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
背景技术
在染料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振筛机对染料进行粒度筛选,由于染料中含有料渣及杂质,振筛机的长时间筛选工作会使筛网的网孔被料渣或杂质堵住,如不及时清理,染料会在振动筛内部积累,直到溢出并由振动筛和外壳之间的空隙流下,此时振筛机的筛选作用失去,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外壳,外壳与底座顶壁边缘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外壳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出料口,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上方抵触有多个垫块,多个垫块固定连接在同一个振动筛的外底壁上,振动筛的底壁开设有开口,开口中固定连接有筛网,筛网的上方抵触有多个毛刷,多个毛刷固定连接在同一个安装板上,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啮合有传动斜齿轮,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所述传动斜齿轮通过轴承转动套接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外通过轴承转动套接有从动盘,从动盘与传动斜齿轮的侧壁固定连接,从动盘通过皮带连接有动力盘,动力盘的中心转动插接有转盘轴,转盘轴的一端与振动筛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的侧壁边缘通过轴承转动插接有把手。
优选的,多个所述弹簧等距分布在外壳与底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中间位置凸起。
优选的,所述环形挡板的宽度不小于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垫块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目数为十到二十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的毛刷排布形式为两边互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侧包裹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此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
1、通过加入转盘轴、动力盘和把手,可以通过转动把手来清理筛网表面,防止筛网孔堵塞。
2、通过加入毛刷、安装板和从动斜齿轮,通过安装板的转动来带动毛刷对筛网进行清理,防止料渣或杂质堵塞筛网孔,杜绝了溢料现象,保障振筛机的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振动筛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从动斜齿轮和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振动筛1、外壳2、出料口3、弹簧4、底座5、转盘轴6、动力盘7、把手8、从动盘9、传动斜齿轮10、齿轮轴11、筛网12、从动斜齿轮13、环形挡板14、连接轴15、毛刷16、垫块17、安装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包括底座5,底座5的上方连接有外壳2,外壳2与底座5顶壁边缘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4,外壳2的侧壁贯通连接有出料口3,外壳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挡板14,环形挡板14的上方抵触有多个垫块17,多个垫块17固定连接在同一个振动筛1的外底壁上,振动筛1的底壁开设有开口,开口中固定连接有筛网12,筛网12的上方抵触有多个毛刷16,多个毛刷16固定连接在同一个安装板18上,该结构可以对筛网12进行更完整的清扫。
安装板18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13,从动斜齿轮13啮合有传动斜齿轮10,安装板18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轴11,传动斜齿轮10通过轴承转动套接在齿轮轴11上,齿轮轴11外通过轴承转动套接有从动盘9,从动盘9与传动斜齿轮10的侧壁固定连接,从动盘9通过皮带连接有动力盘7,动力盘7的中心转动插接有转盘轴6,转盘轴6的一端与振动筛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转盘轴6的侧壁边缘通过轴承转动插接有把手8,该结构实现了转动动力盘7即可清扫筛网的目的。
对于该基于转动把手高效清理的防溢料筛网振筛机,多个弹簧4等距分布在外壳2与底座5之间,外壳2的底部中间位置凸起,环形挡板14的宽度不小于十厘米,垫块17的形状为长方体,筛网12的目数为十到二十目,安装板18上的毛刷16排布形式为两边互补,把手8的外侧包裹有橡胶层。
本案中:当筛网12的下料速度较慢时,通过把手8转动动力盘7,动力盘7转动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盘9转动,从动盘9带动传动斜齿轮10转动,传动斜齿轮10带动从动斜齿轮13转动,从动斜齿轮13转动时带动安装板18转动,安装板18转动时带动多个毛刷16转动,两边互补的多个毛刷16可以对筛网12的表面进行完整的清扫,扫除筛网12上部的杂质后,染料即可顺畅流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