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路板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和软硬结合板。
目前,现有的电路板生产方法是:利用电路板打孔机先在一块大电路板上打出安装孔,然后再将大电路板切割成一个个的小电路板。电路板在制作过程中,要对电路板进行钻孔,钻孔的作用是为后续各层次间的导通提供桥梁,同时钻出后制程的对位孔,而目前电路板的钻孔设备,钻孔效率低,而且钻孔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电路板报废率较高,增加了电路板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长期工作,打孔针磨损严重,更换起来费时费力,影响工作。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305096U)公布了一种电路板钻孔装置,通过悬吊式结构进行钻孔作业,但是该专利也存在一定的作业缺陷,对钻孔的深度可调节性不足,同时也无法造成作业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钻孔装置,包括作业机架,所述作业机架的顶部安装有传动架,所述作业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作业架,所述作业架的驱动端安装有作业驱动盘,所述传动架上安装有传动盘,所述作业机架设置有传动框,所述传动框内置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的轴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盘的盘面后侧的轴线处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盘的盘面前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内置有调节导轨,所述调节导轨的槽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安装有调节螺套,所述调节螺套外接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与调节螺套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栓安装在作业驱动盘的盘面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齿轮与传动盘不接触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框内还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调控转轴,所述从动齿轮为环形结构其中间位置设置有轴承,所述调控转轴限位于轴承内并且其末端穿过传动盘并且安装有驱动斜齿轮,所述调节螺杆底端安装有从动斜齿轮,所述驱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作业架的底部安装有作业钻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作业架上设置有动力周转腔,所述动力周转腔内置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作业驱动盘的轴线位置安装有盘轴,所述盘轴与传动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传动斜齿轮,所述作业钻头的驱动端安装有作业斜齿轮,所述传动斜齿轮与作业斜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作业时,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和连杆传动作业驱动盘运动,从而带动作业架工作;而本申请还设置有调节结构,通过对钻头运动的周期进行调节。对每次钻孔的转动周长进行调节,本申请整体作业方便,设备调节精度高,适合对电路板进行精加工作业。
二.本申请在驱动端采用齿轮啮合传动作为驱动力的周转,进而带动作业钻头的运动,一方面用于转化力的驱动方向,便于向下进行电路板加工,另一方面避免上述连杆传动造成作业驱动盘晃动的影响,减少作业误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作业驱动盘与传动连杆连接示意图。
图中:1-作业机架、2-作业架、21-作业驱动盘、22-动力周转腔、24-传动轴、25-盘轴、26-作业斜齿轮、27-传动斜齿轮、28-作业钻头、3-传动架、31-传动盘、32-传动框、33-传动电机、34-传动转轴、35-传动齿轮、36-从动齿轮、4-调节机构、41-调节导轨、42-调节螺杆、43-调节螺套、44-从动斜齿轮、45-驱动斜齿轮、46-调节电机、47-调控转轴、48-传动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电路板钻孔装置,包括作业机架1,所述作业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传动架3,所述作业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作业架2,传动架3用于调控作业端的传动,作业架2用于钻孔作业。
所述作业架2的驱动端安装有作业驱动盘21,所述传动架3上安装有传动盘31,所述作业机架1设置有传动框32,所述传动框32内置安装有传动电机33,所述传动电机33的驱动端安装有传动转轴34,所述传动转轴34的轴端安装有传动齿轮35,所述传动齿轮35与传动盘31不接触干涉。所述传动盘31的盘面后侧的轴线处安装有从动齿轮36,所述从动齿轮36与传动齿轮35相啮合,所述传动盘31的盘面前侧安装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内置有调节导轨41,所述调节导轨41的槽内设置有调节螺杆42,所述调节螺杆42上安装有调节螺套43,所述调节螺套43外接有传动连杆48,所述传动连杆48的一端与调节螺套43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杆48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栓安装在作业驱动盘21的盘面边缘。
所述传动框32内还安装有调节电机46,所述调节电机46的驱动端安装有调控转轴47,所述从动齿轮36为环形结构其中间位置设置有轴承,所述调控转轴47限位于轴承内并且其末端穿过传动盘31并且安装有驱动斜齿轮45,所述调节螺杆42底端安装有从动斜齿轮44,所述驱动斜齿轮45与从动斜齿轮44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作业时,通过传动电机33带动传动齿轮35运动,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传动盘31运动,传动盘31通过带动传动连杆48运动,通过连杆传动带动作业驱动盘21运动,从而带动作业架2工作;而本申请还设置有调节结构,通过对钻头运动的周期进行调节。调节时,通过调节电机46带动调控转轴47运动,调控转轴47限位于轴承内,故而不与传动盘31产生运动干涉,只是带动驱动斜齿轮45运动,驱动斜齿轮45通过斜齿轮啮合带动调节螺杆42运动,进而调节调节螺套43的位置,调节螺套43到传动盘31的间距,即为连杆传动的运动半径,从而能够有效对作业驱动盘21的运动周长进行调节,从而对每次钻孔的转动周长进行调节,本申请整体作业方便,设备调节精度高,适合对电路板进行精加工作业。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在其基础上,所述作业架2的底部安装有作业钻头28,所述作业架2上设置有动力周转腔22,所述动力周转腔22内置安装有传动轴24,所述作业驱动盘21的轴线位置安装有盘轴25,所述盘轴25与传动轴24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传动轴24上安装有传动斜齿轮27,所述作业钻头28的驱动端安装有作业斜齿轮26,所述传动斜齿轮27与作业斜齿轮26相啮合。
本申请在驱动端采用齿轮啮合传动作为驱动力的周转,进而带动作业钻头28的运动,一方面用于转化力的驱动方向,便于向下进行电路板加工,另一方面避免上述连杆传动造成作业驱动盘21晃动的影响,减少作业误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