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诱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农业生产生活中,部分昆虫能够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这类昆虫统称为“害虫”,而对“害虫”的针对性防治工具也应运而生。昆虫诱捕装置是利用性信息素等手段来诱捕防治害虫,现有的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已较齐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部分昆虫诱捕装置会采用昆虫诱捕液来吸引昆虫,而昆虫诱捕液含有一定毒性,从而使昆虫中毒并被淹死,昆虫诱捕液长期使用容易使诱捕效果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在更换时昆虫诱捕液的部分毒性可能进入人体,且更换昆虫诱捕液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故需要一种不需要定期更换昆虫诱捕液,又能将昆虫淹死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箱、集雨箱和圆环箱,诱捕箱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集雨箱,所述诱捕箱底部活动套有收集盒,所述诱捕箱内壁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入水孔,所述诱捕箱外壁顶部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壁底部焊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顶部焊接有圆环箱,所述圆环箱活动套在固定架的内部,所述圆环箱靠近诱捕箱的一侧开设有排水缺口,所述排水缺口与入水孔相通,所述圆环箱外壁的顶部通过转轴转接有对称分布的两组转杆,所述转杆远离圆环箱的一端缠绕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另一端缠绕有挡杆,所述挡杆一侧焊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集雨箱底部的凹槽内壁,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挡杆的一端均套在集雨箱底部的凹槽中,所述挡杆一侧挡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均匀开设在集雨箱内壁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诱捕箱的内壁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倾斜的引诱孔,所述引诱孔内壁粘有橡胶刺毛。
优选的,所述诱捕箱底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通过螺栓与收集盒螺纹固定。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内壁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嵌有过滤网块。
优选的,所述集雨箱与圆环箱顶部活动盖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圆环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缺口和入水孔流入到诱捕箱的内壁,从而增大诱捕箱的内壁的光滑度,使昆虫无法顺利的趴在诱捕箱的内壁,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到收集盒中,将昆虫淹死,避免使用昆虫诱捕液对使用者带来身体伤害,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降低了装置在使用时的成本,倾斜的引诱孔和橡胶刺毛可以使昆虫在进入诱捕箱后,从引诱孔逃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集雨箱可在下雨时收集雨水,并在圆环箱内的水耗尽时,将雨水通过方形孔和排水缺口流入到圆环箱中,为圆环箱提供部分水源,两个复位弹簧可在圆环箱内缺水时,将方形孔打开,从而放出圆环箱内的雨水,避免了人们定期对诱捕装置的昆虫水进行更换,收集盒可从诱捕箱上取出,便于对收集盒内淹死的昆虫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结构放大图。
图中:101-诱捕箱;102-支撑杆;103-入水孔;104-固定架;105-第一复位弹簧;106-固定环;107-引诱孔;108-橡胶刺毛;201-集雨箱;202-方形孔;203-第二复位弹簧;204-挡杆;205-过滤网;301-圆环箱;302-排水缺口;303-转杆;304-尼龙绳;401-收集盒;402-排水孔;403-过滤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箱101、集雨箱201和圆环箱301,诱捕箱101为透明塑料板,诱捕箱10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集雨箱201,集雨箱201可收集雨水,所述诱捕箱101底部活动套有收集盒401,收集盒401内的水可将淹死,便于收集,所述诱捕箱101内壁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入水孔103,入水孔103可缓缓的将水流入到集雨箱201的内壁,增加集雨箱201内壁的光滑度,所述诱捕箱101外壁顶部焊接有固定架104,所述固定架104内壁底部焊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复位弹簧105,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5顶部焊接有圆环箱301,第一复位弹簧105将空的圆环箱301高高顶起,圆环箱301可收集部分雨水,所述圆环箱301活动套在固定架104的内部,避免圆环箱301脱离,所述圆环箱301靠近诱捕箱101的一侧开设有排水缺口302,所述排水缺口302与入水孔103相通,圆环箱301中的水可通过排水缺口302流入到入水孔103中,所述圆环箱301外壁的顶部通过转轴转接有对称分布的两组转杆303,共四个转杆303,所述转杆303远离圆环箱301的一端缠绕有尼龙绳304,所述尼龙绳304另一端缠绕有挡杆204,尼龙绳304可在转杆303收缩时拉动挡杆204,使挡杆204外移,所述挡杆204一侧焊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03,第二复位弹簧203对挡杆204有拉力作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03的另一端焊接在集雨箱201底部的凹槽内壁,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03与挡杆204的一端均套在集雨箱201底部的凹槽中,所述挡杆204一侧挡有方形孔202,集雨箱201内的雨水可通过方形孔202流入到圆环箱301中,所述方形孔202均匀开设在集雨箱201内壁的底部,在圆环箱301下降时,挡杆204会堵住方形孔202。
所述诱捕箱101的内壁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倾斜的引诱孔107,倾斜角度为30度,且向诱捕箱101外倾斜,所述引诱孔107内壁粘有橡胶刺毛108,使昆虫进入到诱捕箱101中,无法再从引诱孔107中逃离。
所述诱捕箱101底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杆102,所述支撑杆102底端通过螺栓与收集盒401螺纹固定,便于将收集盒401取下,对收集盒401内的昆虫进行清理。
所述收集盒401内壁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排水孔402,将多余的水排出,避免水淹诱捕箱101内的诱捕灯等部件,所述排水孔402内嵌有过滤网块403,防止昆虫随水流排出。
所述集雨箱201与圆环箱301顶部活动盖有过滤网205,避免树叶等外来物体堵塞住集雨箱201与圆环箱301,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使用时先将诱捕箱101通过固定环106固定在树干上,再添加昆虫引诱剂,昆虫经过引诱孔107和橡胶刺毛108进入到诱捕箱102中,诱捕箱101内壁为透明塑料板,较光滑,使昆虫无法顺利趴在诱捕箱101的内壁,从而掉入到诱捕箱101底部的收集盒401中,逐渐被水淹死,在下雨时,集雨箱201和圆环箱301可收集雨水,雨停时圆环箱301内的雨水可从通过排水缺口302和入水孔103流入到诱捕箱101的内壁,增大诱捕箱101内壁的光滑度,使部分停在诱捕箱101底部的昆虫被水流冲到收集盒401中,将昆虫淹死,避免使用昆虫诱捕液对使用者带来身体伤害,当圆环箱301内的水耗尽时,第一复位弹簧105会弹起圆环箱301,圆环箱301上升,使转杆303向圆环箱301的方向转动,从而拉动尼龙绳304,拉出集雨箱201中的挡杆204,使集雨箱201中的雨水从被挡杆204挡住的方形孔302中,流入到圆环箱301中,为圆环箱301补充雨水,便于向诱捕箱101内加水,圆环箱301内加水后,在圆环箱301和水的重力作用下,会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05,从而放松尼龙绳304和转杆303,使挡块204在第二复位弹簧203的拉力作用下,再次堵住方形孔202,周而复始,便于持续向诱捕箱101和收集盒401内持续进水,从而对收集盒401内进行换水,避免定期人工手动向诱捕装置加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