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特别涉及一种高分断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有两种,分别是通过磁铁吸合来带动触点断开以及用磁铁引弧,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大部分的继电器的分断能力较低,以及需要外接控制电源持续供电才能保证负载电路的接通,使得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比较耗能,温度过高,而长期通电,会降低电磁线圈的寿命,从而降低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分断继电器,该新型可以解决继电器分断能力差以及需要长时间通电才能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断继电器,包括壳体、接线连接板、负载连接板、移动块、摆臂、接线端子、负载端子及电磁线圈;
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弹簧座、转轴、第一固定柱组、第二固定柱组及固定座,所述弹簧座位于壳体上部,所述移动块位于弹簧座下方,所述弹簧座与移动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移动块上端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沿移动块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块前端设有扳块;
所述摆臂设置在移动块左侧,所述摆臂可旋转地安装在转轴上,所述摆臂左端设有永久性磁铁,所述摆臂上端位于动触点上方;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在摆臂左侧,所述摆臂、电磁线圈、转轴及永久性磁铁均沿壳体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座位于移动块下方,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侧面水平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摆臂相对应的位置上;
所述接线连接板位于负载连接板左侧,所述接线连接板由第一横板与第一竖板相接构成,所述负载连接板由第二横板及第二竖板相接构成,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均水平设置在弹簧座与移动块之间,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下端均设有静触点,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均竖直设置在电磁线圈外侧,所述接线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柱组固定,所述负载连接板通过第二固定柱组固定,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接线连接板下端,所述负载端子固定在负载连接板下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块上设有绝缘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连接板及负载连接板上均设有防腐涂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永久性磁铁为铁氧体磁铁。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连接板的第一横板下端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22)位于静触点右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分断继电器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及摆臂,使得负载端子接到电流后能够迅速断开,反应较快,分断能力强,由于第一弹簧的弹性,移动块需要手动拉下才能复位,使得高分断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外接电源持续供电,减少了能源的损耗,降低继电器内的温度,提高了电磁线圈的寿命,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高分断继电器未通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高分断继电器已通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接线连接板,3-负载连接板,4-移动块,5-摆臂,6-接线端子,7-负载端子,8-电磁线圈,11-弹簧座,12-转轴,13-第一固定柱组,14-第二固定柱组,15-固定座,16-静触点,21-接线板防腐涂层,22-缓冲块,23-第一横板,24-第一竖板,31-负载板防腐涂层,32-第二横板,33-第二竖板,41-动触点,42-第一弹簧,43-扳块,51-永久性磁铁,52-第二弹簧,431-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分断继电器,包括壳体1、接线连接板2、负载连接板3、移动块4、摆臂5、接线端子6、负载端子7及电磁线圈8;
所述壳体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弹簧座11、转轴12、第一固定柱组13、第二固定柱组14及固定座15,所述弹簧座11位于壳体1上部,所述移动块4位于弹簧座11下方,所述弹簧座11与移动块4之间通过第一弹簧42连接,所述移动块4上端设有动触点41,所述动触点41沿移动块4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块4前端设有扳块43;
所述摆臂5设置在移动块4左侧,所述摆臂5可旋转地安装在转轴12上,所述摆臂5左端设有永久性磁铁51,所述摆臂5上端位于动触点41上方;所述电磁线圈8固定在摆臂5左侧,所述摆臂5、电磁线圈8、转轴12及永久性磁铁51均沿壳体1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座15位于移动块4下方,所述固定座15的左右侧面水平设有第二弹簧52,所述第二弹簧5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摆臂5相对应的位置上;
所述接线连接板2位于负载连接板3左侧,所述接线连接板2由第一横板23与第一竖板24相接构成,所述负载连接板3由第二横板32及第二竖板33相接构成,所述第一横板23与第二横板32均水平设置在弹簧座11与移动块4之间,所述第一横板23与第二横板32下端均设有静触点16,所述第一竖板24与第二竖板33均竖直设置在电磁线圈8外侧,所述接线连接板2通过第一固定柱组13固定,所述负载连接板3通过第二固定柱组14固定,所述接线端子6固定在接线连接板2下端,所述负载端子7固定在负载连接板3下端;
通过设置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52及摆臂5,使得负载端子7接到电流后能够迅速断开,反应较快,分断能力强,由于第一弹簧42的弹性,移动块4需要手动拉下才能复位,使得高分断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外接电源持续供电,减少了能源的损耗,降低继电器内的温度,提高了电磁线圈8的寿命,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扳块43上设有绝缘层431,防止在扳下移动块4时漏电,防止操作人员受伤。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连接板2及负载连接板3上均设有防腐涂层21,31,提高接线连接板2和负载连接板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永久性磁铁51为铁氧体磁铁,铁氧体磁铁具有较好的耐温性,价格低廉,性能适中,提高高分断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连接板2的第一横板23下端设有缓冲块22,所述缓冲块22位于静触点16右侧,减小移动块4对接线连接板2及静触点16的撞击力度,提高高分断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电磁线圈8通电并产生与永久性磁铁51异性相吸的磁性,摆臂5旋转,移动块4受到第一弹簧42的弹性迅速上移,动触点41与静触点16结合,接线连接板2电流通过移动块4传到负载接线板3中,负载端子7电路通入电流,实现负载电路的连通,摆臂5因第二弹簧52的弹性回位,电磁线圈8断开控制电流,移动块4因第一弹簧42的弹性,动触点41与静触点16连接依旧稳固,当使用结束后,扳下扳块43,移动块4向下移动,摆臂5受到压力后撑开让移动块4进入,而第二弹簧52弹力使得摆臂回收,挡住移动块4上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