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路灯的锂电池电源配置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路灯的锂电池电源配置箱。
背景技术
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并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无可比拟的清洁性、高度的安全性、能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性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
但现有的太阳能路灯在使用过程中,其蓄电组件大多采用锂电池,为了保护锂电池不受损伤,需要安装锂电池电源配置箱,而现有的锂电池配置箱大多是侧面开门式结构,在阴雨天气,雨水易从结构缝隙进入配置箱内部,从而让锂电池组受潮损坏,大大的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利于环保节约的提倡。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防护性能优越,易于安装检修的新能源路灯的锂电池电源配置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路灯的锂电池电源配置箱,通过设置随动密封底板,采用了新型的配置箱外壳组装结构,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配置箱底部开设的活动抽拉口配合相适配设置的随动密封底板,使得装置的安装槽口处于装置的底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路灯的锂电池电源配置箱,包括配置箱本体,所述配置箱本体内部的顶部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铰接电机,所述配置箱本体内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定位紧固组件,所述定位紧固组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板,所述配置箱本体背面的外部开设有卡接固定槽,所述配置箱本体内部的背板处固定安装有内置固定板,所述内置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密封连接螺孔,所述配置箱本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配置安装板,所述配置安装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配置箱本体背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线路集结孔,所述配置箱本体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随动密封底板,所述随动密封底板与所述配置箱本体底面的连接处可拆卸安装有锁紧螺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箱本体为一体塑成的箱体状金属质构件,所述铰接槽的外表面涂有防腐防锈漆层,所述配置箱本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材料内衬层,且所述配置箱本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随动密封底板相适配的活动抽拉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随动密封底板与所述配置安装板为一体塑成的整体构件,所述随动密封底板通过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活动抽拉口为可拆卸安装,且所述随动密封底板与所述活动抽拉口的连接处设有橡胶质密封垫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安装板的顶端通过两根铰接细钢丝绳与所述微型铰接电机为活动连接,且所述配置安装板通过两侧固定安装的所述滑动组件与限位安装板为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组件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滑动组件等量分为两组,每组三个滑动组件等距分布在所述配置安装板的侧面,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滚轮与所述限位安装板为摩擦连接,所述限位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所述滑动组件相适配的限位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配置安装板的两侧,每个限位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定位紧固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紧固组件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块,所述安装底座和活动块之间设有若干个定位栓,所述定位栓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紧固弹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箱本体通过所述卡接固定槽固定安装在路灯杆外部,所述卡接固定槽通过所述密封连接螺孔可拆卸安装有半环锁扣,所述半环锁扣与所述卡接固定槽为相适配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随动密封底板,采用了新型的配置箱外壳组装结构,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配置箱底部开设的活动抽拉口配合相适配设置的随动密封底板,使得装置的安装槽口处于装置的底部,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气,雨水侵入配电箱本体内部,导致的内部锂电池受潮损伤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置安装板,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微型铰接电机配合两根铰接细钢丝绳为配置安装板提供动力,再通过紧固弹簧和定位栓的配套设置,利用紧固弹簧自身的弹性势能提供恒定推力,使得滑动组件和限位安装板始终受力紧贴摩擦连接,从而保证了配置安装板的位移轨迹固定,进而让配置安装板在配置箱本体内部平稳的上下位移,便于装置的安装与检修,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环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抽拉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紧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配置箱本体;2、铰接槽;3、微型铰接电机;4、定位紧固组件;5、限位安装板;6、卡接固定槽;7、内置固定板;8、密封连接螺孔;9、配置安装板;10、滑动组件;11、线路集结孔;12、随动密封底板;13、锁紧螺栓;14、活动抽拉口;15、半环锁扣;41、安装底座;42、活动块;43、定位栓;44、紧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路灯的锂电池电源配置箱,包括配置箱本体1,配置箱本体1内部的顶部开设有铰接槽2,铰接槽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铰接电机3,配置箱本体1内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定位紧固组件4,定位紧固组件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板5,配置箱本体1背面的外部开设有卡接固定槽6,配置箱本体1内部的背板处固定安装有内置固定板7,内置固定板7的表面开设有密封连接螺孔8,配置箱本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配置安装板9,配置安装板9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滑动组件10,配置箱本体1背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线路集结孔11,配置箱本体1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随动密封底板12,随动密封底板12与配置箱本体1底面的连接处可拆卸安装有锁紧螺栓13。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配置箱本体1为一体塑成的箱体状金属质构件,铰接槽2的外表面涂有防腐防锈漆层,配置箱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材料内衬层,且配置箱本体1的底面开设有与随动密封底板12相适配的活动抽拉口14。
随动密封底板12与配置安装板9为一体塑成的整体构件,随动密封底板12通过锁紧螺栓13与活动抽拉口14为可拆卸安装,且随动密封底板12与活动抽拉口14的连接处设有橡胶质密封垫件。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随动密封底板12,采用了新型的配置箱外壳组装结构,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配置箱本体1底部开设的活动抽拉口14配合相适配设置的随动密封底板12,使得装置的安装槽口处于装置的底部,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气,雨水侵入配电箱本体内部,导致的内部锂电池受潮损伤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配置安装板9的顶端通过两根铰接细钢丝绳与微型铰接电机3为活动连接,且配置安装板9通过两侧固定安装的滑动组件10与限位安装板5为活动连接。
滑动组件10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滑动组件10等量分为两组,每组三个滑动组件10等距分布在配置安装板9的侧面,滑动组件10的滑动滚轮与限位安装板5为摩擦连接,限位安装板5的表面开设有滑动组件10相适配的限位槽。
限位安装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安装板5分别位于配置安装板9的两侧,每个限位安装板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紧固组件4。
定位紧固组件4包括安装底座41,安装底座4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块42,安装底座41和活动块42之间设有若干个定位栓43,定位栓4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紧固弹簧44。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配置安装板9,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微型铰接电机3配合两根铰接细钢丝绳为配置安装板9提供动力,再通过紧固弹簧44和定位栓43的配套设置,利用紧固弹簧44自身的弹性势能提供恒定推力,使得滑动组件10和限位安装板5始终受力紧贴摩擦连接,从而保证了配置安装板9的位移轨迹固定,进而让配置安装板9在配置箱本体1内部平稳的上下位移,便于装置的安装与检修,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并保持装置正常运行,接着利用卡接固定槽6和半环锁扣15配合密封连接螺孔8以及与之相适配的螺栓把配置箱本体1固定安装在路灯杆表面,紧接着通过线路集结孔11把路灯内部导线收拢接入配置箱本体1的内部,然后通过设置的配置安装板9,把锂电池固定接入路灯运行的电路线路中,再利用微型铰接电机3配合两根铰接细钢丝绳为配置安装板9提供动力,再通过紧固弹簧44和定位栓43的配套设置,利用紧固弹簧44自身的弹性势能提供恒定推力,使得滑动组件10和限位安装板5始终受力紧贴摩擦连接,把配置安装板9固定在配置箱本体内部,最后利用配置箱本体1底部开设的活动抽拉口14配合相适配设置的随动密封底板12让装置处于密封状态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