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弯器,尤其涉及一种薄钢板折弯器。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材料,薄钢板则是其中的一种,但部分施工所需的薄钢板为弯的,则需要在使用前将薄钢板弯折,通常人们都是用双手将薄钢板弯折,由于人的力气有限,只能对少量的薄钢板进行折弯,工作效率低,并且一次只能对薄钢板一侧进行折弯,所以需要多人同时对薄钢板进行折弯,并且两个人同时对一块薄钢板两侧进行折弯,如此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人的力气有限,只能对少量的薄钢板进行折弯,工作效率低,并且一次只能对薄钢板一侧进行折弯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对大量的薄钢板进行折弯,工作效率高,并且能同时对薄钢板两侧进行折弯的薄钢板折弯器。
技术方案:一种薄钢板折弯器,包括有第一支座、导向杆、空心框架、滑轨、滑块、踏板、第一弹簧、第一滑杆、挡板、第二弹簧、定向轮、拉绳、滑动卡块、第三弹簧、支撑板、第一滚轮、固定板、限位板、第二支座、摆动杆、把手、弧形杆、第二滚轮和伸缩装置,第一支座中间开有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式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底部设有空心框架,空心框架顶部与第一支座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心框架内左右两壁均设有滑轨,左右两方的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左右两方的滑块之间连接有踏板,踏板顶部设有第一滑杆,导向杆下部中间开有第一滑孔,第一滑杆与第一滑孔滑动配合,导向杆中部开有槽孔,槽孔与第一滑孔内连通,第一滑杆上端位于槽孔内,第一滑杆顶部设有挡板,挡板底部和槽孔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挡板顶部设有两根拉绳,槽孔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向轮,导向杆中部左右两侧开有第二滑孔,第二滑孔与槽孔内连通,导向孔上部左右两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滑孔内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左右两个滑动卡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左右两根拉绳分别绕过左右两方的定向轮与左右两方的滑动卡块连接,导向杆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第一支座顶部后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前侧右下部设有伸缩装置,第一滚轮上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固定板前侧面连接,固定板前侧中部设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转动式设有摆动杆,摆动杆底部连接有把手,摆动杆顶部设有弧形杆,弧形杆尾端设有第二滚轮。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伸缩装置包括有第一滑管、第四弹簧、第二滑杆和第三滚轮,固定板前侧右下部设有第一滑管,第一滑管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一滑管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二滑杆顶部设有第三滚轮,第三滚轮位于第一滚轮右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凹槽块、第一弧形滑套、第三弧形滑杆、第四滚轮、第一螺套、第一螺杆、第二滑管、第五弹簧、第四滑杆和第五滚轮,弧形杆左端设有凹槽块,固定板前侧左上壁设有第一弧形滑套,第一弧形滑套内滑动式设有第三弧形滑杆,第三弧形滑杆右端位于凹槽块内,第三弧形滑杆底端设有第四滚轮,第四滚轮位于第一滚轮左侧,第三弧形滑杆右侧开有卡孔,凹槽块底部设有第一螺套,第一螺套内配合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卡孔配合,第一弧形滑套右侧设有第二滑管,第二滑管与固定板前侧面连接,第二滑管内滑动式设有第四滑杆,第四滑杆顶部和第二滑管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四滑杆底部设有第五滚轮,第五滚轮位于第一滚轮的左上方。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二螺套、第二螺杆、第三螺套和第三螺杆,第四滑杆左侧开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二滑管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螺套,第二螺套内配合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第二卡槽配合,第二滑杆右侧开有多个第三卡槽,第一滑管右侧上部设有第三螺套,第三螺套内配合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与第三卡槽配合。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二弧形滑套、拨动卡杆、第六弹簧和第五弧形滑杆,固定板前侧左下方设有第二弧形滑套,第二弧形滑套右侧开有通孔,通孔内转动式设有拨动卡杆,拨动卡杆中部与第二弧形滑套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第二弧形滑套内滑动式设有第五弧形滑杆,第五弧形滑杆顶端与把手底部连接,第五弧形滑杆上部开有第四卡槽,第四卡槽与拨动卡杆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第二滚轮的作用,能将薄钢板进行折弯,伸缩装置则能对薄钢板的折弯程度进行限位,避免薄钢板折弯的角度过大影响后续的使用,无需人用双手将薄钢板折弯,省时省力,工作效率还高,通过第三弧形滑杆与第四滚轮的作用,则能推动薄钢板左侧向上移动进行折弯,如此可对薄钢板两侧同时进行折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第一支座,2、导向孔,3、导向杆,4、空心框架,5、滑轨,6、滑块,7、踏板,8、第一滑孔,9、第一弹簧,10、第一滑杆,11、挡板,12、第二弹簧,13、槽孔,14、定向轮,15、拉绳,16、第二滑孔,17、滑动卡块,18、第三弹簧,19、第一卡槽,20、支撑板,21、第一滚轮,22、固定板,221、限位板,23、第二支座,24、摆动杆,25、把手,26、弧形杆,261、第二滚轮,27、伸缩装置,271、第一滑管,272、第四弹簧,273、第二滑杆,274、第三滚轮,28、凹槽块,29、第一弧形滑套,30、第三弧形滑杆,31、第四滚轮,32、卡孔,33、第一螺套,34、第一螺杆,35、第二滑管,36、第五弹簧,37、第四滑杆,38、第五滚轮,39、第二卡槽,40、第二螺套,41、第二螺杆,42、第三卡槽,43、第三螺套,44、第三螺杆,45、第二弧形滑套,46、通孔,47、拨动卡杆,48、第六弹簧,49、第五弧形滑杆,50、第四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薄钢板折弯器,如图1-2所示,包括有第一支座1、导向杆3、空心框架4、滑轨5、滑块6、踏板7、第一弹簧9、第一滑杆10、挡板11、第二弹簧12、定向轮14、拉绳15、滑动卡块17、第三弹簧18、支撑板20、第一滚轮21、固定板22、限位板221、第二支座23、摆动杆24、把手25、弧形杆26、第二滚轮261和伸缩装置27,第一支座1中间开有导向孔2,导向孔2内滑动式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底部设有空心框架4,导向杆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空心框架4连接,空心框架4顶部与第一支座1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空心框架4内左右两壁均设有滑轨5,左右两方的滑轨5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左右两方的滑块6之间连接有踏板7,踏板7顶部设有第一滑杆10,导向杆3下部中间开有第一滑孔8,第一滑杆10与第一滑孔8滑动配合,导向杆3中部开有槽孔13,槽孔13与第一滑孔8内连通,第一滑杆10上端位于槽孔13内,第一滑杆10顶部设有挡板11,挡板11底部和槽孔1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挡板11顶部设有两根拉绳15,槽孔13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向轮14,导向杆3中部左右两侧开有第二滑孔16,第二滑孔16与槽孔13内连通,导向孔2上部左右两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和第二滑孔1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17,左右两个滑动卡块17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左右两根拉绳15分别绕过左右两方的定向轮14与左右两方的滑动卡块17连接,导向杆3顶部设有支撑板20,导向杆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撑板20连接,支撑板20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21,第一支座1顶部后侧设有固定板22,第一支座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22连接,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伸缩装置27,第一滚轮21上方设有限位板221,限位板221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限位板22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22连接,固定板22前侧中部设有第二支座23,第二支座23上转动式设有摆动杆24,摆动杆24底部连接有把手25,摆动杆24顶部设有弧形杆26,弧形杆26尾端设有第二滚轮261。
实施例2
一种薄钢板折弯器,如图1-2所示,包括有第一支座1、导向杆3、空心框架4、滑轨5、滑块6、踏板7、第一弹簧9、第一滑杆10、挡板11、第二弹簧12、定向轮14、拉绳15、滑动卡块17、第三弹簧18、支撑板20、第一滚轮21、固定板22、限位板221、第二支座23、摆动杆24、把手25、弧形杆26、第二滚轮261和伸缩装置27,第一支座1中间开有导向孔2,导向孔2内滑动式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底部设有空心框架4,空心框架4顶部与第一支座1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空心框架4内左右两壁均设有滑轨5,左右两方的滑轨5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左右两方的滑块6之间连接有踏板7,踏板7顶部设有第一滑杆10,导向杆3下部中间开有第一滑孔8,第一滑杆10与第一滑孔8滑动配合,导向杆3中部开有槽孔13,槽孔13与第一滑孔8内连通,第一滑杆10上端位于槽孔13内,第一滑杆10顶部设有挡板11,挡板11底部和槽孔1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挡板11顶部设有两根拉绳15,槽孔13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向轮14,导向杆3中部左右两侧开有第二滑孔16,第二滑孔16与槽孔13内连通,导向孔2上部左右两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和第二滑孔1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17,左右两个滑动卡块17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左右两根拉绳15分别绕过左右两方的定向轮14与左右两方的滑动卡块17连接,导向杆3顶部设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21,第一支座1顶部后侧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伸缩装置27,第一滚轮21上方设有限位板221,限位板221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固定板22前侧中部设有第二支座23,第二支座23上转动式设有摆动杆24,摆动杆24底部连接有把手25,摆动杆24顶部设有弧形杆26,弧形杆26尾端设有第二滚轮261。
伸缩装置27包括有第一滑管271、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和第三滚轮274,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第一滑管271,固定板2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滑管271连接,第一滑管27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273,第二滑杆273和第一滑管271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和第一滑管271均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四弹簧272连接,第二滑杆273顶部设有第三滚轮274,第三滚轮274位于第一滚轮21右侧。
实施例3
一种薄钢板折弯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第一支座1、导向杆3、空心框架4、滑轨5、滑块6、踏板7、第一弹簧9、第一滑杆10、挡板11、第二弹簧12、定向轮14、拉绳15、滑动卡块17、第三弹簧18、支撑板20、第一滚轮21、固定板22、限位板221、第二支座23、摆动杆24、把手25、弧形杆26、第二滚轮261和伸缩装置27,第一支座1中间开有导向孔2,导向孔2内滑动式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底部设有空心框架4,空心框架4顶部与第一支座1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空心框架4内左右两壁均设有滑轨5,左右两方的滑轨5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左右两方的滑块6之间连接有踏板7,踏板7顶部设有第一滑杆10,导向杆3下部中间开有第一滑孔8,第一滑杆10与第一滑孔8滑动配合,导向杆3中部开有槽孔13,槽孔13与第一滑孔8内连通,第一滑杆10上端位于槽孔13内,第一滑杆10顶部设有挡板11,挡板11底部和槽孔1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挡板11顶部设有两根拉绳15,槽孔13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向轮14,导向杆3中部左右两侧开有第二滑孔16,第二滑孔16与槽孔13内连通,导向孔2上部左右两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和第二滑孔1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17,左右两个滑动卡块17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左右两根拉绳15分别绕过左右两方的定向轮14与左右两方的滑动卡块17连接,导向杆3顶部设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21,第一支座1顶部后侧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伸缩装置27,第一滚轮21上方设有限位板221,限位板221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固定板22前侧中部设有第二支座23,第二支座23上转动式设有摆动杆24,摆动杆24底部连接有把手25,摆动杆24顶部设有弧形杆26,弧形杆26尾端设有第二滚轮261。
伸缩装置27包括有第一滑管271、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和第三滚轮274,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第一滑管271,第一滑管27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273,第二滑杆273和第一滑管271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顶部设有第三滚轮274,第三滚轮274位于第一滚轮21右侧。
还包括有凹槽块28、第一弧形滑套29、第三弧形滑杆30、第四滚轮31、第一螺套33、第一螺杆34、第二滑管35、第五弹簧36、第四滑杆37和第五滚轮38,弧形杆26左端设有凹槽块28,弧形杆26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凹槽块28连接,固定板22前侧左上壁设有第一弧形滑套29,固定板2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弧形滑套29连接,第一弧形滑套29内滑动式设有第三弧形滑杆30,第三弧形滑杆30右端位于凹槽块28内,第三弧形滑杆30底端设有第四滚轮31,第四滚轮31位于第一滚轮21左侧,第三弧形滑杆30右侧开有卡孔32,凹槽块28底部设有第一螺套33,第一螺套33内配合有第一螺杆34,第一螺杆34与卡孔32配合,第一弧形滑套29右侧设有第二滑管35,第二滑管35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第二滑管3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22连接,第二滑管35内滑动式设有第四滑杆37,第四滑杆37顶部和第二滑管35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36,第四滑杆37底部设有第五滚轮38,第五滚轮38位于第一滚轮21的左上方。
实施例4
一种薄钢板折弯器,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支座1、导向杆3、空心框架4、滑轨5、滑块6、踏板7、第一弹簧9、第一滑杆10、挡板11、第二弹簧12、定向轮14、拉绳15、滑动卡块17、第三弹簧18、支撑板20、第一滚轮21、固定板22、限位板221、第二支座23、摆动杆24、把手25、弧形杆26、第二滚轮261和伸缩装置27,第一支座1中间开有导向孔2,导向孔2内滑动式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底部设有空心框架4,空心框架4顶部与第一支座1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空心框架4内左右两壁均设有滑轨5,左右两方的滑轨5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左右两方的滑块6之间连接有踏板7,踏板7顶部设有第一滑杆10,导向杆3下部中间开有第一滑孔8,第一滑杆10与第一滑孔8滑动配合,导向杆3中部开有槽孔13,槽孔13与第一滑孔8内连通,第一滑杆10上端位于槽孔13内,第一滑杆10顶部设有挡板11,挡板11底部和槽孔1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挡板11顶部设有两根拉绳15,槽孔13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向轮14,导向杆3中部左右两侧开有第二滑孔16,第二滑孔16与槽孔13内连通,导向孔2上部左右两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和第二滑孔1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17,左右两个滑动卡块17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左右两根拉绳15分别绕过左右两方的定向轮14与左右两方的滑动卡块17连接,导向杆3顶部设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21,第一支座1顶部后侧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伸缩装置27,第一滚轮21上方设有限位板221,限位板221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固定板22前侧中部设有第二支座23,第二支座23上转动式设有摆动杆24,摆动杆24底部连接有把手25,摆动杆24顶部设有弧形杆26,弧形杆26尾端设有第二滚轮261。
伸缩装置27包括有第一滑管271、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和第三滚轮274,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第一滑管271,第一滑管27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273,第二滑杆273和第一滑管271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顶部设有第三滚轮274,第三滚轮274位于第一滚轮21右侧。
还包括有凹槽块28、第一弧形滑套29、第三弧形滑杆30、第四滚轮31、第一螺套33、第一螺杆34、第二滑管35、第五弹簧36、第四滑杆37和第五滚轮38,弧形杆26左端设有凹槽块28,固定板22前侧左上壁设有第一弧形滑套29,第一弧形滑套29内滑动式设有第三弧形滑杆30,第三弧形滑杆30右端位于凹槽块28内,第三弧形滑杆30底端设有第四滚轮31,第四滚轮31位于第一滚轮21左侧,第三弧形滑杆30右侧开有卡孔32,凹槽块28底部设有第一螺套33,第一螺套33内配合有第一螺杆34,第一螺杆34与卡孔32配合,第一弧形滑套29右侧设有第二滑管35,第二滑管35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第二滑管35内滑动式设有第四滑杆37,第四滑杆37顶部和第二滑管35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36,第四滑杆37底部设有第五滚轮38,第五滚轮38位于第一滚轮21的左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螺套40、第二螺杆41、第三螺套43和第三螺杆44,第四滑杆37左侧开有多个第二卡槽39,第二滑管35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螺套40,第二螺套40内配合有第二螺杆41,第二螺杆41与第二卡槽39配合,第二滑杆273右侧开有多个第三卡槽42,第一滑管271右侧上部设有第三螺套43,第三螺套43内配合有第三螺杆44,第三螺杆44与第三卡槽42配合。
实施例5
一种薄钢板折弯器,如图1-6所示,包括有第一支座1、导向杆3、空心框架4、滑轨5、滑块6、踏板7、第一弹簧9、第一滑杆10、挡板11、第二弹簧12、定向轮14、拉绳15、滑动卡块17、第三弹簧18、支撑板20、第一滚轮21、固定板22、限位板221、第二支座23、摆动杆24、把手25、弧形杆26、第二滚轮261和伸缩装置27,第一支座1中间开有导向孔2,导向孔2内滑动式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底部设有空心框架4,空心框架4顶部与第一支座1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空心框架4内左右两壁均设有滑轨5,左右两方的滑轨5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左右两方的滑块6之间连接有踏板7,踏板7顶部设有第一滑杆10,导向杆3下部中间开有第一滑孔8,第一滑杆10与第一滑孔8滑动配合,导向杆3中部开有槽孔13,槽孔13与第一滑孔8内连通,第一滑杆10上端位于槽孔13内,第一滑杆10顶部设有挡板11,挡板11底部和槽孔1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挡板11顶部设有两根拉绳15,槽孔13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向轮14,导向杆3中部左右两侧开有第二滑孔16,第二滑孔16与槽孔13内连通,导向孔2上部左右两壁上均设有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和第二滑孔1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17,左右两个滑动卡块17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左右两根拉绳15分别绕过左右两方的定向轮14与左右两方的滑动卡块17连接,导向杆3顶部设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21,第一支座1顶部后侧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伸缩装置27,第一滚轮21上方设有限位板221,限位板221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固定板22前侧中部设有第二支座23,第二支座23上转动式设有摆动杆24,摆动杆24底部连接有把手25,摆动杆24顶部设有弧形杆26,弧形杆26尾端设有第二滚轮261。
伸缩装置27包括有第一滑管271、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和第三滚轮274,固定板22前侧右下部设有第一滑管271,第一滑管27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273,第二滑杆273和第一滑管271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72,第二滑杆273顶部设有第三滚轮274,第三滚轮274位于第一滚轮21右侧。
还包括有凹槽块28、第一弧形滑套29、第三弧形滑杆30、第四滚轮31、第一螺套33、第一螺杆34、第二滑管35、第五弹簧36、第四滑杆37和第五滚轮38,弧形杆26左端设有凹槽块28,固定板22前侧左上壁设有第一弧形滑套29,第一弧形滑套29内滑动式设有第三弧形滑杆30,第三弧形滑杆30右端位于凹槽块28内,第三弧形滑杆30底端设有第四滚轮31,第四滚轮31位于第一滚轮21左侧,第三弧形滑杆30右侧开有卡孔32,凹槽块28底部设有第一螺套33,第一螺套33内配合有第一螺杆34,第一螺杆34与卡孔32配合,第一弧形滑套29右侧设有第二滑管35,第二滑管35与固定板22前侧面连接,第二滑管35内滑动式设有第四滑杆37,第四滑杆37顶部和第二滑管35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36,第四滑杆37底部设有第五滚轮38,第五滚轮38位于第一滚轮21的左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螺套40、第二螺杆41、第三螺套43和第三螺杆44,第四滑杆37左侧开有多个第二卡槽39,第二滑管35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螺套40,第二螺套40内配合有第二螺杆41,第二螺杆41与第二卡槽39配合,第二滑杆273右侧开有多个第三卡槽42,第一滑管271右侧上部设有第三螺套43,第三螺套43内配合有第三螺杆44,第三螺杆44与第三卡槽42配合。
还包括有第二弧形滑套45、拨动卡杆47、第六弹簧48和第五弧形滑杆49,固定板22前侧左下方设有第二弧形滑套45,固定板2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弧形滑套45连接,第二弧形滑套45右侧开有通孔46,通孔46内转动式设有拨动卡杆47,拨动卡杆47中部与第二弧形滑套45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48,第二弧形滑套45内滑动式设有第五弧形滑杆49,第五弧形滑杆49顶端与把手25底部连接,第五弧形滑杆49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把手25连接,第五弧形滑杆49上部开有第四卡槽50,第四卡槽50与拨动卡杆47配合。
当人们使用薄钢板加工成其他产品之前,需要对薄钢板进行折弯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向下踩动踏板7带动空心框架4向下移动,踏板7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滑杆10在槽孔13内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2被压缩,第一滑杆10向下移动带动挡板11向下移动,挡板11通过拉绳15拉动两个滑动卡块17向第二滑孔16内侧移动,第三弹簧18被压缩,滑动卡块17与第一卡槽19脱离,滑动卡块17不再卡住导向杆3,空心框架4使导向杆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9拉伸,从而使支撑板20向下移动,支撑板2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滚轮21向下移动,停止踩动空心框架4,将薄钢板放于第一滚轮21上方,再将薄钢板需要折弯的一端位于第二滚轮261下方,这时松开踏板7,第一弹簧9复位,使导向杆3向上移动,支撑板20也随之向上移动,当第一滑杆10在第二弹簧12复位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导向杆3上的滑动卡块17移动至第一卡槽19位置时,两个滑动卡块17在第三弹簧18复位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使滑动卡块17与第一卡槽19相配合,从而卡住导向杆3,支撑板20停止向上移动,使薄钢板与限位板221接触,这时人们可以向下拉动把手25,从而带动弧形杆26上的第二滚轮261向下挤压薄钢板将其折弯,薄钢板下方的伸缩装置27会限制薄钢板弯曲的幅度,限位板221能防止薄钢板左端在折弯的过程中向上移动,影响到薄钢板的折弯,当薄钢板折弯完成后,再向下踩动踏板7,使导向杆3向下移动,使支撑板20上已经被折弯的薄钢板远离限位板221,再将已经被折弯的薄钢板取出,松开踏板7即可。
当薄钢板向下挤压第三滚轮274时,第三滚轮274带动第二滑杆273在第一滑管271内向下移动,第四弹簧272被压缩,第三滚轮274则对薄钢板弯曲的幅度进行限制,当薄钢板被取出时,薄钢板不再向下挤压第三滚轮274,第二滑杆273在第四弹簧272复位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原位,进而带动第三滚轮274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
首先将薄钢板推至第一滚轮21上方,将第三弧形滑杆30穿入第一弧形滑套29,并使第三弧形滑杆30右端伸入凹槽块28内,转动第一螺杆34,使第一螺杆34插入卡孔32内,将第三弧形滑杆30固定,当拉动把手25向下移动时,弧形杆26向右下方摆动带动凹槽块28向右摆动,凹槽块28通过第一螺杆34带动第三弧形滑杆30向上摆动,第三弧形滑杆30向上摆动带动第四滚轮31向上移动,第四滚轮31向上移动与薄钢板接触将其折弯,薄钢板被折弯与第五滚轮38接触,从而使第四滑杆37向上移动,第五弹簧36被压缩,使薄钢板弯曲的幅度受到限制,当薄钢板被取走时,薄钢板不再对第五滚轮38施加向上的力,第四滑杆37在第五弹簧36复位的作用下复位,当不需要使用第三弧形滑杆30时,转动第一螺杆34,使第一螺杆34离开卡孔32,将第三弧形滑杆30从第一弧形滑套29和凹槽块28内取出即可,如此可以在薄钢板右侧进行弯曲的同时左侧也进行弯曲,使增加工作效率。
当薄钢板被折弯挤压第五滚轮38时至合适位置时,转动第二螺杆41,使第二螺杆41和相对应的第二卡槽39相配合,这样可以防止薄钢板左侧在弯曲的过程中弯曲的幅度过大,当薄钢板向下挤压第三滚轮274时至合适位置时,转动第三螺杆44,使第三螺杆44和相对应的第三卡槽42相配合,这样可以防止薄钢板右侧在弯曲的过程中弯曲的幅度过大。
当向下拉动把手25使薄钢板折弯时,把手25带动第五弧形滑杆49向下移动,使第五弧形滑杆49右侧的第四卡槽50向下移动至与拨动卡杆47相配合,第四卡槽50与拨动卡杆47配合将把手25固定。当薄钢板弯曲时间到达一定程度时,向下拉动拨动卡杆47,第六弹簧48拉伸,拨动卡杆47不再卡住第四卡槽50,使把手25向上移动,能对薄钢板折弯后进行定型,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拉动把手25,如此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