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现阶段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方面,可以为学生生动的展示英语教学短片及图片,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中投影仪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现有投影仪在使用时都是由教师放在教室后排的桌面上,如果投影仪高度不够则需要使用书本等垫在投影仪的下方以增加高度,这样调节十分麻烦,而且费时费力,并且投影仪的投射角度也方便调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调节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座上竖直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管状结构的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远离所述调节手柄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竖直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有角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均贯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螺杆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角度调节板上,所述角度调节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板,所述护板的两端均贯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护板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的顶部边缘一周上固定设有环形卡块,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底端内侧设有与所述环形卡块相匹配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块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上胶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有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板的顶面上胶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杆为空心杆,且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空心直径大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手柄调整投影仪的高度,并通过角度调节板可大角度的调节投影仪的投射角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固定座2、固定螺杆3、调节手柄4、环形卡块41、高度调节杆5、环形卡槽51、固定板6、角度调节板7、调节螺杆8、弹簧9、调节螺母10、护板11、固定螺栓12、伸缩杆13、防滑垫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英语教学中投影仪手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与底板1为一体结构,固定座2上竖直设有固定螺杆3,固定螺杆3上螺纹连接有管状结构的调节手柄4,调节手柄4上胶接有防滑套,防滑套上设有防滑凸起,调节手柄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杆5,高度调节杆5为空心杆,且高度调节杆5的空心直径大于调节螺杆8的外径,调节手柄4的顶部边缘一周上固定设有环形卡块41,高度调节杆5的底端内侧设有与环形卡块41相匹配的环形卡槽51,环形卡块41卡接在环形卡槽51内,在环形卡块41与环形卡槽51的相互卡接实现了高度调节杆5转动连接在旋转调节手柄4上,通过旋转调节手柄4可调节高度调节杆5在固定螺杆3上移动,从而实现高度调节杆5的升降,进而实现了投影仪的高低调节。
高度调节杆5远离调节手柄4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板6,底板1的两侧均竖直固定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上,固定板6的上方设有角度调节板7,角度调节板7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均贯穿设置在固定板6上,调节螺杆8上并位于固定板6的下方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0,调节螺杆8上套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6和角度调节板7上,伸缩杆13用于限定固定板6,使固定板6不跟随调节手柄4一起转动,通过旋拧调节螺母10来调节角度调节板7与固定板6四角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了角度调节板7对投影仪的投射角度的调节,弹簧9用于角度调节板7与固定板6之间的支撑连接作用。
角度调节板7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板11,护板11的两端均贯穿设有固定螺栓12,固定螺栓12螺纹连接在护板11上,角度调节板7的顶面上胶接有防滑垫14,护板11上可方式不同规格的投影仪,并通过固定螺栓12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