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烘干的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烘干主要用于对垃圾回收的过程中,烘干垃圾可以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给公民全面普及环保与垃圾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对环卫行业的认知,烘干垃圾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的垃圾归类,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垃圾回收利用的比例,这样就会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从而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效利用可用资源:垃圾中的有些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资源,比如:食品,织物等,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还可以用来发电,供热等,垃圾烘干能够减少占地面积:在我国,垃圾填埋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有些垃圾存在的有害物质同时也会毁坏土壤,所以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产生。
但是,在目前在垃圾烘干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而一旦废气流入周围环境中,则会对环境进一步造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不仅如此,传统的垃圾烘干装置一般的装置结构复杂,从而增加了烘干时间,降低了烘干效率,进而增加了烘干垃圾的成本;而传统的垃圾烘干装置无法自由移动,垃圾只能通过运输到装置所处的位置,限制了装置的移动的范围,给垃圾回收处理过程增添了困难。
专利号CN201520783580.6为包括烘干炉本体,烘干炉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垃圾入口,其另一侧开设有与垃圾焚烧炉相连接的垃圾输出口,烘干炉本体内上侧以及下侧均设置有导热板,上下两侧导热板与烘干炉本体之间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置有垃圾输送架,垃圾入口以及垃圾输出口均与密闭腔体连通,烘干炉本体内还具有热风通风腔,热风通风腔分别位于相应的导热板的外侧,热风通风腔与对应的热循环风机相连通,通过导热板将热量传导对垃圾输送架上的垃圾进行烘干处理,避免直接采用热风风机正对垃圾烘干,但是垃圾烘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没有及时的得到处理,从而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烘干的垃圾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烘干的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端设置有握把一,所述箱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设置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废液槽,所述废液槽的顶端设置有水管,并且所述废气管连通所述废液槽和所述箱体的内腔,所述废液槽的正面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内部设置有球阀,所述箱体的内腔四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冷凝箱的内部为空心。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的底端设置有基台,所述基台的顶端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内腔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顶端设置有电源。
进一步,所述球阀的底端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孔洞,所述球体的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阀手。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握把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手握握把一拿出密封盖,将垃圾放入箱体内部,开启加热器,盖上密封盖,电源通电后使电热丝产热,热量从电热管传递到箱体内腔中,进而升高箱体内腔中的温度,实现对垃圾造成烘干的效果,烘干时,由于垃圾受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产生的废气流入废气管内,从水管处加入冷凝水,从而冷凝水流入冷凝箱内,利于冷凝水冷凝废气的作用,使废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废液,废液从废气管流入废液槽内,避免了废气流入周围环境中,当废液累计一定量的时候,转动阀手,从而转动转轴,进而带动球体转动,废液从排液管流入孔洞,再从孔洞流出装置外,当废液排出后,转动阀手,排液管通道关闭,当需要移动装置时,可以推动握把二,从而装置使装置底部的万向轮转动,进而控制装置自由移动。利用冷凝水冷凝废气的作用,有效的收集了垃圾烘干时产生的废气,避免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对人体健康的隐患。利用电热丝通电产热的效果,实现对垃圾的烘干处理,结构简单,从而缩短了烘干过程的时间,进而增加了烘干效率,降低了烘干垃圾的成本。利用万向轮的转动,使装置可以自由移动,便于装置的运输,解除了对装置移动范围的限制,减少了垃圾回收处理过程的困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球阀爆炸图。
图中:
1、密封盖;2、握把二;3、箱体;4、盖板;5、水管;6、废气管;7、废液槽;8、排液管;9、冷凝箱;10、万向轮;11、加热器;12、球阀;13、电热丝;14、电源;15、基台;16、支撑板;17、电热管;18、阀手;19、转轴;20、球体;21、孔洞;22、通孔;23、握把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烘干的垃圾回收装置。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烘干的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3,所述箱体3的顶端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中部设置有密封盖1,所述密封盖1的顶端设置有握把一23,所述箱体3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冷凝箱9,所述冷凝箱9的内部设置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贯穿设置有废气管6,所述废气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废液槽7,所述废液槽7的顶端设置有水管5,并且所述废气管6连通所述废液槽7和所述箱体3的内腔,所述废液槽7的正面设置有排液管8,所述排液管8的内部设置有球阀12,所述箱体3的内腔四周设置有加热器11,所述箱体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6。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冷凝箱9来说,所述冷凝箱9的内部为空心,从而可以通过所述水管5注入冷凝水,进而起到冷凝废气的作用。此外,具体应用时,要及时更换冷凝水,避免冷凝效果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加热器11来说,所述加热器11的底端设置有基台15,所述基台15的顶端设置有电热管17,所述电热管17的内腔设置有电热丝13,所述电热丝13的顶端设置有电源14,从而可以利用所述电热丝13通电产热的作用,进而实现对箱体内垃圾的烘干处理。此外,具体应用时,要及时检查所述电热丝13的老化情况,避免影响装置的加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球阀12来说,所述球阀12的底端设置有球体20,所述球体2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孔洞21,所述球体20的顶端设置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顶端设置有阀手18,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阀手18转动球体20,进而控制所述排液管8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板16来说,所述支撑板16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0,所述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握把二2,从而可以通过推动所述握把二2使所述万向轮10转动,进而控制装置的自由移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手握握把一23拿出密封盖1,将垃圾放入箱体3内部,开启加热器11,盖上密封盖1,电源14通电后使电热丝13产热,热量从电热管17传递到箱体3内腔中,进而升高箱体3内腔中的温度,实现对垃圾造成烘干的效果,烘干时,由于垃圾受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产生的废气流入废气管6内,从水管5处加入冷凝水,从而冷凝水流入冷凝箱9内,利于冷凝水冷凝废气的作用,使废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废液,废液从废气管6流入废液槽7内,避免了废气流入周围环境中,当废液累计一定量的时候,转动阀手18,从而转动转轴19,进而带动球体20转动,废液从排液管8流入孔洞21,再从孔洞21流出装置外,当废液排出后,转动阀手18,排液管8通道关闭,当需要移动装置时,可以推动握把二2,从而装置使装置底部的万向轮10转动,进而控制装置自由移动。
有益效果:1、利用冷凝水冷凝废气的作用,有效的收集了垃圾烘干时产生的废气,避免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对人体健康的隐患。
2、利用电热丝13通电产热的效果,实现对垃圾的烘干处理,结构简单,从而缩短了烘干过程的时间,进而增加了烘干效率,降低了烘干垃圾的成本。
3、利用万向轮10的转动,使装置可以自由移动,便于装置的运输,解除了对装置移动范围的限制,减少了垃圾回收处理过程的困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