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废车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
背景技术
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是一种用于将报废车轮胎进行搅碎的装置,方便人们回收废料,具有较好的搅碎能力,属于报废车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装置,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现有的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当前的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搅碎装置不能够改变电机的转速,不方便人们针对搅碎物料的量调节搅轴的转速,使用不够方便,其次轮胎放置在装置内容易出现滑动的现象,搅片的抓取能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抓齿,首先通过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改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行频率,从而改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能够起到控速的效果,能够方便人们结合工作情况进行调节速度,使用非常方便,其次抓齿呈尖锐状,与轮胎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提高抓取能力,避免了轮胎在装置内打滑,避免影响工作效率,本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壳体的一侧位置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与壳体之间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壳体的一侧位于第一电机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频器,且第一变频器与第一电机之间设有第一导线,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位于第二电机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变频器,且第二变频器与第二电机之间设有第二导线,所述壳体的内部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搅片,且壳体的内部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搅片,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搅轴,且第二搅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动搅片,所述第二活动搅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抓齿;
第一搅轴,所述第一搅轴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搅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搅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搅轴与第二搅轴并列放置,且第一搅轴与第二搅轴的两端均设有端轴,端轴贯穿壳体,且端轴与壳体之间设有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搅轴的一端端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搅轴的一端端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搅片与第二固定搅片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二活动搅片与第一固定搅片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活动搅片与第二活动搅片错开切合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动方向朝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中线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与壳体之间同样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活动搅片的一端同样设有抓齿。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时,首先第一变频器与第二变频器的型号都为VFD9000,首先将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分别接通外部电源,接通电源后第一变频器通过第一导线将电流输送带第一电机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搅轴转动,第二变频器通过第二导线将电流输送到第二电机内,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搅轴转动,人们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输送频率从而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可以方便人们根据工作情况调节第一搅轴与第二搅轴的转速,达到控速的目的,使用更加方便,在第一搅轴与第二搅轴转动时,人们将轮胎放置到壳体内,通过第一搅轴与第二搅轴的相对转动,将轮胎进行挤压,然后通过错开的第一活动搅片与第二活动搅片挤压,将轮胎撕碎,并且壳体的底部为桶空式,搅碎后的碎片直接通过壳体底部掉落在地面,第一固定搅片与第二固定搅片能够避免轮胎从第一搅轴和第二搅轴与壳体之间的空隙掉落,通过第一活动搅片与第二活动搅片上设置的抓齿,因抓齿呈尖锐状,与轮胎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提高抓取能力,避免了轮胎在装置内打滑,避免影响工作效率,较为实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设有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抓齿,首先通过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改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行频率,从而改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能够起到控速的效果,能够方便人们结合工作情况进行调节速度,使用非常方便,其次抓齿呈尖锐状,与轮胎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提高抓取能力,避免了轮胎在装置内打滑,避免影响工作效率,本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搅轴与第二搅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2、支腿;3、第一电机;4、固定支架;5、第一变频器;6、第一导线;7、第二电机;8、第二变频器;9、第二导线;10、第一固定搅片;11、第二固定搅片;12、第一搅轴;13、第二搅轴;14、第一活动搅片;15、第二活动搅片;16、抓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废车处理用轮胎搅碎装置,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腿2,所述壳体1的一侧位置设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与壳体1之间设有固定支架4,所述壳体1的一侧位于第一电机3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频器5,且第一变频器5与第一电机3之间设有第一导线6,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位于第二电机7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变频器8,且第二变频器8与第二电机7之间设有第二导线9,所述壳体1的内部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搅片10,且壳体1的内部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搅片11,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搅轴13,且第二搅轴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动搅片15,所述第二活动搅片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抓齿16;
第一搅轴12,所述第一搅轴12位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搅轴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搅片14。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搅轴12与第二搅轴13并列放置,且第一搅轴12与第二搅轴13的两端均设有端轴,端轴贯穿壳体1,且端轴与壳体1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搅轴12的一端端轴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搅轴13的一端端轴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搅片14与第二固定搅片11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二活动搅片15与第一固定搅片10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活动搅片14与第二活动搅片15错开切合放置;所述第一变频器5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变频器8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3与第二电机7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动方向朝第一电机3与第二电机7的中线转动;所述第二电机7与壳体1之间同样设有固定支架4,所述第一活动搅片14的一端同样设有抓齿16。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时,首先第一变频器5与第二变频器8的型号都为VFD9000,首先将第一变频器5和第二变频器8分别接通外部电源,接通电源后第一变频器5通过第一导线6将电流输送带第一电机3内,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搅轴12转动,第二变频器8通过第二导线9将电流输送到第二电机7内,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第二搅轴13转动,人们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变频器5和第二变频器8的输送频率从而控制第一电机3与第二电机7的转速,可以方便人们根据工作情况调节第一搅轴12与第二搅轴13的转速,达到控速的目的,使用更加方便,在第一搅轴12与第二搅轴13转动时,人们将轮胎放置到壳体1内,通过第一搅轴12与第二搅轴13的相对转动,将轮胎进行挤压,然后通过错开的第一活动搅片14与第二活动搅片15挤压,将轮胎撕碎,并且壳体1的底部为桶空式,搅碎后的碎片直接通过壳体1底部掉落在地面,第一固定搅片10与第二固定搅片11能够避免轮胎从第一搅轴12和第二搅轴13与壳体1之间的空隙掉落,通过第一活动搅片14与第二活动搅片15上设置的抓齿16,因抓齿16呈尖锐状,与轮胎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提高抓取能力,避免了轮胎在装置内打滑,避免影响工作效率,较为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