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罐,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行业,经常需往原料中添加各种酶添加剂、香料添加剂等,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食品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食品的灵魂。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0740590.0的一种食品化工添加剂储存罐,其结构包括过滤器、罐体、液位计、进液管、出液管以及抽液管,所述进液管安装于所述罐体上端,但是该现有技术一些粘稠的添加剂容易粘附在罐体内部需要经常清洗,较为麻烦,且一些固液混合的添加剂,需要先将固态添加剂绞碎在混合液态添加剂在注入储存罐内,需要使用额外的设备来进行粉碎,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添加剂罐,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添加剂罐,其结构包括底主体框架、加压泵、罐体、电机、进料口、控制柜、阶梯,所述阶梯固定安装于主体框架上端,所述加压泵与罐体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电机嵌入安装于罐体顶部,所述进料口安装于罐体顶部,所述罐体焊接于主体框架上,所述加压泵和电机均与控制柜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罐体包括刮板、外壳、转轴、驱动齿轮、传动齿轮、研磨筒、研磨杆、加热管、出料管、电磁阀、加热器、立轴、稳定杆,所述刮板设有两个且与转轴相焊接,所述刮板与外壳内壁相贴合,所述驱动齿轮安装于转轴末端,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末端与研磨杆固定连接,所述研磨杆末端与立轴为一体化结构,且所述立轴嵌入安装于研磨筒上,所述研磨筒末端与外壳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安装于外壳底部且与控制柜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加热器与加热管相连接,所述出料管安装于外壳底端,且所述电磁阀嵌入安装于出料管上,所述稳定杆为一形状,且所述研磨杆贯穿于稳定杆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设有两个且安装于阶梯一侧,所述转轴与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杆为蜗杆状,所述立轴末端为球状,且所述研磨筒端口内侧设有球状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与控制柜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研磨筒上侧为中空圆柱状且内壁厚度渐增。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两侧设有轴承且研磨杆与轴承内圈相焊接,所述出料管与加压泵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采用为启动气动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筒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需加工的添加剂注入罐体内,利用控制柜启动电机,使得转轴发生旋转,刮板沿罐体内壁旋转运动进行搅拌,避免粘性大的添加剂附着在内壁上,同时在转轴旋转时,转轴底部的驱动齿轮将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使得研磨杆发生旋转,利用蜗杆状的研磨杆将添加剂卷入研磨筒内,随着内壁逐渐增厚的研磨筒,被卷入的颗粒添加剂在研磨杆与研磨筒逐渐缩小的间隙下被绞碎,研磨杆底部的立轴与稳定杆同于固定研磨杆的位置,避免研磨杆产生偏移,且在加工时可利用控制柜打开加热器加热加热管,避免添加剂冷却凝固,最后通过控制柜打开电磁阀,由加压泵输送到后续加工处,通过电机搅动刮板,避免粘稠的添加剂附着在内壁上,避免内壁上的添加剂未及时排出造成变质而需经常清洗,且可在搅动的同时对固态添加剂进行研磨绞碎与液态添加剂混合,无需使用额外的粉碎混合设备,占地空间小,且节约了一定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添加剂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添加剂罐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研磨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框架-1、加压泵-2、罐体-3、电机-4、进料口-5、控制柜-6、阶梯-7、刮板-301、外壳-302、转轴-303、驱动齿轮-304、传动齿轮-305、研磨筒-306、研磨杆-307、加热管-308、出料管-309、电磁阀-310、加热器-311、立轴-312、稳定杆-3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添加剂罐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底主体框架1、加压泵2、罐体3、电机4、进料口5、控制柜6、阶梯7,所述阶梯7固定安装于主体框架1上端,所述加压泵2与罐体3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电机4嵌入安装于罐体3顶部,所述进料口5安装于罐体3顶部,所述罐体3焊接于主体框架1上,所述加压泵2和电机4均与控制柜6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罐体3包括刮板301、外壳302、转轴303、驱动齿轮304、传动齿轮305、研磨筒306、研磨杆307、加热管308、出料管309、电磁阀310、加热器311、立轴312、稳定杆313,所述刮板301设有两个且与转轴303相焊接,所述刮板301与外壳302内壁相贴合,所述驱动齿轮304安装于转轴303末端,所述驱动齿轮304与传动齿轮305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305末端与研磨杆307固定连接,所述研磨杆307末端与立轴312为一体化结构,且所述立轴312嵌入安装于研磨筒306上,所述研磨筒306末端与外壳302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311安装于外壳302底部且与控制柜6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加热器311与加热管308相连接,所述出料管309安装于外壳302底端,且所述电磁阀310嵌入安装于出料管309上,所述稳定杆313为一形状,且所述研磨杆307贯穿于稳定杆313两侧,所述罐体3设有两个且安装于阶梯7一侧,所述转轴303与电机4相连接,所述研磨杆307为蜗杆状,所述立轴312末端为球状,且所述研磨筒306端口内侧设有球状凹槽,所述电磁阀310与控制柜6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研磨筒306上侧为中空圆柱状且内壁厚度渐增,所述稳定杆313两侧设有轴承且研磨杆307与轴承内圈相焊接,所述出料管309与加压泵2相连通,所述电磁阀310采用为启动电控气动电磁阀,所述研磨筒306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本专利所说的加压泵2采用的型号为CHL8-10的一款水泵,结构紧凑,低噪音,耐腐蚀,马力强大,所述电机4采用的型号为YASKAWA的一款电机,抗干扰能力强,散热效果好,所述电磁阀310采用型号为7271-B的不锈钢二位二的长闭型电磁阀,适用介质广,适用温度高,所述加热器311采用的型号HAD-298的一款加热器,该加热器碳化硅加热,升降温速度快,加热均匀、使用寿命长,所述控制柜6内部控制器采用的型号为SDVC20-S的一款智能数字稳压调压处理器,该处理器处理速度快,散热效果较好。
例如,通过将需加工的添加剂注入罐体3内,利用控制柜6启动电机4,使得转轴303发生旋转,刮板301沿罐体3内壁旋转运动进行搅拌,避免粘性大的添加剂附着在内壁上,同时在转轴303旋转时,转轴303底部的驱动齿轮304将带动传动齿轮305旋转,使得研磨杆307发生旋转,利用蜗杆状的研磨杆307将添加剂卷入研磨筒306内,随着内壁逐渐增厚的研磨筒306,被卷入的颗粒添加剂在研磨杆307与研磨筒306逐渐缩小的间隙下被绞碎,研磨杆307底部的立轴312与稳定杆313同于固定研磨杆307的位置,避免研磨杆307产生偏移,且在加工时可利用控制柜6打开加热器311加热加热管308,避免添加剂冷却凝固,最后通过控制柜6打开电磁阀310,由加压泵2输送到后续加工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