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内墙装饰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化施工: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产生着巨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施工工艺技术以外装配化施工也在慢慢的渗透于建筑领域,装配化施工综合成本低、施工作业快、品质标准统一且绿色节能环保等优点,具有传统施工方式无法企及的优势与便捷。是推动供给侧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现有内墙装饰板的安装通常是将预制板事先制作出来,然后运送至组装场地进行组装,在预制板的安装过程中,由于预制板的体积及重要较大,需要多名人工在墙体上的拂撑才能拼接多块预制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辅助快速拼接、方便安装预制板的固定装置,是装配式建筑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内墙装饰板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内墙装饰板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内墙装饰板固定装置,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为L型结构,所述移动座底面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轮,所述移动座中部顶面安装有莱特气杆,所述莱特气杆活塞杆端部焊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部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前端设有夹持组件,所述转动座后端还焊接有与其连通的动力组件。
优选地,所述转动座为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且所述转动座前端开设有连通上端的转动槽。
优选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设于转动座内侧底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左侧上端焊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接臂前端焊接有轴套。
优选地,所述轴套内限位有连轴,所述连轴中部与轴套内侧转动连接,并在所述连轴左端套接有同步轮A,所述连轴右端套设有人型齿。
优选地,所述连轴右端穿过人型齿中部并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为U型结构,且所述转动杆前侧端部焊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贯穿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后端套接有与人型齿左侧啮合传动的锥齿轮A,所述从动轴前端通过轴承端盖与夹持组件中部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接于从动轴前端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夹套,所述夹套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臂,所述夹臂端部为钩型结构,且所述夹套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或松开夹臂的梅花螺栓。
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焊接于转动座后端的防尘壳,所述防尘壳前端与转动座后端相连通,且所述防尘壳左右两侧端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散热扇。
优选地,所述防尘壳内部呈垂直结构设有电机A及电机B,所述电机A输出轴端部穿过连接座延伸至前部并套接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B与人型齿右侧啮合传动,所述电机B输出轴端部套接有同步轮B,所述同步轮B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A摩擦传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移动座顶面安装莱特气杆,在莱特气杆活塞杆端部焊接转动座,在转动座内设置调整组件,在调整组件前端设置夹持组件,及在转动座后端设置动力组件,利用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好待安装的内墙装饰板,通过动力组件带动调整组件在水平轴线上转动,使得由水平放置的夹持组件旋转至竖直状态,再通过动力组件带动调整组件在竖直轴线上转动,从而使夹持组件带动内墙装饰板校对安装位置,进而便于内墙装饰板与内墙体的连接固定。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相对传统需要多名工人协同安装的预制板,本发明不仅省时省力,且有利于提高内墙装饰板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移动座1、刹车轮101、莱特气杆102、转动座2、调整组件3、夹持组件4、动力组件5、转动槽201、连接座301、连接臂302、轴套303、连轴304、同步轮A305、人型齿306、转动杆307、转动块308、从动轴309、锥齿轮A310、轴承端盖311、夹持座401、夹套402、夹臂403、梅花螺栓404、防尘壳501、散热扇502、电机A503、电机B504、锥齿轮B505、同步轮B506、同步带507。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内墙装饰板固定装置,包括移动座1,移动座1为L型结构,移动座1底面四角处均安装有刹车轮101,移动座1中部顶面安装有莱特气杆102,莱特气杆102活塞杆端部焊接有转动座2,转动座2内部设有调整组件3,调整组件3前端设有夹持组件4,转动座2后端还焊接有与其连通的动力组件5。
转动座2为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且转动座2前端开设有连通上端的转动槽201。
调整组件3包括固设于转动座2内侧底面的连接座301,连接座301左侧上端焊接有连接臂302,连接臂302为L型结构,且连接臂302前端焊接有轴套303。
轴套303内限位有连轴304,连轴304中部与轴套303内侧转动连接,并在连轴304左端套接有同步轮A305,连轴304右端套设有人型齿306。
连轴304右端穿过人型齿306中部并焊接有转动杆307,转动杆307为U型结构,且转动杆307前侧端部焊接有转动块308,转动块308内贯穿设有从动轴309,从动轴309后端套接有与人型齿306左侧啮合传动的锥齿轮A310,从动轴309前端通过轴承端盖311与夹持组件4中部连接固定。
夹持组件4包括套接于从动轴309前端的夹持座401,夹持座401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夹套402,夹套402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臂403,夹臂403端部为钩型结构,且夹套40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或松开夹臂403的梅花螺栓404。
动力组件5包括焊接于转动座2后端的防尘壳501,防尘壳501前端与转动座2后端相连通,且防尘壳501左右两侧端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散热扇502。
防尘壳501内部呈垂直结构设有电机A503及电机B504,电机A503输出轴端部穿过连接座301延伸至前部并套接有锥齿轮B505,锥齿轮B505与人型齿306右侧啮合传动,电机B504输出轴端部套接有同步轮B506,同步轮B506通过同步带507与同步轮A305摩擦传动。
工作原理:将预制板平放在夹持座401上,通过梅花螺栓404调节夹臂403与夹套402的松紧度,使得夹臂403可以在夹套402内自由滑动,进而通过多个夹臂403将预制板加紧,再利用梅花螺栓404锁紧夹臂403,避免预制板在翻转过程中掉落;利用电机B504带动同步轮B506,同步轮B506通过同步带507带动同步轮A305,同步轮A305带动连轴304,连轴304带动转动杆307,转动杆307带动转动块308,转动块308带动从动轴309,使得从动轴309带动夹持座401在水平轴线上转动,使得水平放置的预制板旋转至竖直状态;再通过电机A503带动锥齿轮B505,锥齿轮B505带动人型齿306,人型齿306在连轴304右端转动并带动与其啮合的锥齿轮A310,锥齿轮A310,带动从动轴309,从动轴309带动夹持座401在竖直轴线上转动,从而便于预制板校对安装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