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咸鸭蛋黄泥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咸鸭蛋黄泥搅拌装置是一种搅拌黄泥的搅拌装置,因为黄泥属性很粘,所以在搅拌完后不仅内壁难以清洗,而且内壁容易结痂,很难清理,在搅拌过程中很难观察到搅拌的情况如何,黄泥经常黏在内壁,一直没有均匀的搅拌,且黄泥里面常附着有杂草树根等杂质难以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咸鸭蛋黄泥浆搅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咸鸭蛋黄泥浆搅拌装置,包括圆桶,所述圆桶顶部通过支架焊接有电动机,且电动机连接有电源,所述电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两侧竖直等距离焊接有刮板和耙齿状搅拌棒,且刮板与耙齿状搅拌棒交错分布,所述圆桶顶部开有注水孔,且圆桶顶部开有进料口,进料口内壁焊接有进料斗所述圆桶底部开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焊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对夹有阀门,所述圆桶下部边缘等距离焊接有三个支撑架,所述圆桶顶部开有观察洞,所述圆桶顶部开有视镜孔。
优选的,刮板是采用镂空结构,且刮板与圆桶内壁相距0.2-0.3毫米。
优选的,所述观察洞内粘接有观察视镜,且观察视镜由玻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视镜孔内粘接有视镜灯,且视镜灯连接电源。
优选的,所述圆桶沿电动机竖直向下一侧沿圆桶内壁焊接有机罩,且机罩正中开有一孔,传动轴可竖直穿过机罩。
优选的,所述耙齿状搅拌棒竖截面为菱形结构,且耙齿状搅拌棒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耙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电动机转动传动轴旋转起来的刮板可有效清理内壁黏上的黄泥,方便充分搅拌与清洗,有助于减小阻力。
2、通过机罩的保护,不会让电动机溅射上黄泥,充分有效的保护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可以防止黄泥迸射出圆桶。
3、通过耙齿状搅拌棒竖截面是棱形结构,有助于破开黄泥,减小阻力,且耙齿状搅拌棒上下的锯齿状结构可有效的去除黄泥中的杂草,在出料时可及时将黄泥浆与杂草进行分离。
4、通过观察视镜和视镜灯的配合,可有效的观察到圆桶内的搅拌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咸鸭蛋黄泥浆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耙齿状搅拌棒和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进水口、3进料斗、4传动轴、5耙齿状搅拌棒、6刮板、7圆桶、8出料口、9支架、10机罩、11观察洞、12视镜孔、13阀门、14观察视镜、15视镜灯、16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咸鸭蛋黄泥浆搅拌装置,包括圆桶7,圆桶7顶部通过支架焊接有电动机1,圆桶7沿电动机1竖直向下一侧沿圆桶7内壁焊接有机罩10,机罩10正中开有一孔,传动轴4可竖直穿过机罩10,电动机1连接有电源,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两侧竖直等距离焊接有刮板6和耙齿状搅拌棒5,耙齿状搅拌棒5竖截面为菱形结构,耙齿状搅拌棒5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耙齿,刮板6与耙齿状搅拌棒5交错分布,刮板6是采用镂空结构,刮板6与圆桶7内壁相距0.2-0.3毫米,圆桶7顶部开有注水孔2,圆桶7顶部开有进料口,进料口内壁焊接有进料斗3,圆桶7底部开有出料口8,出料口焊接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对夹有阀门13,圆桶7下部边缘等距离焊接有三个支撑架9,圆桶7顶部开有观察洞11,观察洞11内粘接有观察视镜14,观察视镜14由玻璃材料制成,圆桶7顶部开有视镜孔12视镜孔12内粘接有视镜灯15,视镜灯15连接电源。
工作原理:将圆桶7底部阀门13关闭,将电动机1连接电源,电动机1带动传动轴4,刮板6和耙齿状搅拌棒5旋转,在进料斗3加入适量的泥浆,将视镜灯15连接电源,打开视镜灯15,通过观察视镜14搅拌查看状态,如若黄泥太干可通过注水孔2加入适量的水,将电机1档位调整到合适的档位,搅拌完毕后关闭电机1,通过观察视镜14确定完成后,将圆桶7底部阀门13打开,用容器接好黄泥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