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小户型卫生间智能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小型的卫生间来说,无法设计出单独的淋浴房,因此,用户在洗澡时,水很容易溅到门与地砖之间的缝隙内,并流到卫生间外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小户型卫生间智能密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水流出卫生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家居小户型卫生间智能密封系统,包括门和安装于门内的智能密封装置;其中,所述门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智能密封装置安装于容纳腔内,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红外感应器、密封块和驱动机构;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供密封块伸出的开口,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块伸出开口;所述红外感应器嵌设于容纳腔的底侧;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定时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入端与红外感应器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红外感应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定时或复位,并在定时结束后输出相应的定时信号;所述定时电路、红外感应器、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时电路包括第一NPN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以及555芯片;其中,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集电极电连接VCC电压;555芯片的4脚、8脚电连接于VCC电压,1脚接地,5脚通过第二电容接地,2脚、6脚通过第一电容电连接于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通过第一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电动推杆。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电动推杆内的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源模块为锂电池,并安装于电池槽内。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所述电动推杆的杆体上安装有可触发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的检测杆;所述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与单片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洗澡时,可控制密封块下压至地砖上,对水形成阻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家居小户型卫生间智能密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定时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地砖;2、门;21、容纳腔;22、电池槽;31、电源模块;32、控制模块;321、定时电路;322、单片机;323、电机驱动模块;33、驱动机构;34、红外感应器;41、第一感应器;42、第二感应器;5、检测杆;6、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小户型卫生间智能密封系统,包括门2和安装于门2内的智能密封装置;其中,门2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21,智能密封装置安装于容纳腔21内,包括电源模块31、控制模块32、红外感应器34、密封块6和驱动机构33。
容纳腔21的一侧设置有电池槽22,电源模块31为锂电池,并安装于电池槽22内;控制模块32安装于电池槽22的背面。
容纳腔21的底部设置有供密封块6伸出的开口,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密封块6伸出开口;驱动机构33采用电动推杆。红外感应器34嵌设于容纳腔21的底侧。
控制模块32包括定时电路321和控制电路,定时电路321的输入端与红外感应器34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红外感应器34的输出信号进行定时或复位,并在定时结束后输出相应的定时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322和电机驱动模块323,电机驱动模块323与电动推杆内的电机电连接。
容纳腔21的侧壁上设置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感应器41、第二感应器42,电动推杆的杆体上安装有可触发第一感应器41、第二感应器42的检测杆5;第一感应器41、第二感应器42与单片机322电连接。
参照图3,定时电路321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以及555芯片;其中,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于红外感应器34的输出端,集电极电连接VCC电压;555芯片的4脚、8脚电连接于VCC电压,1脚接地,5脚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2脚、6脚通过第一电容C1电连接于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因此,当门2关上时,红外感应器34与地砖1的距离过近,输出高电平信号Vs,使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VCC电压对第一电容C1充电,形成的充电电流在第一电阻R1上形成较高的电位,使得555芯片的2脚不被触发;当充电结束后,555芯片的2脚被拉低而被触发,从3脚输出高电平的定时信号Vd。
因此,当单片机322接收到高电平的定时信号Vd后,控制驱动机构33动作,立即控制驱动机构33工作,将密封块6推出容纳腔21,直到第二感应器42被触发,使得密封块6与地砖1紧密接触,形成密封;洗完澡后,用户打开门2,单片机322控制驱动机构33复位,将密封块6拉回容纳腔21,直到第一感应器41被触发。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