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蒸馏水,纯净水,人工制水等,人们在户外出行时经常需要携带水分。
现有的户外水分处理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人们在露营时,部分人由于健康问题不能够喝冷水,简单的水处理和过滤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影响人们外出行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包括杯套和设置在杯套两端的杯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放置有生石灰;
所述杯套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杯体,所述杯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卡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活动架的端部,所述活动架活动插接在所述杯套的表面,所述活动架与所述杯套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杯盖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弹簧和穿孔,所述弹簧上设置有顶撑球,所述顶撑球与所述杯盖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腔体位于所述底座内部靠近底端处,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壁的底端,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真空腔体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石灰呈块状结构,所述呈块状结构的生石灰的中部开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呈环形结构,所述杯套通过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杯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杯体的表面卡合连接,所述活动架呈U型结构,所述活动架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杯盖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杯盖的底部与所述杯套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杯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杯套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套的外部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视窗由耐高温玻璃制成,所述杯体由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户外水加热装置,通过框体可以容纳生石灰,且方便使用者更换新的生石灰,通过生石灰与反应用的水相互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放热过程中,热量会加热反应用的水,反应用的水会作用在杯体上,通过杯体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杯体中待加热的水中,从而使得杯体中的水分被加热,实现了对饮用水加热的目的,加热方式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的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的杯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套;2、杯盖;3、底座;4、真空腔体;5、隔热板;6、框体;7、生石灰;8、支撑块;9、杯体;10、卡槽;11、卡块;12、活动架;13、进水口;14、支撑架;15、弹簧;16、顶撑球;17、橡胶垫;18、穿孔;19、视窗;20、第一密封垫;21、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水加热装置,包括杯套1和设置在杯套1两端的杯盖2和底座3,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体4,真空腔体4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5,底座3的内壁上设置有框体6,框体6的内部放置有生石灰7,通过隔热板5可以提高底座3的隔热效果,通过真空腔体4可以方便使用者在进行反应加热时,还能够移动底座3,真空腔体4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通过框体6可以容纳生石灰7,且方便使用者更换新的生石灰7,通过生石灰7与反应用的水相互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
杯套1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块8,支撑块8的内侧设置有杯体9,杯体9上设置有卡槽10,卡槽10上卡合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活动架12的端部,活动架12活动插接在杯套1的表面,活动架12与杯套1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水口13,放热过程中,热量会加热反应用的水,反应用的水会作用在杯体9上,通过杯体9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杯体9中待加热的水中,从而使得杯体9中的水分被加热,实现了对饮用水加热的目的,加热方式简单;
杯盖2上设置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上设置有弹簧15和穿孔18,弹簧15上设置有顶撑球16,顶撑球16与杯盖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7,通过顶撑球16和橡胶垫17可以堵住杯盖2顶端的中部,通过支撑架14可以使得弹簧15能够抵住顶撑球16,从而使得顶撑球16与橡胶垫17之间的间隙减小,当杯体9中的热水加热完成之后,部分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会增大杯体9中的压强,压强会作用在顶撑球16上,从而使得顶撑球16向上移动,水蒸汽从穿孔18中冒出,方便使用者了解水分是否已经加热完成,且水蒸汽排出之后可以提高杯体9中的安全性,降低杯体9膨胀或者损坏的风险。
其中,真空腔体4位于底座3内部靠近底端处,隔热板5位于真空腔体4内壁的底端,框体6设置在真空腔体4的正上方,通过真空腔体4可以提高底座3的隔热效果,避免底座3内部发生反应时,热量传递到底座3外壁的底端而对放置底座3的物体加热,且真空腔体4可以提高反应之后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提高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效果。
其中,生石灰7呈块状结构,呈块状结构的生石灰7的中部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通孔可以提高生石灰7与反应用的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生石灰7的利用率。
其中,支撑块8呈环形结构,杯套1通过支撑块8与杯体9固定连接,活动架12通过卡块11与杯体9的表面卡合连接,活动架12呈U型结构,活动架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进水口13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垫21,通过呈环形结构的支撑块8可以支撑杯体9,且可以固定住杯体9,通过呈U型结构的活动架12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用于反应的水导入杯套1与杯体9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21可以提高进水口13的密封性。
其中,支撑架14的表面开设有穿孔18,穿孔18与杯盖2的底端相连通,杯盖2的底部与杯套1的顶部螺纹连接,底座3的顶部与杯套1的底部螺纹连接,底座3与杯套1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0,通过穿孔18可以使得蒸汽能够从穿孔18中排出,降低了杯体9中的加热导致膨胀的风险,通过螺纹连接的底座3与杯套1可以方便使用者拆卸底座3。
其中,杯套1的外部设置有视窗19,视窗19呈长条状结构,视窗19由耐高温玻璃制成,杯体9由金属制成,通过视窗19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杯套1与杯体9之间水位的高度,通过由金属制成的杯体9可以提高杯体9吸收热量的效率。
工作时,通过隔热板5可以提高底座3的隔热效果,通过真空腔体4可以方便使用者在进行反应加热时,还能够移动底座3,真空腔体4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通过框体6可以容纳生石灰7,且方便使用者更换新的生石灰7,通过生石灰7与反应用的水相互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放热过程中,热量会加热反应用的水,反应用的水会作用在杯体9上,通过杯体9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杯体9中待加热的水中,从而使得杯体9中的水分被加热,实现了对饮用水加热的目的,加热方式简单,通过顶撑球16和橡胶垫17可以堵住杯盖2顶端的中部,通过支撑架14可以使得弹簧15能够抵住顶撑球16,从而使得顶撑球16与橡胶垫17之间的间隙减小,当杯体9中的热水加热完成之后,部分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会增大杯体9中的压强,压强会作用在顶撑球16上,从而使得顶撑球16向上移动,水蒸汽从穿孔18中冒出,方便使用者了解水分是否已经加热完成,且水蒸汽排出之后可以提高杯体9中的安全性,降低杯体9膨胀或者损坏的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