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婴儿车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价格也是相差也很大,选择时要注意安全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婴儿床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父母应给予重视,及时排除隐患。检查婴儿床油漆安全性,最直接办法是闻闻是否有味道。但这不是证明油漆安全性唯一标准。婴儿床油漆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关键要看是否含有重金属和甲醛等有害成分,新型的是以竹制的婴儿床,其优点就是:竹材比木材更坚硬密实,抗压抗弯强度更高;纹清晰,板面美观,色泽自然,竹香怡人,质感高雅气派;竹材不积尘,不结露,易清洁,避免了螨类细菌的繁殖,免去虫蛀之扰;能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并抗湿,导热系数低,具冬暖夏凉的特性;竹材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使人在室内起居时眼睛有舒适感,可预防近视等眼疾的发生和发展;吸音隔声,除低音,压残响,有效摈除杂声,还你宁静心境。其缺点就是竹的凉性较重,所以竹做的婴儿床床板最好还是用木条或木板的,其他部分用竹的较好,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婴儿床,在减震结构上有很多不足,弹簧减震长时间使用,弹性将会失去效果,其次前轮减震和后轮减震程度不一样,如果将前轮减震和后轮减震设计成一样的结构对婴儿会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减震结构,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车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顶端连接有后轮上车架,所述后轮上车架的底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连接有活塞头,所述活塞杆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活动折叠支柱和第二活动折叠支柱,所述第一活动折叠支柱的右侧与活塞杆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支柱,所述第二活动折叠支柱的左侧与活塞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支柱,所述上车架的外壁上连接有保护栏杆,所述减震器的底部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底部连接有车轿环,前轮减震器顶部连接有前轮中端上车架,所述前轮中端上车架的底部连接有活塞推动支柱,所述活塞推动支柱的外部设置有活动推动器,所述活塞推动器的底部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推动支柱,和第二推动支柱,所述第一推动支柱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支柱,所述第二推动支柱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支柱,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与第一推动支柱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活动支柱与第二推动支柱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活动支柱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活动支柱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中间连接有第三活动弹簧。
优选的,所述保护垫的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支柱和第二支撑支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支柱的右壁上连接有第一活动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支柱的左壁上连接有第二活动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支柱与第二支撑板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转轮,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与第一支撑板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转轮。
优选的,所述第三活动弹簧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三活动弹簧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第三活动弹簧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为焊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减震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器和活塞杆配合,达到了当上车架在受到地形给予的振动,减震器通过活塞杆进行减震,活塞杆向下运用,将所受到的振动抵消,抵消完外力后,活塞杆回到原位。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活动支柱、两个推动支柱和两个螺母配合,达到了当前轮减震器受力的时候,两个推动支柱受到活塞推动支柱下降,其次两个推动支柱推动两个活动支柱下降,并且两个活动支柱和两个推动支柱之间通过两个螺母进行减震运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第三活动弹簧和两个支撑板配合,达到了两次减震作用,由于前轮受力大于后轮受力,由于两个支撑板由于受力向外拖动,从而第三弹簧拉伸抵消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轮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轮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器、2第二支撑支柱、3车轿环、4保护垫、5第一支撑支柱、6活塞头、7活塞杆、8第一活动折叠支柱、9后轮上车架、10第二活动折叠支柱、11保护栏杆、12前轮减震器、13第二活动支柱、14第二活动转轮、15第二支撑板、16第二活动弹簧、17第三活动弹簧、18第一活动弹簧、19第一支撑板、20第一活动转轮、21第一活动支柱、22第一螺母、23第一推动支柱、24活动推动器、25前轮中端上车架、26活塞推动支柱、27第二推动支柱、28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婴儿车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1,减震器1的顶端连接有后轮上车架9,后轮上车架9的底部连接有活塞杆7,活塞杆7的底部连接有活塞头6,活塞杆7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活动折叠支柱8和第二活动折叠支柱10,第一活动折叠支柱8的右侧与活塞杆7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支柱5,第二活动折叠支柱10的左侧与活塞杆7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支柱2,上车架9的外壁上连接有保护栏杆11,减震器1的底部连接有保护垫4,保护垫4的底部连接有车轿环3,前轮减震器12顶部连接有前轮中端上车架25,前轮中端上车架25的底部连接有活塞推动支柱26,活塞推动支柱26的外部设置有活动推动器24,活塞推动器24的底部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推动支柱23,和第二推动支柱27,第一推动支柱23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支柱21,第二推动支柱27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支柱13,第一活动支柱21与第一推动支柱23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母22,第二活动支柱13与第二推动支柱27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母28,第一活动支柱2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板19,第二活动支柱1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撑板15,第一支撑板19与第二支撑板15的中间连接有第三活动弹簧17,保护垫4的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支柱5和第二支撑支柱2,第一活动支柱21的右壁上连接有第一活动弹簧18,第二活动支柱13的左壁上连接有第二活动弹簧16,第二活动支柱13与第二支撑板15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转轮14,第一活动支柱21与第一支撑板19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转轮20,第三活动弹簧17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9,第三活动弹簧17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第三活动弹簧17与第一支撑板19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为焊接。
使用时,通过减震器1通过活塞杆7进行将后轮减震,其次前轮减震器12受力,带动前轮中端上车架25,前轮中端上车架25推动底部的活塞推动支柱26,活塞推动支柱26推动活动推动器24,其次活动推动器24将所受到的力分散到两个推动支柱,并且两个推动支柱底部连接两个活动支柱,其次通过两个螺母进行活动,便于两个推动支柱在向下受力的时候通过两个螺母推动两个活动支柱,并且当两个活动支柱受力的时候推动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向外侧拉升,从而通过两个活动支柱中间的弹簧17抵消了震动。
综上可得,通过减震器1和活塞杆7配合,达到了当后轮上车架9在受到地形给予的振动,减震器1通过活塞杆7进行减震,活塞杆7向下运用,将所受到的振动抵消,抵消完外力后,活塞杆7回到原位,通过两个活动支柱、两个推动支柱和两个螺母配合,达到了当前轮减震器12受力的时候,两个推动支柱受到活塞推动支柱26下降,其次两个推动支柱推动两个活动支柱下降,并且两个活动支柱和两个推动支柱之间通过两个螺母进行减震运动,通过第三活动弹簧17和两个支撑板配合,达到了两次减震作用,由于前轮受力大于后轮受力,由于两个支撑板由于受力向外拖动,从而第三活动弹簧17拉伸抵消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