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属于海水淡化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海水由于其含盐量非常高,而不能被直接使用,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馏法和反渗透法,蒸馏法主要被用于特大型海水淡化处理上及热能丰富的地方,反渗透膜法适用面非常的广,且脱盐率很高,因此被广泛使用,反渗透膜法首先是将海水提取上来,进行初步处理,降低海水浊度,防止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生长,然后用特种高压泵增压,使海水进入反渗透膜,由于海水含盐量高,因此海水反渗透膜必须具有高脱盐率,耐腐蚀、耐高压、抗污染等特点,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海水,其含盐量大大降低,TDS含量从36000毫克/升降至200毫克/升左右,淡化后的水质甚至优于自来水,这样就可供工业、商业、居民及船舶、舰艇使用,海水淡化泵:根据后级的需求将海水从海里或海水水箱中抽出,其工作压力为0.2Mpa,流量根据海水淡化设备的日产淡水量决定,盘式过滤器:将流经海水中可视的悬浮物、絮状物、海藻、泥沙及不可视的明胶体进行有效吸附过滤排放,以解轻活性碳过滤器与UF超滤膜的负担,有效地将大量的泥沙,悬浮物、絮状物、海藻类,进行大范围的清楚,盘式过滤器几乎不消耗能源。
但现有技术海水淡化装置的反渗透结构粗糙,细致过滤渗透度不足,对配合泵体的水流运动欠缺,被动结构起不到主导性淡化作用,达不到混合海水的融入整体淡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以解决海水淡化装置的反渗透结构粗糙,细致过滤渗透度不足,对配合泵体的水流运动欠缺,被动结构起不到主导性淡化作用,达不到混合海水的融入整体淡化的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结构包括:柱塞流化床、柱塞传动盘、传动盘框板、泵筒口盖盘、海水淡化泵筒、高位出水管、管道排污口、柱塞弹簧管、弹簧固定块、活性炭过滤架、海水淡化泵体、复位弹簧管、低位出水管,所述高位出水管与低位出水管分别安装于海水淡化泵筒的左右两侧,所述海水淡化泵体的顶部插嵌在海水淡化泵筒的底部下,所述柱塞弹簧管安设在柱塞流化床轴心中段的正下方,所述柱塞流化床安设在海水淡化泵筒的内部并且贯穿柱塞传动盘、传动盘框板、泵筒口盖盘的轴心,所述柱塞传动盘与传动盘框板嵌套为成一体结构,所述泵筒口盖盘的底部焊接在海水淡化泵筒的框口上,所述传动盘框板的底面紧贴于泵筒口盖盘的顶面上,所述管道排污口与海水淡化泵筒相互贯通,所述柱塞流化床设有柱塞抽水管、抽水管套筒、气压活塞块、分流导管、分流转盘体、生物膜流化床、流化床基座,所述柱塞抽水管贯穿抽水管套筒内部的轴心,所述抽水管套筒底部焊接在气压活塞块的顶面上,所述分流导管嵌套于分流转盘体的内部,所述分流转盘体通过转轴与气压活塞块机械连接,所述分流导管与生物膜流化床相互贯通,所述生物膜流化床的底面紧贴于流化床基座的顶面上,所述生物膜流化床安设在海水淡化泵筒的内部并且贯穿柱塞传动盘、传动盘框板、泵筒口盖盘的轴心。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管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海水淡化泵体内部的左右下角。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过滤架设有两个以上均焊接在海水淡化泵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泵筒口盖盘与海水淡化泵体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排污口通过卡扣与高位出水管、低位出水管扣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柱塞流化床为机械部件,柱塞运动抽入海水,小型流化床配合反渗透,混合式淡化海水并且过滤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柱塞弹簧管为机械部件,高扭矩力伸缩,辅助推送柱塞抽水淡化海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柱塞流化床设有柱塞抽水管、抽水管套筒、气压活塞块、分流导管、分流转盘体、生物膜流化床、流化床基座,实现了海水淡化装置的反渗透结构结合流化床展开的效果,混合海水整体渗透,柱塞主动伸缩轴转,形成涡流抽入海水淡化,提高淡化速率,并且混合海水反渗透高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塞流化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柱塞流化床-1、柱塞传动盘-2、传动盘框板-3、泵筒口盖盘-4、海水淡化泵筒-5、高位出水管-6、管道排污口-7、柱塞弹簧管-8、弹簧固定块-9、活性炭过滤架-10、海水淡化泵体-11、复位弹簧管-12、低位出水管-13、柱塞抽水管-100、抽水管套筒-101、气压活塞块-102、分流导管-103、分流转盘体-104、生物膜流化床-105、流化床基座-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结构包括:柱塞流化床1、柱塞传动盘2、传动盘框板3、泵筒口盖盘4、海水淡化泵筒5、高位出水管6、管道排污口7、柱塞弹簧管8、弹簧固定块9、活性炭过滤架10、海水淡化泵体11、复位弹簧管12、低位出水管13,所述高位出水管6与低位出水管13分别安装于海水淡化泵筒5的左右两侧,所述海水淡化泵体11的顶部插嵌在海水淡化泵筒5的底部下,所述柱塞弹簧管8安设在柱塞流化床1轴心中段的正下方,所述柱塞流化床1安设在海水淡化泵筒5的内部并且贯穿柱塞传动盘2、传动盘框板3、泵筒口盖盘4的轴心,所述柱塞传动盘2与传动盘框板3嵌套为成一体结构,所述泵筒口盖盘4的底部焊接在海水淡化泵筒5的框口上,所述传动盘框板3的底面紧贴于泵筒口盖盘4的顶面上,所述管道排污口7与海水淡化泵筒5相互贯通,所述柱塞流化床1设有柱塞抽水管100、抽水管套筒101、气压活塞块102、分流导管103、分流转盘体104、生物膜流化床105、流化床基座106,所述柱塞抽水管100贯穿抽水管套筒101内部的轴心,所述抽水管套筒101底部焊接在气压活塞块102的顶面上,所述分流导管103嵌套于分流转盘体104的内部,所述分流转盘体104通过转轴与气压活塞块102机械连接,所述分流导管103与生物膜流化床105相互贯通,所述生物膜流化床105的底面紧贴于流化床基座106的顶面上,所述生物膜流化床105安设在海水淡化泵筒5的内部并且贯穿柱塞传动盘2、传动盘框板3、泵筒口盖盘4的轴心,所述复位弹簧管1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海水淡化泵体11内部的左右下角,所述活性炭过滤架10设有两个以上均焊接在海水淡化泵体11的内部,所述泵筒口盖盘4与海水淡化泵体11轴心共线,所述管道排污口7通过卡扣与高位出水管6、低位出水管13扣合在一起,所述柱塞流化床1为机械部件,柱塞运动抽入海水,小型流化床配合反渗透,混合式淡化海水并且过滤净化,所述柱塞弹簧管8为机械部件,高扭矩力伸缩,辅助推送柱塞抽水淡化海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塞流化床1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对海水淡化泵的反渗透法有高效的配合作用,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即流化床。
在混合式海水淡化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海水通过柱塞流化床1的柱塞抽水管100进入到分流导管103中,通过气压活塞块102配合柱塞弹簧管8伸缩运动,气压增大,海水从分流导管103被压入生物膜流化床105,通过复位弹簧管12反复运动,海水在海水淡化泵筒5和海水淡化泵体11内的生物膜流化床105和活性炭过滤架10反复渗透和过滤,海水得到一体化处理,最后从高位出水管6与低位出水管13输出,杂质从管道排污口7输出,通过柱塞流化床1混合海水整体渗透,柱塞主动伸缩轴转,形成涡流抽入海水淡化,提高淡化速率,并且混合海水反渗透高效。
本实用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海水淡化装置的反渗透结构粗糙,细致过滤渗透度不足,对配合泵体的水流运动欠缺,被动结构起不到主导性淡化作用,达不到混合海水的融入整体淡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海水淡化装置的反渗透结构结合流化床展开,混合海水整体渗透,柱塞主动伸缩轴转,形成涡流抽入海水淡化,提高淡化速率,并且混合海水反渗透高效,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柱塞抽水管100贯穿抽水管套筒101内部的轴心,所述抽水管套筒101底部焊接在气压活塞块102的顶面上,所述分流导管103嵌套于分流转盘体104的内部,所述分流转盘体104通过转轴与气压活塞块102机械连接,所述分流导管103与生物膜流化床105相互贯通,所述生物膜流化床105的底面紧贴于流化床基座106的顶面上,所述生物膜流化床105安设在海水淡化泵筒5的内部并且贯穿柱塞传动盘2、传动盘框板3、泵筒口盖盘4的轴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