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思政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思政用教学演讲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专院校内都开设有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其知识点广泛,而这些内容通常需要教学中通过演讲板来说明,这样便于理解,思政是我国现阶段教学的主要门课之一,思政教育可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三观,但现有的思政教育在教学用具上还有比较大的缺口,演讲板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思政教学工作,但现有的思政教学演讲板在书写满后,要及时的清理,这无疑会降低思政教学效率,进行小结或标记重点内容时又得重新书写前面擦去的部分重点内容,费时又费力,并且在运输过程当中占用空间较大,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思政用教学演讲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思政用教学演讲板,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内嵌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卡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腔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腔底端卡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卡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与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顶座的顶端卡接有与卡孔相匹配的卡球,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中心位置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侧中心位置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卡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前端中心位置卡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前端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矩形板的中心位置凹槽内插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前端中心位置卡接有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通过第一螺栓旋进螺孔内将支撑柱锁紧,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卡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卡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四角均卡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板呈“凹”字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卡孔间隙排列在第三连接板的顶端表面,且卡孔之间的间距为10cm。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和高度与第三连接板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思政用教学演讲板,1、通过使用者用手向两侧拉动第二连接板,使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一连接板和底板向两侧移动,底板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向外侧移动,第一连接板带动内部的底座向两侧移动,同时底座带动弹簧和顶座向两侧移动,顶座带动卡球向两侧移动的同时与第三连接板的内腔顶端接触,第三连接板的内腔顶端给卡球反向的推力,卡球带动顶座向内侧挤压弹簧,当第一连接板移动出合适的使用面积后弹簧推动卡球卡进相对应的卡孔内,解决了在思政教学演讲板在书写满后要及时的清理,降低思政教学效率,进行小结或标记重点内容时又得重新书写前面擦去的部分重点内容,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该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去调节第一连接板的使用面积;
2、通过逆时针旋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在底板内旋出,使底板脱离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表面,逆时针旋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在第三连接板内旋出,向外侧拉动第二矩形板,使第二矩形板、支撑柱和第一矩形板脱离第三连接板的前侧表面,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组装和拆卸,在运输过程当中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卡球,7、卡孔,8、第三连接板,9、第一螺栓,10、支撑柱,11、第二螺栓,12、第一矩形板,13、第一滑槽,14、第一滑块,15、顶座,16、连接块,17、底板,18、第二矩形板,19、弹簧,20、底座,21、第二滑槽,22、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思政用教学演讲板,包括第三连接板8,通过当使用者在第三连接板8上书写满内容时,使用者用手向两侧拉动第二连接板5,使第二连接板5带动第一连接板4向两侧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连接板4通过第二螺栓11带动底板17向两侧移动,底板17通过连接块16带动第一滑块14在第一矩形板12上的第一滑槽13内向外侧移动,第一连接板4带动内部的底座20向两侧移动,同时底座20带动弹簧19以及弹簧19顶端的顶座15向两侧移动,顶座15带动卡球6向两侧移动的同时与第三连接板8的内腔顶端接触,第三连接板8的内腔顶端给卡球6反向的推力,卡球6带动顶座15向内侧挤压弹簧19,弹簧19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1N/CM,弹簧19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弹簧19受力形变给卡球6反向的推力,当第一连接板4移动出合适的使用面积后弹簧19推动卡球6卡进相对应的卡孔7内,解决了在思政教学演讲板在书写满后要及时的清理,降低思政教学效率,进行小结或标记重点内容时又得重新书写前面擦去的部分重点内容,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该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去调节第一连接板4的使用面积,第三连接板8的顶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卡孔7,卡孔7间隙排列在第三连接板8的顶端表面,且卡孔7之间的间距为10cm,第三连接板8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内嵌有第一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4的外侧卡接有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的长度和高度与第三连接板8相同,第一连接板4的内腔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1,第一连接板4的内腔底端卡接有底座20,底座20的顶端卡接有弹簧19的一端,弹簧19的另一端卡接有顶座15,顶座1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与第二滑槽21相匹配的第二滑块22,顶座15的顶端卡接有与卡孔7相匹配的卡球6,第一连接板4的前侧中心位置通过第二螺栓11螺纹连接有底板17,通过逆时针旋转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在底板17内旋出,使底板17脱离第一连接板4的前侧表面,逆时针旋转第一螺栓9,第一螺栓9在第三连接板8内旋出,向外侧拉动第二矩形板18,使第二矩形板18、支撑柱10和第一矩形板12脱离第三连接板8的前侧表面,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组装和拆卸,在运输过程当中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底板17的前侧中心位置卡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前端卡接有第一滑块14,第三连接板8的前端中心位置卡接有第一矩形板12,第一矩形板12呈“凹”字形,方便第一滑块14在其内部滑动,第一矩形板12的前端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4相匹配的第一滑槽13,第一矩形板12的中心位置凹槽内插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矩形板12的前端中心位置卡接有第二矩形板18,第一矩形板12通过第一螺栓9旋进螺孔内将支撑柱10锁紧,支撑柱10的底端卡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的底端卡接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四角均卡接有支撑腿1。
通过当使用者在第三连接板8上书写满内容时,使用者用手向两侧拉动第二连接板5,使第二连接板5带动第一连接板4向两侧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连接板4通过第二螺栓11带动底板17向两侧移动,底板17通过连接块16带动第一滑块14在第一矩形板12上的第一滑槽13内向外侧移动,第一连接板4带动内部的底座20向两侧移动,同时底座20带动弹簧19以及弹簧19顶端的顶座15向两侧移动,顶座15带动卡球6向两侧移动的同时与第三连接板8的内腔顶端接触,第三连接板8的内腔顶端给卡球6反向的推力,卡球6带动顶座15向内侧挤压弹簧19,弹簧19受力形变给卡球6反向的推力,当第一连接板4移动出合适的使用面积后弹簧19推动卡球6卡进相对应的卡孔7内,解决了在思政教学演讲板在书写满后要及时的清理,降低思政教学效率,进行小结或标记重点内容时又得重新书写前面擦去的部分重点内容,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该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去调节第一连接板4的使用面积,通过逆时针旋转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在底板17内旋出,使底板17脱离第一连接板4的前侧表面,逆时针旋转第一螺栓9,第一螺栓9在第三连接板8内旋出,向外侧拉动第二矩形板18,使第二矩形板18、支撑柱10和第一矩形板12脱离第三连接板8的前侧表面,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组装和拆卸,在运输过程当中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简单,操作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