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放置电缆的三角支架。
背景技术
电缆三角支架,是一种在使用时用于牵引放置电缆的一种支架,由多个配合使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线缆放置的位置上,没有用于固定的装置,一旦中间有一段电缆脱落,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固定时,需采用其他工具对电缆进行固定,例如扎带,容易造成材料损耗,不方便后期维护时的更换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置电缆的三角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放置电缆的三角支架,其结构包括:夹紧装置、脚架,所述脚架呈三圆柱体棍交叉状,所述夹紧装置呈圆柱体中空状并固定在脚架上方,所述夹紧装置主要由底座、上盖、铰链、滑动块、滑座、限位槽、弹簧所组成,所述底座、上盖均呈半圆柱体中空状,所述铰链设在滑动块顶部,所述上盖通过铰链与滑动块活动配合,所述滑座设在底座右侧,所述滑动块与滑座活动卡合,所述限位槽设在底座右侧顶部,所述弹簧固定在限位槽与滑动块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座设有滑梢,所述滑动块设有滑槽,所述滑梢与滑槽活动卡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右侧末端设有卡扣,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扣槽,所述卡扣与扣槽间接卡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弹簧均设有两个并沿底座侧向对称分布。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盖均采用钢材质以保证刚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固定装置与原支架配合,来对电缆进行固定,避免了其他材料的损耗,通过利用了上盖与底座卡合,便可将线缆固定,当需接触夹紧时,只需将滑动块上推,便可使上盖卡扣脱离底座来接触固定,方便维护人员快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置电缆的三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座与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夹紧装置-1、脚架-2、底座-A、上盖-B、铰链-C、滑动块-D、滑座-E、限位槽-F、弹簧-G、滑槽-H、滑梢-I、卡扣-J、扣槽-K。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置电缆的三角支架,其结构包括:夹紧装置1、脚架2,所述脚架2呈三圆柱体棍交叉状,所述夹紧装置1呈圆柱体中空状并固定在脚架2上方,所述夹紧装置1主要由底座A、上盖B、铰链C、滑动块D、滑座E、限位槽F、弹簧G所组成,所述底座A、上盖B均呈半圆柱体中空状,所述铰链C设在滑动块D顶部,所述上盖B通过铰链C与滑动块D活动配合,所述滑座E设在底座A右侧,所述滑动块D与滑座E活动卡合,所述限位槽F设在底座A右侧顶部,所述弹簧G固定在限位槽F与滑动块D之间,所述滑座E设有滑梢I,所述滑动块D设有滑槽H,所述滑梢I与滑槽H活动卡合,所述上盖B右侧末端设有卡扣J,所述底座A左侧设有扣槽K,所述卡扣J与扣槽K间接卡合,所述限位槽F、弹簧G均设有两个并沿底座A侧向对称分布,所述底座A、上盖B均采用钢材质以保证刚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
本装置通过将电缆放置到底座A上来开始使用,将上盖B与铰链C配合旋转盖到电缆上,通过卡扣J与扣槽K配合,使上盖B在盖住线缆后与底座A固定,来对线缆进行夹紧,当需要解除固定时,将滑动块D通过滑槽H与滑梢I配合向上推动,带动上盖B旋转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距离,使卡扣J脱离扣槽K,便可手动将上盖B抬起解除对线缆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