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筒灯及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筒灯是指有一个螺口灯头,可以直接装上白炽灯或节能灯的灯具。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吊顶艺术的完美统一,因此筒灯也成为我们家居环境中最常用的灯具之一。而然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筒灯内灯管损坏的现象,使整个灯光环境十分地不协调,由于筒灯一般都安装在天花板上,灯管所处的安装位置过高,人们需要借助梯具,或踩在其他物体上进行装卸,这样不仅给装卸工作带来不便,而且增加了装卸灯具的危险性,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装的筒灯及拆装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筒灯在损坏时,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方便拆装的筒灯及拆装装置,包括筒体、灯头和灯管,还包括快速拆装结构和拆装装置,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包括转盘、L型杆和卡环,所述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底部环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卡接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通过支架对称固定有直角三角板,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L型杆滑动卡接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L型杆的底部与所述直角三角板的斜面相接触,所述L型杆的侧壁通过弹簧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灯管螺旋连接在所述卡环内,所述卡环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楔形卡槽,所述L型杆的前端设有楔形卡齿,所述楔形卡齿配合卡接在所述楔形卡槽内,所述外筒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内筒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灯头穿过所述圆孔套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通过弹簧与所述灯头内壁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圆柱体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在所述圆柱体的底部,所述圆柱体的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柱体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条型杆,所述条型杆的外端侧壁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通过定位转轴分别连接有定位杆和六角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卡齿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50°。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和六角孔,所述定位杆和六角杆分别配合卡接在所述定位孔内和所述六角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灯管的长度,所述圆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卡环的外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内筒体的内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角三角板与所述L型杆设置有4个,且所述转盘无转矩时,所述三角板斜面的最低端与所述L型杆的内壁相接触。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内设计有快速拆装结构,并将灯管通过卡环与快速拆装结构相连,通过拆装装置可以实现方便和快速地实现对灯管的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顶部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底部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装置透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筒体;2-灯头;3-灯管;4-拆装装置;5-转盘;6-L型杆;7-卡环;8-内筒体;9-外筒体;10-直角三角板;11-楔形卡齿;12-连接杆;13-圆柱体;14-伸缩杆;15-条型杆;16-定位杆;17-六角杆;501-定位孔;502-六角孔;701-楔形卡槽;801-滑槽;802-导向孔;803-圆孔;1301-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筒灯及拆装装置,参照图1-4:包括筒体1、灯头2和灯管3,还包括快速拆装结构和拆装装置4,快速拆装结构包括转盘5、L型杆6和卡环7,筒体1包括内筒体8和外筒体9,内筒体8的底部环形开设有滑槽801,滑槽801内转动卡接有转盘5,转盘5的顶部通过支架对称固定有直角三角板10,内筒体8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802,L型杆6滑动卡接在导向孔802内,L型杆6的底部与直角三角板10的斜面相接触,L型杆6的侧壁通过弹簧与外筒体9的内壁相连,灯管3螺旋连接在卡环7内,卡环7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楔形卡槽701,L型杆6的前端设有楔形卡齿11,楔形卡齿11配合卡接在楔形卡槽701内,外筒体9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杆12,内筒体8的顶部开设有圆孔803,灯头2穿过圆孔803套接在连接杆12的底部,连接杆12的底部通过弹簧与灯头2内壁相连接。
拆装装置4包括圆柱体13和伸缩杆14,伸缩杆14固定在圆柱体13的底部,圆柱体13的顶部开设有圆槽1301,圆柱体13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条型杆15,条型杆15的外端侧壁上开设有方槽,方槽内通过定位转轴分别连接有定位杆16和六角杆17;转盘5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501和六角孔502,定位杆16和六角杆17分别配合卡接在定位孔501内和六角孔502内;圆槽1301的深度大于灯管3的长度,圆槽1301的直径小于卡环7的外径。
楔形卡齿11的底面为斜面,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50°。
圆柱体13的直径小于内筒体8的内径。
直角三角板10与L型杆6设置有4个,且转盘5无转矩时,三角板斜面的最低端与L型杆6的内壁相接触,将直角三角板10与L型杆6设置有4个使灯管3更加稳定地卡接在L型杆6之间。
工作原理:灯管3安装时,首先将灯管3螺旋连接在卡环7内,再将灯管3放置到拆装装置4的圆槽1301内,使卡环7放置到圆柱体13的顶部,通过拉开伸缩杆14使拆装装置4上移,同时带动灯管3上移,圆柱体13到达内筒内时继续上升,使卡环7与楔形卡齿11相接,在向上力的作用下楔形卡齿11向两侧移动,使楔形卡齿11与卡环7的外壁相接,继续移动,使楔形卡齿11卡接在卡环7的楔形卡槽701内且灯管3的顶部与灯头2相接;
灯管3拆卸时,通过将拆装装置4的定位杆16和六角杆17旋转180°,使其头部竖直向上,在通过向上移动拆装装置4,移动至定位杆16和六角杆17分别卡接在定位孔501内和六角孔502内,而后通过手动旋转伸缩杆14带动定位杆16和六角杆17旋转,定位杆16和六角杆17产生扭矩会使转盘5在滑槽801内反生转动,从而直角三角板10的斜面不断向L型杆6移动,使L型杆6向两侧移动,使L型杆6前端的楔形卡齿11与卡环7的楔形卡槽701相分离,同时在灯头2顶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使灯管3落到圆柱体13顶部的圆槽1301中。
灯头2与连接杆12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即可以保证灯头2与灯管3顶部较紧密地连接,防止出现电力接触不良的现象,又可以在拆卸灯管3时提供向下的弹簧恢复力,方便等管道的下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