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垃圾桶的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小区的楼层也越来越高,导致很多小区高层用户在倒垃圾时,必须下到一层并将垃圾携带到垃圾投放点,在上下电梯或等待电梯时十分不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垃圾桶的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垃圾桶的电梯,包括电梯厢体和垃圾车,所述电梯厢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梯厢门,所述电梯厢体内部在非电梯厢门的对应两侧分别贯穿嵌入式安装有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在电梯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侧投放口,所述侧投放口的口部上活动安装有防臭挡板,所述侧投放口下部在垃圾桶内部固定设置有斜形滑道,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在电梯外部的一侧下部开设有垃圾出口,所述垃圾出口的上部桶壁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挡门,所述活动挡门的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垃圾车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设置在配重块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垃圾车设置在电梯最底层下方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垃圾桶的高度为1-1.2m,所述第二垃圾桶的高度为0.6-0.8m。
优选的,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在电梯内侧的顶部安装有搁物台,所述电梯厢体内部侧壁上在搁物台的上侧安装有梳妆镜。
优选的,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的垃圾出口的下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活动挡门位置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内置垃圾桶的电梯,通过在电梯内设置垃圾桶,使高层电梯用户不需要因倒垃圾而上下电梯了,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力,且电梯内部设置的梳妆镜和搁物台可以使电梯用户在出门时观察自己的着装及打扮,及时调整出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垃圾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厢体、2电梯厢门、3第一垃圾桶、31侧投放口、32防臭挡板、33斜形滑道、34活动挡门、35配重块、36垃圾出口、37限位块、4第二垃圾桶、5梳妆镜、6搁物台、7垃圾车、71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内置垃圾桶的电梯,包括电梯厢体1和垃圾车7,所述电梯厢体1的一侧安装有电梯厢门2,所述电梯厢体1内部在非电梯厢门2的对应两侧分别贯穿嵌入式安装有第一垃圾桶3和第二垃圾桶4,所述第一垃圾桶3和第二垃圾桶4在电梯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侧投放口31,所述侧投放口31的口部上活动安装有防臭挡板32,所述侧投放口31下部在垃圾桶内部固定设置有斜形滑道33,所述第一垃圾桶3和第二垃圾桶4在电梯外部的一侧下部开设有垃圾出口36,所述垃圾出口36的上部桶壁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挡门34,所述活动挡门34的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35,所述垃圾车7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杆71,所述顶杆71设置在配重块35的正下方,所述垃圾车7设置在电梯最底层下方一侧,所述第一垃圾桶3的高度为1-1.2m,所述第二垃圾桶4的高度为0.6-0.8m,所述第一垃圾桶3和第二垃圾桶4在电梯内侧的顶部安装有搁物台6,所述电梯厢体1内部侧壁上在搁物台6的上侧安装有梳妆镜5,所述第一垃圾桶3和第二垃圾桶4的垃圾出口36的下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活动挡门34位置的限位块37。
工作原理:本内置垃圾桶的电梯,在使用时,电梯用户可以直接将垃圾放入电梯内的垃圾桶中,待其他用户使用电梯到最底层时,通过顶杆71作用,将垃圾桶上的活动挡门34打开,并释放出垃圾到垃圾车7里,十分方便,节省时间及人力,电梯上升时,在配重块35的作用下,活动挡门34自动闭合,可以盛放垃圾,依次循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