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糕盒,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循环使用蛋糕盒,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在英国称为Cake、法国叫Gateau,而德国、奥地利等国叫Torte。蛋糕通常是甜的,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甜心。蛋糕以前大多是在生日时使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蛋糕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许多人家还会自己制作蛋糕食用。蛋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蛋糕盒进行包装,现有的蛋糕盒均为一次性蛋糕盒,使用完之后就会丢弃,既浪费资源,又容易污染环境,且现有的蛋糕盒较为简易,无法放置小碟子、刀、蜡烛等配套物品,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蛋糕盒均为一次性蛋糕盒,使用完之后就会丢弃,既浪费资源,又容易污染环境,且现有的蛋糕盒较为简易,无法放置小碟子、刀、蜡烛等配套物品,使用较为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循环使用蛋糕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循环使用蛋糕盒,包括盒底和盒盖,所述盒底的四边均安装有丝带环,所述盒底顶部的外圈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盒底顶部的内圈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蛋糕底盘,所述盒盖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盒盖内部的下端设置有蛋糕放置腔,所述盒盖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物品放置腔,所述盒盖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丝带环上均安装有丝带,所述盒底和所述盒盖通过所述丝带固定连接,所述蛋糕底盘的顶部设置有一层保护贴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蛋糕底盘的高度高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所述盒盖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底和所述盒盖均使用塑料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底板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蛋糕底盘,在蛋糕制作和食用时,可将底盘取出,从而使蛋糕的制作和食用更加方便;蛋糕盒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物品放置槽,可放置小碟子、刀、蜡烛等蛋糕配套物品,使蛋糕便于携带;盒底和盒盖均使用塑料制作,不易损坏,可循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盒底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盒盖的剖视图;
图中:1、盒底;2、盒盖;3、丝带环;4、把手;5、环形凹槽;6、凹槽;7、蛋糕底盘;8、蛋糕放置腔;9、物品放置腔;10、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循环使用蛋糕盒,包括盒底1和盒盖2,盒底1的四边均安装有丝带环3,盒底1顶部的外圈设置有环形凹槽5,盒底1顶部的内圈设置有凹槽6,凹槽6的内部安装有蛋糕底盘7,盒盖2的底部安装于环形凹槽5内,盒盖2内部的下端设置有蛋糕放置腔8,盒盖2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物品放置腔9,盒盖2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0,顶盖10的顶部安装有把手4,丝带环3上均安装有丝带,盒底1和盒盖2通过丝带固定连接。
蛋糕底盘7的顶部设置有一层保护贴膜,既可以保护蛋糕底盘,防止切蛋糕时将底盘损坏,还可防止蛋糕与底盘直接接触,撕掉贴膜重新换上一张即可使蛋糕底盘循环使用。
蛋糕底盘7的高度高于凹槽6的深度,使蛋糕底盘的上端位于凹槽的外面,方便取出蛋糕底盘。顶盖1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盒盖2的顶部,使顶盖和盒盖结合得更加紧密,不易掉落。盒底1和盒盖2均使用塑料材料制造,不易损坏,可循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具体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蛋糕底盘7上将蛋糕制作完成;然后将蛋糕底盘7放入到盒底1顶部的凹槽6内部;之后再盖上盒盖2,使盒盖2的底部位于环形凹槽5的内部,并在盒盖2内部上端的物品放置腔9内放入小碟子、刀、蜡烛等蛋糕配套物品;最后将安装于丝带环3上的丝带在盒盖2的顶部相互连接,从而使盒底1和盒盖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底板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蛋糕底盘,在蛋糕制作和食用时,可将底盘取出,从而使蛋糕的制作和食用更加方便;蛋糕盒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物品放置槽,可放置小碟子、刀、蜡烛等蛋糕配套物品,使蛋糕便于携带;盒底和盒盖均使用塑料制作,不易损坏,可循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