滑锯齿1的齿峰为1-2mm且相邻防滑锯齿的齿峰间距为5-8cm。
所述防腐蚀层2为聚四氟乙烯层,厚度为1.5-2mm。
所述防老化层3为滑石粉层,厚度为1.2-1.5mm。
所述实木层4厚度为3-3.5mm。
所述防蛀层5为碳酸钙层,厚度为4-5mm。
所述防潮层6为镀锌钢板层,厚度为2-2.5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设有若干个防滑锯齿,在雨水天气,增加面板表面的粗糙度,行人就不会在面板上打滑,利用防腐蚀层的聚四氟乙烯层以延迟面板受到大气作用、雨水和自然侵袭所造成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所引起的腐败,利用防老化层的滑石粉层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减缓面板的老化,保证了面板使用强度,利用碳酸钙层防止害虫及微生物的侵袭,增加面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