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辅助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方便的二极管引脚的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中,二极管需要插装在PCB板的正面。由于生产工艺以及PCB板厚度不同,二极管需要在插装之前按照相应的规格对引脚长度进行剪切。而且由于PCB板要与电器盒进行装配,所以剪切后引脚长度精度要求达到D±0.3mm。而目前,在手工剪切二极管引脚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对待剪切引脚按照要求长度同一定位测量的装置,倒置剪切后的引脚长度精度较差,且无法保证长度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剪切后的引脚长度精度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上料方便的二极管引脚的剪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料方便的二极管引脚的剪切装置,包括支架和限位抚直装置;支架包括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左支撑部左右移动设置在右支撑部的左侧;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的上端面中部分别成型有左右贯穿设置的支撑槽;限位抚直装置包括一对限位抚直单元;一对限位抚直单元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一对支撑槽内;限位抚直单元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摆动支撑杆;左侧的一对摆动支撑杆的左端分别铰接在左侧的支撑槽的前后侧壁的左上角;左侧的一对摆动支撑杆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支撑板;升降支撑板沿着摆动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行设置;左侧的一对升降支撑板靠近的端面之间升降设置有抚直板;左侧的抚直板和摆动支撑杆相互垂直设置;抚直板远离升降支撑板的端面上成型有左右贯穿设置的U字型的抚直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支撑槽的底面靠近的一端分别成型有预限位板;预限位板的上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左右贯穿的半圆柱槽状的预限位槽;预限位槽的底部与支撑槽的底面相切设置;一对抚直板靠近的端面下端成型与相应侧的预限位板配合的矩形的避让槽;当预限位板位于抚直板的避让槽内时,预限位槽与抚直槽的上端的半圆柱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支撑部的下端面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的下滑行槽;下滑行槽的前后侧壁上成型有左右贯穿的水平的矩形的下导向槽;左支撑部呈L型;左支撑部的水平部左右滑行设置在下滑行槽内并且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下导向槽配合的长方体状的下导向块;左支撑部的下端面上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侧的摆动支撑杆上成型有上下贯穿的矩形的移动导向槽;移动导向槽与长度方向垂直的一对侧壁之间枢接有移动导向螺纹杆;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移动导向槽配合的移动导向块;移动导向块螺接在移动导向螺纹杆上;移动导向槽的侧壁上固定有移动导向电机;移动导向电机的输出轴与移动导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侧的一对升降支撑板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矩形的支撑导向条;左侧的一对支撑导向条靠近的一端成型有升降驱动齿条;左侧的抚直板的前后两端分别成型有矩形的上下贯穿的升降导向槽;支撑导向条升降设置在相应侧的升降导向槽内;一对升降导向槽靠近的侧壁上端成型有矩形的驱动槽;左侧的抚直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升降驱动齿轮;升降驱动齿轮位于驱动槽内并且与相应侧的升降驱动齿条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二极管上料方便,引脚剪切长度精度高并且长度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B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的抚直板23的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架;100、支撑槽;11、左支撑部;111、滚轮;12、右支撑部;120、下滑行槽;121、下导向槽;13、预限位板;130、预限位槽;20、限位抚直装置;21、摆动支撑杆;210、移动导向槽;22、升降支撑板;221、支撑导向条;222、升降驱动齿条;223、移动导向块;23、抚直板;230、抚直槽;231、避让槽;232、升降导向槽;233、驱动槽;24、升降驱动电机;241、升降驱动齿轮;25、移动导向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上料方便的二极管引脚的剪切装置,包括支架10和限位抚直装置20;支架10包括左支撑部11和右支撑部12;左支撑部11左右移动设置在右支撑部12的左侧;左支撑部11和右支撑部12的上端面中部分别成型有左右贯穿设置的支撑槽100;限位抚直装置20包括一对限位抚直单元;一对限位抚直单元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一对支撑槽100内;限位抚直单元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摆动支撑杆21;左侧的一对摆动支撑杆21的左端分别铰接在左侧的支撑槽100的前后侧壁的左上角;左侧的一对摆动支撑杆21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支撑板22;升降支撑板22沿着摆动支撑杆21的长度方向滑行设置;左侧的一对升降支撑板22靠近的端面之间升降设置有抚直板23;左侧的抚直板23和摆动支撑杆21相互垂直设置;抚直板23远离升降支撑板22的端面上成型有左右贯穿设置的U字型的抚直槽230。
如图2~图4所示,一对支撑槽100的底面靠近的一端分别成型有预限位板13;预限位板13的上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左右贯穿的半圆柱槽状的预限位槽130;预限位槽130的底部与支撑槽100的底面相切设置;一对抚直板23靠近的端面下端成型与相应侧的预限位板13配合的矩形的避让槽231;当预限位板13位于抚直板23的避让槽231内时,预限位槽130与抚直槽230的上端的半圆柱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槽。
如图2、图3所示,右支撑部12的下端面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的下滑行槽120;下滑行槽120的前后侧壁上成型有左右贯穿的水平的矩形的下导向槽121;左支撑部11呈L型;左支撑部11的水平部左右滑行设置在下滑行槽120内并且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下导向槽121配合的长方体状的下导向块;左支撑部1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滚轮111。
如图1、图3所示,左侧的摆动支撑杆21上成型有上下贯穿的矩形的移动导向槽210;移动导向槽210与长度方向垂直的一对侧壁之间枢接有移动导向螺纹杆25;升降支撑板22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移动导向槽210配合的移动导向块223;移动导向块223螺接在移动导向螺纹杆25上;移动导向槽210的侧壁上固定有移动导向电机;移动导向电机的输出轴与移动导向螺纹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左侧的一对升降支撑板22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矩形的支撑导向条221;左侧的一对支撑导向条221靠近的一端成型有升降驱动齿条222;左侧的抚直板23的前后两端分别成型有矩形的上下贯穿的升降导向槽232;支撑导向条221升降设置在相应侧的升降导向槽232内;一对升降导向槽232靠近的侧壁上端成型有矩形的驱动槽233;左侧的抚直板23的左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升降驱动电机24;升降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升降驱动齿轮241;升降驱动齿轮241位于驱动槽233内并且与相应侧的升降驱动齿条222啮合。
上料方便的二极管引脚的剪切装置的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引脚易变形,如果在引脚剪切之前,二极管的引脚变形或者与封装本体产生倾斜角度时,后续的引脚剪切精度会受到影响;
初始状态时,两对摆动支撑杆21处于水平状态并且相距最远,一对抚直板23处于最下端并且抚直槽230开口朝上;
然后把二极管两端的引脚自上而下插设一对预限位板13的预限位槽130或者把二极管同侧的若干引脚自上而下插设到右侧的预限位板13的预限位槽130内,此时二极管的封装本体位于左支撑部11的水平部的上方;然后左支撑部11向右移动靠近右支撑部12并且两者夹紧二极管的封装本体,这样确保了引脚位置的准确性;接着左侧的一对摆动支撑杆21顺时针旋转180度,右侧的一对摆动支撑杆21逆时针旋转180度,然后一对抚直板23下降,这样一对预限位板13位于相应侧抚直板23的避让槽231内;然后一对抚直板23相对平移远离;然后根据引脚所需的长度,停留在适当的位置,剪切刀沿着一对抚直板23远离的端面下切完成剪切或者剪切刀沿着右侧的抚直板23的右端面下切完成剪切,这样相应的引脚处于笔直状态,剪切后引脚剪切长度精度高并且长度保持一致,同时二极管上料方便,既适应引脚位于封装本体两端的二极管,又适应引脚位于封装本体同侧的二极管。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