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711408067.9公开的一种板材制造装置,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制造装置,包括:原料带输送组件,设置在成形的原料带下方,用以驱动原料带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纵向刀痕形成组件,设置在原料带输送组件上方,用以划下沿着原料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条纵向刀痕;刀痕检测组件,用以检测纵向刀痕与原料带的边缘之间的间距以及两条纵向刀痕之间的间距,并且输出检测数据;以及调整组件,用以根据刀痕检测组件输出的检测数据调整纵向刀痕划下的位置。该发明还提供一种板材生产线,包括上述的板材制造装置。但是该发明不能将建筑板材滚平,不能使得多层的建筑板材结合稳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将建筑板材多层压合,并且通过圆辊将建筑板材滚平,使得多层的建筑板材结合稳固。
本发明涉及板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包括托板、前后挡板、矩形框、竖板、L形架、圆辊、挡环和短轴,本发明可以将建筑板材多层压合,并且通过圆辊将建筑板材滚平,使得多层的建筑板材结合稳固。
所述托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挡板,矩形框位于托板的上侧,矩形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板,L形架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L形架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前后挡板的左右两端,两个竖板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L形架的上端,圆辊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短轴,两个短轴分别搭放在矩形框的前后两端,两个短轴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环,两个挡环分别与矩形框的前后两个端面贴合。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电动伸缩杆,两个L形架上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矩形框的上侧。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齿轮I、齿轮II、电机III、蜗杆、蜗轮和蜗轮槽,圆辊的中部设置有蜗轮槽,蜗轮槽内设置有蜗轮,蜗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上,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II,电机III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竖板上,电机II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I,齿轮I与齿轮II啮合传动。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支架,托板下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竖中柱、升降横条、左右挡板和横移板,托板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竖中柱,升降横条的中部滑动连接在竖中柱上,左右挡板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左右挡板下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移板,两个横移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升降横条的左右两端。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电机I、丝杠和凸片,升降横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片,竖中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电机I的上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丝杠通过螺纹与凸片相配合。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竖孔、电机II、下凸板、双螺纹螺杆、圆挡片和凸块,两个横移板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升降横条下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下凸板,竖中柱上设置有竖孔,双螺纹螺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下凸板上,双螺纹螺杆穿过竖孔,双螺纹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挡片,两个圆挡片分别与竖中柱的左右两侧相贴合,双螺纹螺杆左右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双螺纹螺杆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两个凸块相配合,电机II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下凸板上,电机II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双螺纹螺杆的一端。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固定座、滑圆杆、推板、铲刃、左板和拉伸弹簧,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位于左端的左右挡板的左侧,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圆杆,两个滑圆杆均滑动连接在固定座上,推板位于固定座的右侧,两个滑圆杆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左板,左板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推板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铲刃。
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底板、电机IV、拨杆、挡圆柱、支柱和槽口,底板固定连接在位于左端的支架的下端,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V,电机IV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拨杆,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柱,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圆柱,左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挡圆柱相对应的槽口。
一种建筑板材制备系统所制造的建筑板材,所述建筑板材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聚丙烯复合材料板,两个聚丙烯复合材料板的外侧均粘接有PVC革,两个聚丙烯复合材料板的内侧均粘接有泡沫塑料板,两个泡沫塑料板的内侧均粘接有木质薄板,两个木质薄板之间为建筑板材的中间层,建筑板材的中间层为氯化橡胶层,氯化橡胶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两个木质薄板之间相连接。
本发明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本发明可以将建筑板材多层压合,并且通过圆辊将建筑板材滚平,使得多层的建筑板材结合稳固。
当需要压合的多层板体在左右方向上过长时,可以增大两个左右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左右方向上过长的待压合的多层板体进行适应。
当板材压合完毕后,使得两个左右挡板同时下降时,待两个左右挡板完全位于托板的下侧后,这时挡圆柱正好移动至槽口处,这时左板不再受到挡圆柱的阻挡,两个滑圆杆和推板由于拉伸弹簧的作用迅速向右弹射,推板向右弹射将压合好的建筑板材向右推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托板和竖中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托板和竖中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升降横条和左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升降横条和左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矩形框和圆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矩形框和圆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托板1;前后挡板101;支架102;竖中柱2;竖孔201;电机I202;丝杠203;升降横条3;凸片301;电机II302;下凸板303;双螺纹螺杆304;圆挡片305;左右挡板4;横移板401;凸块402;矩形框5;竖板501;L形架502;电动伸缩杆503;齿轮I504;齿轮II505;电机III506;蜗杆507;圆辊6;蜗轮601;挡环602;短轴603;蜗轮槽604;底板7;电机IV701;拨杆702;挡圆柱703;支柱704;固定座8;滑圆杆801;推板802;铲刃803;槽口804;左板805;拉伸弹簧806。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板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板材及其制备系统,包括托板1、前后挡板101、矩形框5、竖板501、L形架502、圆辊6、挡环602和短轴603,本发明可以将建筑板材多层压合,并且通过圆辊6将建筑板材滚平,使得多层的建筑板材结合稳固。
所述托板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挡板101,矩形框5位于托板1的上侧,矩形框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板501,L形架502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L形架50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前后挡板101的左右两端,两个竖板501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L形架502的上端,圆辊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短轴603,两个短轴603分别搭放在矩形框5的前后两端,两个短轴603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环602,两个挡环602分别与矩形框5的前后两个端面贴合。使用时,将两层聚丙烯复合材料板、两层PVC革、两层泡沫塑料板,两层木质薄板和氯化橡胶层按顺序排列起来,并放置在托板1的上端,两个前后挡板101对托板1的前后两端进行阻挡,防止从前后两端材料掉落。两个竖板501分别可以在两个L形架502上竖直滑动,两个竖板501下移时带动矩形框5下移,使得矩形框5压合在多层材料上,将建筑板材多层压合。圆辊6可以通过前后两个短轴603在矩形框5向左或者向右滚动,进而边压合边通过圆辊6将多层材料滚平,使得多层的材料结合更加稳固。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电动伸缩杆503,两个L形架502上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03,两个电动伸缩杆50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矩形框5的上侧。两个电动伸缩杆503可以伸长或者缩短,进而带动两个竖板501在两个L形架502上竖直滑动,控制矩形框5的升降。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齿轮I504、齿轮II505、电机III506、蜗杆507、蜗轮601和蜗轮槽604,圆辊6的中部设置有蜗轮槽604,蜗轮槽604内设置有蜗轮601,蜗杆507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501上,蜗杆507与蜗轮601啮合传动,蜗杆5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II505,电机III506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竖板501上,电机III50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I504,齿轮I504与齿轮II505啮合传动。电机III506转动时可以带动齿轮I504转动,齿轮I504转动时可以带动齿轮II505和蜗杆507以蜗杆507的轴线为轴转动,蜗杆507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时,可以带动蜗轮601转动,进而带动圆辊6通过前后两个短轴603在矩形框5向左或者向右滚动。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支架102,托板1下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02。两个支架102起到了支撑托板1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竖中柱2、升降横条3、左右挡板4和横移板401,托板1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竖中柱2,升降横条3的中部滑动连接在竖中柱2上,左右挡板4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左右挡板4下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移板401,两个横移板401分别滑动连接在升降横条3的左右两端。升降横条3可以在竖中柱2上竖直滑动,进而带动两个横移板401和两个左右挡板4进行升降;两个横移板401均可以在升降横条3上左右滑动,进而可以控制两个左右挡板4之间的距离,两个左右挡板4起到了阻挡托板1的左右两侧的作用,当需要压合的多层板体在左右方向上过长时,可以增大两个左右挡板4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左右方向上过长的待压合的多层板体进行适应。不需要两个左右挡板4时,将两个左右挡板4降下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电机I202、丝杠203和凸片301,升降横条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片301,竖中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202,电机I202的上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203,丝杠203通过螺纹与凸片301相配合。电机I202的输出轴转动时可以带动丝杠203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进而带动凸片301进行升降,最终实现控制升降横条3在竖中柱2上竖直滑动。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竖孔201、电机II302、下凸板303、双螺纹螺杆304、圆挡片305和凸块402,两个横移板401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402,升降横条3下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下凸板303,竖中柱2上设置有竖孔201,双螺纹螺杆304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下凸板303上,双螺纹螺杆304穿过竖孔201,双螺纹螺杆3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挡片305,两个圆挡片305分别与竖中柱2的左右两侧相贴合,双螺纹螺杆304左右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双螺纹螺杆304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两个凸块402相配合,电机II302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下凸板303上,电机II3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双螺纹螺杆304的一端。双螺纹螺杆304可以在竖孔201上竖直滑动,两个圆挡片305的作用是防止双螺纹螺杆304相对竖中柱2左右滑动,电机II302的输出轴转动时可以带动双螺纹螺杆304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凸块40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而带动两个左右挡板4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控制两个左右挡板4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固定座8、滑圆杆801、推板802、铲刃803、左板805和拉伸弹簧806,固定座8固定连接在位于左端的左右挡板4的左侧,推板8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圆杆801,两个滑圆杆801均滑动连接在固定座8上,推板802位于固定座8的右侧,两个滑圆杆801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左板805,左板805与固定座8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806,推板80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铲刃803。拉伸弹簧806使得左板805和固定座8始终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进而使得两个滑圆杆801和推板802始终有向右移动的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九: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建筑板材制备系统还包括底板7、电机IV701、拨杆702、挡圆柱703、支柱704和槽口804,底板7固定连接在位于左端的支架102的下端,底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V701,电机IV7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拨杆702,底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柱704,支柱7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圆柱703,左板805的上端设置有与挡圆柱703相对应的槽口804。左板805需要位于挡圆柱703的左端,挡圆柱703将左板805进行阻挡,使得左板805无法向右移动,这时拉伸弹簧806被蓄力;当板材压合完毕后,使得两个左右挡板4同时下降时,待两个左右挡板4完全位于托板1的下侧后,这时挡圆柱703正好移动至槽口804处,这时左板805不再受到挡圆柱703的阻挡,两个滑圆杆801和推板802由于拉伸弹簧806的作用迅速向右弹射,推板802向右弹射将压合好的建筑板材向右推下,铲刃803起到了将建筑板材铲起的效果,防止建筑板材与托板1粘连。完毕后,通过电机IV701控制拨杆702转动,使用拨杆702将左板805重新拨动至左端,并将左板805上升重新蓄力即可。
一种建筑板材制备系统所制造的建筑板材,所述建筑板材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聚丙烯复合材料板,两个聚丙烯复合材料板的外侧均粘接有PVC革,两个聚丙烯复合材料板的内侧均粘接有泡沫塑料板,两个泡沫塑料板的内侧均粘接有木质薄板,两个木质薄板之间为建筑板材的中间层,建筑板材的中间层为氯化橡胶层,氯化橡胶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两个木质薄板之间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两层聚丙烯复合材料板、两层PVC革、两层泡沫塑料板,两层木质薄板和氯化橡胶层按顺序排列起来,并放置在托板1的上端,两个前后挡板101对托板1的前后两端进行阻挡,防止从前后两端材料掉落。两个竖板501分别可以在两个L形架502上竖直滑动,两个竖板501下移时带动矩形框5下移,使得矩形框5压合在多层材料上,将建筑板材多层压合。圆辊6可以通过前后两个短轴603在矩形框5向左或者向右滚动,进而边压合边通过圆辊6将多层材料滚平,使得多层的材料结合更加稳固。两个电动伸缩杆503可以伸长或者缩短,进而带动两个竖板501在两个L形架502上竖直滑动,控制矩形框5的升降。电机III506转动时可以带动齿轮I504转动,齿轮I504转动时可以带动齿轮II505和蜗杆507以蜗杆507的轴线为轴转动,蜗杆507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时,可以带动蜗轮601转动,进而带动圆辊6通过前后两个短轴603在矩形框5向左或者向右滚动。两个支架102起到了支撑托板1的作用。升降横条3可以在竖中柱2上竖直滑动,进而带动两个横移板401和两个左右挡板4进行升降;两个横移板401均可以在升降横条3上左右滑动,进而可以控制两个左右挡板4之间的距离,两个左右挡板4起到了阻挡托板1的左右两侧的作用,当需要压合的多层板体在左右方向上过长时,可以增大两个左右挡板4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左右方向上过长的待压合的多层板体进行适应。不需要两个左右挡板4时,将两个左右挡板4降下即可。电机I202的输出轴转动时可以带动丝杠203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进而带动凸片301进行升降,最终实现控制升降横条3在竖中柱2上竖直滑动。双螺纹螺杆304可以在竖孔201上竖直滑动,两个圆挡片305的作用是防止双螺纹螺杆304相对竖中柱2左右滑动,电机II302的输出轴转动时可以带动双螺纹螺杆304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凸块40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而带动两个左右挡板4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控制两个左右挡板4之间的距离。拉伸弹簧806使得左板805和固定座8始终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进而使得两个滑圆杆801和推板802始终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左板805需要位于挡圆柱703的左端,挡圆柱703将左板805进行阻挡,使得左板805无法向右移动,这时拉伸弹簧806被蓄力;当板材压合完毕后,使得两个左右挡板4同时下降时,待两个左右挡板4完全位于托板1的下侧后,这时挡圆柱703正好移动至槽口804处,这时左板805不再受到挡圆柱703的阻挡,两个滑圆杆801和推板802由于拉伸弹簧806的作用迅速向右弹射,推板802向右弹射将压合好的建筑板材向右推下,铲刃803起到了将建筑板材铲起的效果,防止建筑板材与托板1粘连。完毕后,通过电机IV701控制拨杆702转动,使用拨杆702将左板805重新拨动至左端,并将左板805上升重新蓄力即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