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医务人员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支架系统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的诊断和治疗,介入治疗中所需要的导管导丝等一些软质细长的器材,现有操作台无处摆放,临床当中只好放在患者的身上,既容易污染,也容易滑落。由于导管导丝必须无菌,而且成本很高,一旦滑落,只能更换,增加了手术的成本,且现有操作台和手术床分开放置,手术过程中须要多次转身取放用品,很不方便,不仅增加了工作强度,而且增加了术中感染风险,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导管导丝必须无菌,而且成本很高,一旦滑落,只能更换,增加了手术的成本,且现有操作台和手术床分开放置,手术过程中须要多次转身取放用品,很不方便,不仅增加了工作强度,而且增加了术中感染风险,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本实用新型可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持放置盒悬空,且位于床体上方,便于取用医疗器械。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包括床体、支架和放置盒;
床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两组调节旋钮、活动部和固定部;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供支架穿过的通槽;固定部设置在床体上,并与床体转动连接;活动部与固定部平行设置,两组调节旋钮均从活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穿过;调节旋钮与活动部滑动连接,调节旋钮与固定部螺纹连接;
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转轴,转轴插入放置盒内部;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固定在支架上并与支架垂直,限位板位于放置盒的下方;放置盒的两侧均设置有拉手,放置盒的内部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设置两组,且均为半圆形;卡接部分设在转轴的两侧;位于转轴两侧的卡接部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保持两侧的卡接部呈收紧状态;卡接部上设置有拉杆,拉杆伸出放置盒外部,并与拉手连接。
优选的,固定部和活动部上均设置有基座和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橡胶件。
优选的,位于固定部上的橡胶件和位于活动部上的橡胶件相对设置。
优选的,调节旋钮的一端设置有凸块,凸块伸出固定部之外。
优选的,拉手朝向放置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放置盒磁性连接。
优选的,床体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地脚。
优选的,放置盒内放置有导管和导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盒通过支架安装在床体上,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实际操作时,先旋松调节装置上的两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转动时,活动部出现松动,固定部与活动部之间的间隙增大,支架与调节装置松动,可以手动自由调节支架与床体之间的高度,调节完毕后旋紧调节旋钮;调节旋钮推动活动部朝向固定部的方向运动,使得活动部与固定部卡接,保持调节装置与支架固定;调节装置与床体传动连接;调节装置与床体之间设置有阻尼器,保持调节装置与床体可以在任意位置悬停;拉出放置盒两侧的拉手,拉手拉动拉杆,使得位于转轴两侧的卡接部分离,同时弹性件呈拉伸装置;此时放置盒可以绕着转轴转动至任意角度;继续拉动拉手,向左或向右运动,带动支架和调节装置绕着调节装置的中心转动,到达指定位置时,并且保持放置盒与床体水平,松开拉手,弹性件带动卡接部复位,保持放置盒与转轴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持放置盒悬空,且位于床体上方,便于取用医疗器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中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中拉手与放置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床体;2、放置盒;3、支架;4、拉手;5、转轴;6、限位板;7、调节装置;8、调节旋钮;10、活动部;11、固定部;12、凸块;13、橡胶件;14、基座;15、连接件;16、拉杆;17、卡接部;1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儿心内科用介入手术操作台,包括床体1、支架3和放置盒2;
床体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装置7;调节装置7包括两组调节旋钮8、活动部10和固定部11;活动部10与固定部11之间设置有供支架3穿过的通槽;固定部11设置在床体1上,并与床体1转动连接;活动部10与固定部11平行设置,两组调节旋钮8均从活动部10和固定部11之间穿过;调节旋钮8与活动部10滑动连接,调节旋钮8与固定部11螺纹连接;
支架3的顶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插入放置盒2内部;支架3上设置有限位板6,限位板6固定在支架3上并与支架3垂直,限位板6位于放置盒2的下方;放置盒2的两侧均设置有拉手4,放置盒2的内部设置有卡接部17,卡接部17设置两组,且均为半圆形;卡接部17分设在转轴5的两侧;位于转轴5两侧的卡接部17上设置有弹性件18,弹性件18保持两侧的卡接部17呈收紧状态;卡接部17上设置有拉杆16,拉杆16伸出放置盒2外部,并与拉手4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部11和活动部10上均设置有基座14和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橡胶件1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固定部11上的橡胶件13和位于活动部10上的橡胶件13相对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调节旋钮8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2,凸块12伸出固定部11之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拉手4朝向放置盒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与放置盒2磁性连接,磁性连接方便减少拉手4出现晃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床体1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地脚,便于调节床体1水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放置盒2内放置有导管和导丝。
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盒2通过支架3安装在床体1上,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架3的高度进行调节;实际操作时,先旋松调节装置7上的两组调节旋钮8,调节旋钮8转动时,活动部10出现松动,固定部11与活动部10之间的间隙增大,支架3与调节装置7松动,可以手动自由调节支架3与床体1之间的高度,调节完毕后旋紧调节旋钮8;调节旋钮8推动活动部10朝向固定11的方向运动,使得活动部10与固定部11卡接,保持调节装置7与支架3固定;调节装置7与床体传动连接;调节装置7与床体1之间设置有阻尼器,保持调节装置7与床体1可以在任意位置悬停;拉出放置盒2两侧的拉手4,拉手4拉动拉杆16,使得位于转轴5两侧的卡接部17分离,同时弹性件18呈拉伸装置;此时放置盒2可以绕着转轴5转动至任意角度;继续拉动拉手4,向左或向右运动,带动支架3和调节装置7绕着调节装置7的中心转动,到达指定位置时,并且保持放置盒2与床体1水平,松开拉手4,弹性件18带动卡接部17复位,保持放置盒2与转轴5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持放置盒2悬空,且位于床体1上方,便于取用医疗器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