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的高效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在生产过程中,在金属线外覆有绝缘层后需要进行冷却,大多采用水冷保存,传统的电缆水冷缺少水循环功能,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经济实用性较差,且水冷过程中所牵引移送的电缆表皮上会残留水液,残留水液不及时去除,会影响后序烘干处理效率,因此,我们设计一种电缆生产用的高效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的高效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的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相对称开设有电缆进口、电缆出口,所述电缆进口的后端上下两侧、电缆出口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相间距设置有导向辊,上下两侧所述的导向辊通过销轴一转动安装设置在U形板一上,所述冷却箱上吊挂安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底壁上均布开设有多个溢流孔,所述冷却管的顶壁中间位置处焊接连接连通管的底管口端,所述连通管的侧壁上焊接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至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冷却管的正下方,所述冷却管的后端上下两侧间距设置有毛毡辊,所述毛毡辊通过销轴二转动安装设置在U形板二上,所述U形板二的顶板通过L形支板与冷却箱之间相装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顶壁两侧固定连接T形吊杆的底端,所述T形吊杆的顶端通过螺栓一可拆卸连接冷却箱的顶壁。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的外壁上固定套设安装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U形板一通过螺栓二可拆卸连接冷却箱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U形板二通过螺栓三可拆卸连接L形支板的水平板。
优选的,所述L形支板的竖直板通过螺栓四可拆卸连接冷却箱的侧壁。
有益效果是:
1、其结构简单,装配安装方便,通过循环水泵向冷却管内循环输送冷却水液,对冷却管内所通过的电缆水冷处理,冷却管内的水液也电缆接触面积广,循环冷却效率高,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2、而穿出冷却管的电缆向后端牵引移送过程中,依次经上下间距设置的毛毡辊、导向辊上套设的海绵层进行转动清除电缆表皮残留水液,经济实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生产用的高效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箱;2-电缆进口;3-电缆出口;4-导向辊;5-销轴一;6-U形板一;7-冷却管,70-溢流孔;8-连通管;9-进水管;10-循环水泵;11-水箱;12-毛毡辊;13-销轴二;14-U形板二;15-L形支板;16-T形吊杆;17-螺栓一;18-海绵层;19-螺栓二;20-螺栓三;21-螺栓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的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所述冷却箱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相对称开设有电缆进口2、电缆出口3,所述电缆进口2的后端上下两侧、电缆出口3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相间距设置有导向辊4,上下两侧所述的导向辊4通过销轴一5转动安装设置在U形板一6上,所述冷却箱1上吊挂安装设有冷却管7,所述冷却管7的底壁上均布开设有多个溢流孔70,所述冷却管7的顶壁中间位置处焊接连接连通管8的底管口端,所述连通管8的侧壁上焊接连接进水管9的一端,所述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至循环水泵10,所述循环水泵10的进水口连接至水箱11,所述水箱11设置在冷却管7的正下方,所述冷却管7的后端上下两侧间距设置有毛毡辊12,所述毛毡辊12通过销轴二13转动安装设置在U形板二14上,所述U形板二14的顶板通过L形支板15与冷却箱1之间相装配连接。
所述冷却管7的顶壁两侧固定连接T形吊杆16的底端,所述T形吊杆16的顶端通过螺栓一17可拆卸连接冷却箱1的顶壁,使得冷却管7吊挂安装方便,且稳定可靠。
所述导向辊4的外壁上固定套设安装有海绵层18,设置的海绵层18起到缓冲挤压导向输送电缆的作用,且位于电缆出口3前端的导向辊4上所设置的海绵层18用于吸纳除去电缆表皮残留水液。
所述U形板一6通过螺栓二19可拆卸连接冷却箱1的侧壁,所述U形板二14通过螺栓三20可拆卸连接L形支板15的水平板,所述L形支板15的竖直板通过螺栓四21可拆卸连接冷却箱1的侧壁,使得可拆卸装配安装方便。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使用时,电缆从冷却箱1左侧壁的电缆进口2进入,从冷却箱1右侧壁的电缆出口3牵引出,而缆进口2的后端上下两侧、电缆出口3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相间距设置有导向辊4,使得上下间距的导向辊4对电缆挤压输送稳定,电缆经冷却管7穿过,通过循环水泵10从水箱11抽离冷却水液,经进水管9、连通管8抽离至冷却管7内,在冷却管7的中空内腔中对通过的电缆进行冷却处理,冷却水液从冷却管7底壁开设的多个溢流孔70下落至水箱11内,经循环水泵10循环输送水液对电缆进行冷却处理,穿出的电缆经冷却管7后端上下间距的毛毡辊12进行转动清除表皮水液,清除效率较高,且位于电缆出口3前端的导向辊4上所设置的海绵层18用于吸纳除去电缆表皮残留水液。采用本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装配安装方便,通过循环水泵向冷却管内循环输送冷却水液,对冷却管内所通过的电缆水冷处理,冷却管内的水液也电缆接触面积广,循环冷却效率高,有利于节约水资源,而穿出冷却管的电缆向后端牵引移送过程中,依次经上下间距设置的毛毡辊、导向辊上套设的海绵层进行转动清除电缆表皮残留水液,经济实用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