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镁条挤压机主要用来生产不同规格的镁材,其加工方法为将镁条在固定的成型模上进行挤压成型,当镁材从挤压机出口挤出时,由于温度很高导致型材硬度不够,所以需要一套型材定型装置来完成对镁材的最后定型工作,以增加镁材的硬度和强度。现有技术的镁材挤压成型装置设计不仅构造复杂、组件数量多,而且整体的体积也很庞大;并且工作效率低下,耗能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包括操作台、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操作台的底面四角设有行走轮,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贯穿固定板与设于固定板下方的挤压上模固定连接,所述挤压上模的内部底面设有第一导热块,所述挤压上模的内上表面设有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挤压上模的下方设有固定与操作台上表面的挤压下模,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高度与挤压下模齐平,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还设有通过连接杆连接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辊的输入端通过皮带与设于操作台内部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有水箱,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底面设置多个喷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增压泵,所述水箱通过增压泵与分流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热块的上表面横截面为锯齿形。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多个漏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与传送装置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通过在挤压上模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上下面分别设置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该种设计,可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对镁条进行降温。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通过在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分流器,分流器设有多个雾化喷头,该种设计,可对挤压成型后的镁条进一步降温,该种降温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水淋可保证工作环境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主体;2、行走轮;3、支撑柱;4、垃圾箱;5、垃圾进口;6、置物台;7、推手;8、药物格;9、器械盘;10、台面;11、抽屉;12、扣手;13、柜门;14、铰链;15、底盘;16、固定盘;17、收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包括操作台1、支撑板2和固定板3,所述操作台1的底面四角设有行走轮4,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一侧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活塞杆贯穿固定板3与设于固定板3下方的挤压上模7固定连接,所述挤压上模7的内部底面设有第一导热块19,所述挤压上模7的内上表面设有第二导热块21,所述第一导热块19和第二导热块21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0,所述挤压上模7的下方设有固定与操作台1上表面的挤压下模18,所述支撑板2的内部设有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推块6,所述推块6的高度与挤压下模18齐平,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还设有通过连接杆16连接传送装置13,所述传送装置13,包括主动辊22、从动辊15和传送带14,所述主动辊22的输入端通过皮带与设于操作台1内部的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上方设有水箱9,所述固定板3的下表面设有分流器11,所述分流器11的底面设置多个喷头12,所述固定板3的内部设有增压泵10,所述水箱9通过增压泵10与分流器11连接,所述喷头12为雾化喷头,所述第二导热块21的上表面横截面为锯齿形,所述传送带14表面设有多个漏孔,所述喷头12与传送装置13对应设置。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通过在挤压上模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上下面分别设置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该种设计,可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对镁条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镁条的挤压降温成型装置,通过在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分流器,分流器设有多个雾化喷头,该种设计,可对挤压成型后的镁条进一步降温,该种降温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水淋可保证工作环境清洁。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