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自动贴片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接线盒贴片生产的导电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大部分电子产品上都需要使用接线盒,接线盒自动贴片生产线是在导电片上依次进行焊锡印刷、点红胶、贴片二极管等工序,基片上料是接线盒贴片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上料效率直接影响贴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接线盒贴片行业里基片以人工上料为主,手工上料效率低,而一些上料装置配装复杂,不适宜大量生产及设置在流水线上,最终影响贴片产品的效率和质量,在大多情况下难以胜任贴片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贴片生产的导电片上料装置,以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盒贴片生产的导电片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操作台、第一传动轴支架、第二传动轴支架、送料装置、电机、第一传动链轮、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链轮、传送带、隔板、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储料工装、工装底座、顶推板、顶推孔、夹料座、开口槽、推送装置、气缸、连接杆、推压板、顶推装置、液压缸、液压杆和PLC控制器,所述操作台设置在底座的右端,所述底座的首端设有两根第一传动轴支架,所述底座的末端设有两根第二传动轴支架,所述第一传动轴支架与第二传动轴支架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所述操作台与底座的接触端一面设有储料工装,所述储料工装的下方设有顶推装置,所述操作台在储料工装上端一侧设有推送装置,所述PLC控制器设置在操作台的侧面,且PLC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布与送料装置、顶推装置和推送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链轮、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链轮、传送带和隔板,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通过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第二传动链轮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二传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链轮通过传送带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隔板依次等间距设置在传送带上;
所述储料工装包括工装底座、顶推板、顶推孔、夹料座和开口槽,所述夹料座对称设置在工装底座上,所述夹料座相互对立设置形成开口槽,所述顶推板设置在开口槽底部,所述顶推孔设置在工装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轴支架比第一传动轴支架高。
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气缸、连接杆和推压板,所述推压板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气缸的输出端上。
优选的,所述顶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设置在液压缸上。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穿过顶推孔支撑起顶推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传送带倾斜设置,不仅可以有效配合送料,而且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利用空间;
2、传送带上依次设置隔板,将导电片竖立置于传送带上,每组隔板所到达送料的时间固定,方便人员操作。
3、储料工装每次最多容纳一百个导电片,因PLC控制器控制器械之间进行配合,传送带的速率会配合顶推装置与推送装置在将一百个导电片送走后下一组才会到达送料,只要操作员随意放置一百片以内的导电片,都可以完成一次送料贴片工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推装置配合储料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操作台、3第一传动轴支架、4第二传动轴支架、5送料装置、51电机、52第一传动链轮、53传动链条、54第二传动链轮、55传送带、56隔板、57第一传动轴、58第二传动轴、6储料工装、61工装底座、62顶推板、63顶推孔、64夹料座、65开口槽、7推送装置、71气缸、72连接杆、73推压板、8出料带、9顶推装置、91液压缸、92液压杆、10导电片、11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接线盒贴片生产的导电片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操作台2、第一传动轴支架3、第二传动轴支架4、送料装置5、电机51、第一传动链轮52、传动链条53、第二传动链轮54、传送带55、隔板56、第一传动轴57、第二传动轴58、储料工装6、工装底座61、顶推板62、顶推孔63、夹料座64、开口槽65、推送装置7、气缸71、连接杆72、推压板73、顶推装置9、液压缸91、液压杆92和PLC控制器11,所述操作台2设置在底座1的右端,所述底座1的首端设有两根第一传动轴支架3,所述底座1的末端设有两根第二传动轴支架4,所述第一传动轴支架3与第二传动轴支架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轴57与第二传动轴58,所述操作台2与底座1的接触端一面设有储料工装6,所述储料工装6的下方设有顶推装置9,所述操作台2在储料工装6上端一侧设有推送装置7,所述PLC控制器11设置在操作台2的侧面,且PLC控制器11通过线路分布与送料装置5、顶推装置9和推送装置7信号连接;
所述送料装置5包括电机51、第一传动链轮52、传动链条53、第二传动链轮54、传送带55和隔板56,所述第一传动链轮52通过键安装在电机51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第二传动链轮54安装在第一传动轴57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链轮52通过传动链条53与第二传动链轮5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链轮54通过传送带55与第二传动轴58传动连接,所述隔板56依次等间距设置在传送带55上;
所述储料工装6包括工装底座61、顶推板62、顶推孔63、夹料座64和开口槽65,所述夹料座64对称设置在工装底座61上,所述夹料座64相互对立设置形成开口槽65,所述顶推板62设置在开口槽65底部,所述顶推孔63设置在工装底座61上,具体的,所述顶推装置9包括液压缸91和液压杆92,所述液压杆92设置在液压缸91上,所述液压杆92穿过顶推孔63支撑起顶推板62。
具体的,所述第二传动轴支架4比第一传动轴支架3高,达到倾斜送料装置5的目的,使送料装置5更好的控制效率以及导电片10能够落入储料工装6内。
具体的,所述推送装置7包括气缸71、连接杆72和推压板73,所述推压板73通过连接杆72设置在气缸71的输出端上。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51,电机51带动第一传动链轮52转动,第一传动链轮52带动第一传动轴57,再由第一传动轴57带动第二传动轴58使得送料装置5运作;此时将导电片10竖立放置在隔板56上,慢慢将导电片1送至储料工装6,启动顶推装置9,液压杆92穿过顶推孔63带动顶推板62,将导电片10向上推送,此时启动推送装置7,推压板73将导电片10一一推送至出料带8进入贴片线;
因为PLC控制器11控制所有器械之间进行配合,送料装置5的速率在达到当隔板56将导电片10送入储料工装6之前,顶推装置9与推送装置7就可以将上一组最多一百片导电片10送入出料带8,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让机械配合来做精密的操作,放宽了人工操作员的要求,操作员可以随意放置一百片以内的导电片10,即可完成送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