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均需要切片后进行炮制。中药材进行切片处理,切片后的药材容易干燥保存,一般中药材切片的厚度为0.5~5mm,但是人工切片效率极低,劳动强度大,因此制作了一些切片机,这些切片机一般是将待加工的中药材放置在平台上,固定之后用切刀一片一片的切,这种机器的切割效率较低,且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7414932B,公告日:2019.02.26)公开了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包括机架、输送组件和切刀组件,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电机和输送带,输送带上设有若干个夹持中药材的卡槽,切刀组件包括相互对称的滚轮和带动其转动的滚动电机,滚轮的外边缘上设有倾斜向外的若干个切刀组,若干个所述切刀组包括至少2个依次向卡槽靠拢的切刀,相邻切刀切削面之间的间距为中药材切片的厚度,输送电机和滚动电机均位于机架上。该切片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切片厚度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适用能力较差,不便于推广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包括进料斗和壳体,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进料斗内部放置有需要切片的中药材,需要粉碎的中药材从进料斗内部进入壳体内部进行粉碎。进料斗的底部在壳体内部转动设置有两个平齐的进料组件,进料组件连接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两个进料组件反向转动,从而完成中药材的传送。
进料组件的下方在壳体内部滑动放置有切割组件,切割组件的右侧在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垂直连接有偏心轮,在电机的作用下,偏心轮转动,偏心轮的侧边与切割组件接触,从而带动切割组件水平移动,以此完成切割。壳体的内底部放置有落料箱,切割成片的中药材落入落料箱内部,拉出落料箱可以将药材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料斗为漏斗状结构,便于中药才进入壳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和滑动槽,切割刀的前后两侧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切割刀的前后两端滑动嵌套在滑动槽的内部,切割刀的左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滑动槽左端。偏心轮重心转动到左侧驱使进料斗切割刀向左移动,从而完成切割,偏心轮重心转动到右侧,在弹簧的作用下,切割刀向右移动,切割刀往复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连续切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穿过切割刀的端部和弹簧,导向杆的设置使切割刀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弹簧受压力弯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切割刀的左侧在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刀槽,当切割刀向左移动使切割刀嵌入到刀槽内部,从而完成切割,使切割充分,避免了连片现象出现,提高了切割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壳体的外底部固定有底座,底座的设置增大了壳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偏心轮转动使装置晃动,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切割刀的右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与偏心轮的侧壁接触,转动轮的设置减小了切割刀与偏心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切割刀的滑动更加顺畅,减小了装置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料组件和切割组件的配合,避免了切割过程中中药材的滑动,增加了切割的均匀性,提高了切割质量。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切割组件的滑动频率,以此控制切片的厚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能力。导向杆的设置使切割刀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弹簧受压力弯曲。当切割刀向左移动使切割刀嵌入到刀槽内部,从而完成切割,使切割充分,避免了连片现象出现,提高了切割质量。转动轮的设置减小了切割刀与偏心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切割刀的滑动更加顺畅,减小了装置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切割质量高,滑动顺畅,使用寿命长,避免了连片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中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料斗1,壳体2,落料箱3,切割组件4,偏心轮5,电机6,底座7,刀槽8,进料组件9,弹簧10,导向杆11,滑动槽12,转动轮13,切割刀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中药材切片装置,包括进料斗1和壳体2,壳体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进料斗1内部放置有需要切片的中药材,进料斗1为漏斗状结构,便于中药才进入壳体2内部。需要粉碎的中药材从进料斗1内部进入壳体2内部进行粉碎。进料斗1的底部在壳体2内部转动设置有两个平齐的进料组件9,进料组件9连接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两个进料组件9反向转动,从而完成中药材的传送。
进料组件9的下方在壳体2内部滑动放置有切割组件4,切割组件4的右侧在壳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垂直连接有偏心轮5,在电机6的作用下,偏心轮5转动,偏心轮5的侧边与切割组件4接触,从而带动切割组件4水平移动,以此完成切割。切割组件4包括切割刀14和滑动槽12,切割刀14的前后两侧在壳体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12,切割刀14的前后两端滑动嵌套在滑动槽12的内部,切割刀14的左端通过弹簧10弹性连接在滑动槽12左端。偏心轮5重心转动到左侧驱使进料斗切割刀14向左移动,从而完成切割,偏心轮5重心转动到右侧,在弹簧10的作用下,切割刀14向右移动,切割刀14往复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连续切割。滑动槽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滑动穿过切割刀14的端部和弹簧10,导向杆11的设置使切割刀14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弹簧10受压力弯曲。
切割刀14的左侧在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刀槽8,当切割刀14向左移动使切割刀14嵌入到刀槽8内部,从而完成切割,使切割充分,避免了连片现象出现,提高了切割质量。壳体2的内底部放置有落料箱3,切割成片的中药材落入落料箱3内部,拉出落料箱3可以将药材取出。壳体2的外底部固定有底座7,底座7的设置增大了壳体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偏心轮5转动使装置晃动,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需要切片的中药材放置在进料斗1内部,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两个进料组件9反向转动,从而将进料斗1内部的中药材传送到壳体2内部。在电机6的作用下,偏心轮5转动,偏心轮5的侧边与切割组件4接触,偏心轮5重心转动到左侧驱使进料斗切割刀14向左移动,从而完成切割,偏心轮5重心转动到右侧,在弹簧10的作用下,切割刀14向右移动,切割刀14往复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连续切割。通过控制电机6的转速,可以控制切片的厚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切割刀14的右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13,转动轮13与偏心轮5的侧壁接触,转动轮13的设置减小了切割刀14与偏心轮5之间的摩擦力,使切割刀14的滑动更加顺畅,减小了装置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