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减速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置受力防脱落的新型减速带。
背景技术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是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
减速带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减速带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汽车在行驶中既安全又起到缓冲减速目的,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
由生活常识可知,普通条状减速带通过膨胀螺栓内锚固定技术实现固定,汽车在行进通过该种减速带的过程中将对条状减速带的一侧进行冲撞,减速带的受力点为其边缘处,膨胀螺栓极易在该种受力的循环作用下发生松动,从而使条状减速带与路面发生脱落,甚至导致路面的损坏,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中置受力防脱落的新型减速带显得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中置受力防脱落的新型减速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置受力防脱落的新型减速带,其包括呈矩形条状布置的减速带本体,减速带本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成引导斜面并且引导斜面用于引导汽车的行进,引导斜面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减速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引导斜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引导斜面的倾斜角度为K并且5°<K<10°,所述减速带本体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匹配并且开口向上布置的U型减速沟槽,减速沟槽用于对驾驶员进行减速警示,减速沟槽与引导斜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弧形面,所述引导斜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减速带本体长度方向布置的防滑凸条,防滑凸条设置有若干;
所述引导斜面沿减速带本体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开设有开口向上布置的外侧固定槽,外侧固定槽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减速带本体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所述减速沟槽的槽底设置有开口向上布置的中间固定槽,中间固定槽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减速带本体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外侧固定槽与中间固定槽内开设有竖直布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膨胀螺栓并且膨胀螺栓用于将其与地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减速沟槽的槽底设置有与中间固定槽接通的排水槽。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中间固定槽与外侧固定槽的槽底均开设有与固定孔同轴布置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防松弹簧并且防松弹簧延伸至环形凹槽的外部,防松弹簧的直径小于膨胀螺栓螺帽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汽车通过时,将汽车引导至减速带的顶部并且其顶部设置有减速沟槽,减速沟槽对驾驶员起到减速警示的效果,汽车由减速沟槽通过时,来自汽车施加的作用力分布于减速沟槽的两侧,避免了汽车对减速带一侧反复冲撞造成减速带的脱落,延长看减速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示为:
10、减速带本体;11、引导斜面;12、减速沟槽;13、防滑凸条;14、外侧固定槽;15、固定孔;16、中间固定槽;17、膨胀螺栓;18、排水槽;
20、防松组件;21、环形凹槽;22、防松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参见图1-4,一种中置受力防脱落的新型减速带,其包括呈矩形条状布置的减速带本体10,减速带本体10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成引导斜面11并且引导斜面11用于引导汽车的行进,引导斜面1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减速带本体10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引导斜面11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为了减小引导斜面11受到汽车的冲撞力,所述引导斜面11的倾斜角度为K并且5°<K<10°,由于引导斜面11的倾斜角度较小,为了保证对驾驶员能够有效的减速警示,所述减速带本体10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匹配并且开口向上布置的U型减速沟槽12,减速沟槽12用于对驾驶员进行减速警示,减速沟槽12与引导斜面1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弧形面,为了避免汽车通过引导斜面11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现象,所述引导斜面11上设置有平行于减速带本体11长度方向布置的防滑凸条13,防滑凸条13设置有若干。
具体的,为了能够将减速带本体10固定于路面上,所述引导斜面11沿减速带本体10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开设有开口向上布置的外侧固定槽14,外侧固定槽14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减速带本体10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所述减速沟槽12的槽底设置有开口向上布置的中间固定槽16,中间固定槽16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减速带本体10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外侧固定槽14与中间固定槽16内开设有竖直布置的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膨胀螺栓17并且膨胀螺栓17用于将其与地面固定连接。
实际使用过程中,市政道路管理人员将减速带本体10沿路面的宽度方向铺设,而后,通过膨胀螺栓17将减速带本体10与路面进行固定,当汽车通过减速带本体10的具体表现为,汽车的轮胎在防滑凸条13的作用下牢牢抓紧引导斜面11,引导斜面11将汽车引导至减速沟槽12上,在此过程中,由于引导斜面11的倾斜角度较小,汽车对引导斜面11上膨胀螺栓17的作用力极小,因此,位于外侧固定槽14内的膨胀螺栓17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同时,减速沟槽12设置成U型结构,当汽车缓慢通过时,减速沟槽12不会对汽车造成明显的颠簸感,当汽车快速通过时,减速沟槽12将对汽车造成明显的颠簸感,因此,减速沟槽12能够有效的对驾驶员起到减速的警示作用,当汽车通过减速沟槽12时,汽车的重力以及行进推力将合力作用于减速沟槽12与引导斜面11之间的弧形面上,弧形面承受该合力并且均匀的朝向减速带本体10的外侧分散,减速带本体10整体共同作用将该合力吸收,有效防止膨胀螺栓17的松动,从而避免了减速带本体10与地面的脱落,延长了减速带本体10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为优化的方案,由于中间固定槽16与外部不连通,当雨雪积存于中间固定槽16内时,极易造成中间固定槽16内的膨胀螺栓17锈蚀,影响膨胀螺栓17的坚固性,为此,所述减速沟槽12的槽底设置有与中间固定槽16接通的排水槽18,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结构巧妙、能够将中间固定槽16内的积水及时排出。
参见图3、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为完善的方案,为了提升膨胀螺栓17的稳定性,所述中间固定槽16与外侧固定槽14的槽底均开设有与固定孔15同轴布置的环形凹槽21,环形凹槽21内设置有防松弹簧22并且防松弹簧22延伸至环形凹槽21的外部,防松弹簧22的直径小于膨胀螺栓17螺帽的直径,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结构简单、进一步防止膨胀螺栓17发生松动的现象。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