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LED台灯,属于LED台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台灯就是以LED即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台灯,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056510.X的一种LED台灯,包括底座,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指纹识别装置、电源开关、USB数据接口、音乐播放按钮及灯光调节按钮,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灯罩,灯罩的表面设有若干LED灯,灯罩顶部设有扬声器,灯罩内部还设有PCB板,PCB板上设有音乐播放模块、控制模块、USB数据传输模块及电源模块,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所述音乐播放模块连接,指纹识别装置及LED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相连,USB数据接口通过导线与USB数据传输模块相连,音乐播放按钮通过导线与所述音乐播放模块相连,灯光调节按钮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但是该现有技术往往需要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导致其自动化程度较低,由于容易忽略台灯的关闭,使其的节能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台灯,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往往需要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导致其自动化程度较低,由于容易忽略台灯的关闭,使其的节能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LED台灯,其结构包括防滑垫、底座、承接台、下活动铰链、底部灯杆、中部灯杆、人体红外线感应器、上活动铰链、顶部灯杆、LED照明灯、灯光亮度调节按钮、手动电源开关,所述防滑垫上端面与底座底面贴合,所述承接台下端嵌入连接于底座内部,所述承接台与底部灯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部灯杆通过下活动铰链与中部灯杆相连接,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下半部嵌入于中部灯杆内部,所述中部灯杆通过上活动铰链与顶部灯杆相连接,所述顶部灯杆左端面与LED照明灯右端面贴合,所述灯光亮度调节按钮嵌入于底座上表面,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包括引脚、电路元件、FET管、窗口外壳、支承环、滤光透镜、FIR热电元件、支承柱、电路板,所述FET管右端面焊接于电路元件左端面,所述窗口外壳右侧表面与中部灯杆左侧表面相贴合,所述FIR热电元件与支承环位于同一轴线,所述滤光透镜右端面与支承环左端面贴合,所述支承柱贯穿于电路板,所述引脚焊接于电路板左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电源开关嵌入于底座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柱与中部灯杆内部表面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为球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长为15cm,宽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感应人体的范围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垫由橡胶制成防滑效果较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台灯,在结构上设置了人体红外线感应器,通过FIR热电元件通过滤光透镜将红外线发出,当人体靠近,人体的红外光谱的变化对其进行干扰,使电路元件负载并将电源通过引脚传输至电路板,使其控制电源打开LED照明灯进行工作,使其无需通过手动控制,从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防止其因忽略台灯的关闭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体红外线感应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滑垫-1、底座-2、承接台-3、下活动铰链-4、底部灯杆-5、中部灯杆-6、人体红外线感应器-7、上活动铰链-8、顶部灯杆-9、LED照明灯-10、灯光亮度调节按钮-11、手动电源开关-12、引脚-701、电路元件-702、FET管-703、窗口外壳-704、支承环-705、滤光透镜-706、FIR热电元件-707、支承柱-708、电路板-7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台灯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防滑垫1、底座2、承接台3、下活动铰链4、底部灯杆5、中部灯杆6、人体红外线感应器7、上活动铰链8、顶部灯杆9、LED照明灯10、灯光亮度调节按钮11、手动电源开关12,所述防滑垫1上端面与底座2底面贴合,所述承接台3下端嵌入连接于底座2内部,所述承接台3与底部灯杆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部灯杆5通过下活动铰链4与中部灯杆6相连接,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7下半部嵌入于中部灯杆6内部,所述中部灯杆6通过上活动铰链8与顶部灯杆9相连接,所述顶部灯杆9左端面与LED照明灯10右端面贴合,所述灯光亮度调节按钮11嵌入于底座2上表面,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7包括引脚701、电路元件702、FET管703、窗口外壳704、支承环705、滤光透镜706、FIR热电元件707、支承柱708、电路板709,所述FET管703右端面焊接于电路元件702左端面,所述窗口外壳704右侧表面与中部灯杆6左侧表面相贴合,所述FIR热电元件707与支承环705位于同一轴线,所述滤光透镜706右端面与支承环705左端面贴合,所述支承柱708贯穿于电路板709,所述引脚701焊接于电路板709左侧面,所述手动电源开关12嵌入于底座2上表面,所述支承柱708与中部灯杆6内部表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7为球体结构,所述底座2长为15cm,宽为10cm,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器7感应人体的范围为120度,所述防滑垫1由橡胶制成防滑效果较好。
本专利所说的防滑垫1顾名思义,是指防止滑动的垫子,所述滤光透镜706又名螺纹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
在进行使用时底座2放于合适的桌面上,通入电源,当需要使用时可通过手动电源开关12对LED照明灯10进行控制,使其通电打开进行照明,也可直接通过FIR热电元件707通过滤光透镜706将红外线发出,当人体靠近,人体的红外光谱的变化对其进行干扰,使电路元件702负载并将电源通过引脚701传输至电路板709,使其控制电源打开LED照明灯10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往往需要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导致其自动化程度较低,由于容易忽略台灯的关闭,使其的节能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其无需通过手动控制,从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防止其因忽略台灯的关闭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节能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