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梯,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石油开采大多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搭建油田钻井平台,安装石油钻机,带动钻具破碎岩石,向地下钻进,钻出规定深度的井眼,供采油机或采气机获取石油或天然气,目前大多数的钻井平台都安装有爬梯,但是往往只安装在一两个面上,而钻井平台的损坏是全面的,某些爬梯无法触及的地方往往很难维修,而普通的梯子又不适合在钻井平台上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通过设置上梯和下梯两个梯体,并设置体槽通过转轴连接,使两梯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攀爬时,可通过两个梯体交替挂钩的方式,使爬梯快速的上升,不能可以达到便捷使用的目的,还能够节约体力,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包括上梯、下梯和转轴,所述上梯位于下梯左侧,所述转轴位于上梯和下梯之间,所述上梯的左侧下端和下梯的右侧下端均安装有挂钩,所述上梯和下梯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梯梁和下梯梁,所述上梯右侧设置有上梯槽,所述下梯左侧设有下梯槽,所述上梯槽与下梯槽通过转轴连接,且转轴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为两个,所述上梯的上端右侧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内贯穿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与下梯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圈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梯梁和下梯梁均为两个,且两上梯梁和两下梯梁之间均连接有梯板。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为两个,且挂钩的内圈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底部设置有锁件,所述锁件通过弹簧与锁定装置下端设置的挡板连接,且弹簧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左侧上梯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栓,且固定栓位于固定环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设置了上梯和下梯两个梯体,并设置体槽通过转轴连接,使两梯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攀爬时,可通过两个梯体交替挂钩的方式,使爬梯快速的上升,不能可以达到便捷使用的目的,还能够节约体力。
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挂钩的内部设至了一层橡胶垫,在挂钩挂住后,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梯体晃动,影响其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设置了锁定装置,工人在梯体上爬动时可以将梯体锁住,纺织攀爬时上梯与下梯晃动而造成安全隐患。
4.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锁定装置底部的锁件通过弹簧被压向固定环内的卡槽内锁住上下梯的位置,当需要转动梯体使,可以向下打开锁件,使上梯和下梯可快速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的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的锁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梯;2、下梯;3、转轴;4、上梯槽;5、下梯槽;6、轴承;7、梯板;8、上梯梁;9、锁定装置;10、下梯梁;11、橡胶垫;12、挂钩;13、固定栓;14、挡板;15、卡槽;16、锁件;17、弹簧;18、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石油钻井爬梯,包括上梯1、下梯2和转轴3,所述上梯1位于下梯2左侧,所述转轴3位于上梯1和下梯2之间,所述上梯1的左侧下端和下梯2的右侧下端均安装有挂钩12,所述上梯1和下梯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梯梁8和下梯梁10,所述上梯1右侧设置有上梯槽4,所述下梯2左侧设有下梯槽5,所述上梯槽4与下梯槽5通过转轴3连接,且转轴3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轴承6,所述轴承6为两个,所述上梯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锁定装置9,所述锁定装置9内贯穿有固定环18,且固定环18与下梯2连接,所述固定环18的内圈设置有卡槽15。
其中,所述上梯梁8和下梯梁10均为两个,且两上梯梁8和两下梯梁10之间均连接有梯板7。
其中,所述挂钩12为两个,且挂钩12的内圈设置有橡胶垫11。
其中,所述锁定装置9底部设置有锁件16,所述锁件16通过弹簧17与锁定装置9下端设置的挡板14连接,且弹簧17为两个。
其中,所述锁定装置9左侧上梯1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栓13,且固定栓13位于固定环18内。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上梯1和下梯2的挂钩12挂在钻井平台机器的梁上,工人从梯板7爬到最高处后,可站好位置,打开锁件16使上梯1和下梯2可以绕转轴3转动,从转轴3处向外拉动下梯2,使下梯2上的挂钩12与梁分离挂到更高处的梁上,然后再取下上梯1的挂钩12向更高的梁挂上,然后在弹簧17的作用下固定栓13卡入卡槽15内使锁定装置9将上剃1和下梯2锁住,工人继续顺着爬梯攀爬,重复以上操作直到爬到指定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