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用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遇到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建筑施工中的灰尘是施工现场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尘土飞扬的问题,空中弥漫着灰尘,影响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对周围的施工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灰尘的弥漫,传统的防尘措施是运用水源来除尘,建筑操作人员往往通过提水洒水的方式来进行洒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增加了劳动强度,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不能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用洒水装置,具备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防尘措施是运用水源来除尘,建筑操作人员往往通过提水洒水的方式来进行洒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增加了劳动强度,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不能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用洒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体的内腔并延伸至轴承的内腔,所述轴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正表面的底部连通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正表面左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底部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传动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所述传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形齿轮配合使用的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底部贯穿箱体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喷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喷头之间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所述滚轮的一侧设置有刹车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水箱、进水管、轴承、第一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底座、水泵、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喷头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快捷对建筑施工地面进行降尘洒水作业,降低人工提水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传动轴、主动锥形齿轮、支杆、传动杆、从动齿轮、从动锥形齿轮、毛刷、第二电动伸缩杆和滚轮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移动,更好的配合洒水工作的进行,增加了道路清扫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和推杆,能够方便的对本装置进行推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通过设置防滑套,能够增加手指与推杆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通过设置盖帽,能够对进水管进行密封,避免了水箱中的水漏出,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能够对本装置进行调节,配合毛刷的清扫作业,通过设置刹车片,能够对滚轮进行锁止,保证了本装置静止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头与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水箱、3进水管、4轴承、5第一电机、6第一电动伸缩杆、7底座、8水泵、9第一软管、10第二软管、11喷头、12第二电机、13主动齿轮、14传动轴、15主动锥形齿轮、16支杆、17传动杆、18从动齿轮、19从动锥形齿轮、20毛刷、21第二电动伸缩杆、22滚轮、23支架、24推杆、25防滑套、26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用洒水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23,支架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4,通过设置支架23和推杆24,能够方便的对本装置进行推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推杆24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25,防滑套2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套25,能够增加手指与推杆24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起到了防滑的作用,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26,通过设置盖帽26,能够对进水管3进行密封,避免了水箱2中的水漏出,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水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4,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箱体1的内腔并延伸至轴承4的内腔,轴承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6,水箱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底座7,底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8,水泵8正表面的底部连通第一软管9,第一软管9远离水泵8的一端与水箱2正表面左侧的底部连通,水泵8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软管10,第二软管10远离水泵8的一端连通有喷头11,喷头1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喷头11之间等距离排列,喷头11的底部与第一电动伸缩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3,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15,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传动轴1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6,支杆16的顶部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13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18,传动杆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形齿轮15配合使用的从动锥形齿轮19,传动轴14的底部贯穿箱体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毛刷20,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1,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21,能够对本装置进行调节,配合毛刷20的清扫作业,第二电动伸缩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22,滚轮22的一侧设置有刹车片,通过设置刹车片,能够对滚轮22进行锁止,保证了本装置静止时的稳定性,通过箱体1、水箱2、进水管3、轴承4、第一电机5、第一电动伸缩杆6、底座7、水泵8、第一软管9、第二软管10和喷头11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快捷对建筑施工地面进行降尘洒水作业,降低人工提水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二电机12、主动齿轮13、传动轴14、主动锥形齿轮15、支杆16、传动杆17、从动齿轮18、从动锥形齿轮19、毛刷20、第二电动伸缩杆21和滚轮22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移动,更好的配合洒水工作的进行,增加了道路清扫的效率。
使用时,水泵8通过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的配合,从水箱2中抽取水源达到喷头11处进行喷洒,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6转动,第一电动伸缩杆6带动喷头11左右转动调节喷洒角度,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带动喷头11上下移动,调节喷头11的高度,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2带动主动齿轮13转动,主动齿轮13带动从动齿轮18转动,从动齿轮18带动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带动主动锥形齿轮15旋转,主动锥形齿轮15带动从动锥形齿轮19转动,从动锥形齿轮19带动传动轴14和毛刷20转动,实现对地面的清扫作业。
综上所述:该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用洒水装置,通过箱体1、水箱2、进水管3、轴承4、第一电机5、第一电动伸缩杆6、底座7、水泵8、第一软管9、第二软管10、喷头11、第二电机12、主动齿轮13、传动轴14、主动锥形齿轮15、支杆16、传动杆17、从动齿轮18、从动锥形齿轮19、毛刷20、第二电动伸缩杆21和滚轮2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防尘措施是运用水源来除尘,建筑操作人员往往通过提水洒水的方式来进行洒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增加了劳动强度,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不能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