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救护帐篷,属于帐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目前所使用的抗震救护帐篷结构复杂,安装较为繁琐,严重影响帐篷的搭建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救护帐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救护帐篷,包括底框和支撑框,所述底框内部两端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通过轴承过盈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放置有顶框,所述顶框上设置有滑槽与隔板,所述滑槽开设于顶框内部两侧,且滑槽通过转轴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隔板焊接于顶框内部中间,隔板两端通过螺丝安装固定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外端通过螺丝与支撑柱顶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框两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套装于底框与顶框上。
优选的,所述轴孔内部中间通过螺栓安装固定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主轴上销轴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顶部与支撑柱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尺寸为底框长度尺寸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顶块的宽度尺寸与底框内部的宽度尺寸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轴孔通过轴承过盈连接有支撑柱,可使支撑柱轻松围绕轴孔进行翻转;滑槽通过转轴与支撑柱滑动连接,可在支撑柱翻转的同时对顶框进行推举;拉伸弹簧外端通过螺丝与支撑柱顶部相连接,可通过拉伸弹簧轻松对支撑柱顶部相对进行拽拉;传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顶块,可通过传动丝杆轻松带动顶块相对进行滑动;顶块顶部与支撑柱紧密贴合,可通过顶块的滑动带动支撑柱进行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框;2-支撑框;3-轴孔;4-支撑柱;5-顶框;6-滑槽;7-隔板;8-拉伸弹簧;9-双轴电机;10-传动丝杆;11-顶块;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抗震救护帐篷,包括底框1和支撑框2,底框1内部两端开设有轴孔3,轴孔3通过轴承过盈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顶部放置有顶框5,顶框5上设置有滑槽6与隔板7,滑槽6开设于顶框5内部两侧,且滑槽6通过转轴与支撑柱4滑动连接,隔板7焊接于顶框5内部中间,隔板7两端通过螺丝安装固定有拉伸弹簧8,拉伸弹簧8外端通过螺丝与支撑柱4顶部相连接,支撑框2两端设置有卡槽12,卡槽12套装于底框1与顶框5上。
具体使用方式:对帐篷进行搭建时,启动双轴电机9带动传动丝杆10进行旋转,传动丝杆10旋转带动顶块11顺着底框1内壁相对向外进行滑动,顶块11向外滑动对支撑柱4进行推举,支撑柱4受到推举力后,底部围绕轴孔3进行翻转,同时支撑柱4顶部上升并顺着滑槽6向外进行滑动对顶框5进行推举;当支撑柱4翻转90°后,关闭双轴电机9,将支撑框2通过卡槽12卡放在底框1与顶框5两端,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