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洒药车。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多数农村耕地都是家庭小规模耕种。家庭小规模耕种一般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对于播种、收获等一次性完成的农务可以通过雇佣专门播种、收获的人通过他们的机械实现机械化,但对于生产过程中较为频繁的农务如浇水、施肥、洒药等,便没有专门的机械及工人供各家庭轮流雇佣,因此就需要耗费很多的劳动力。
传统的小规模洒药是通过农民背着喷雾器到农田里去完成的,耗费很多的人力,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现有的洒药用喷头向周围360°范围内均匀喷洒,喷洒区域呈圆形,而耕地划分一般为矩形,因此在喷洒自家田地端部时难免喷洒到相邻田地上,很容易给相邻田地造成药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洒药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洒药车,包括车体、驾驶室、洒药装置和保护罩;所述洒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方位于驾驶室后侧的储药罐和通过洒药管连接在储药罐上方的喷头;所述洒药管下端与所述储药罐内的洒药泵相连;所述保护罩包括包围所述喷头前半部分的前罩体和包围所述喷头后半部分的后罩体;所述前罩体和后罩体分别可沿所述洒药管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洒药管上。储存于储药罐内的农药通过洒药泵、洒药管和喷头向外喷洒,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洒药装置设置在车体上,可以移动喷洒;在向田地端部喷洒时,升起前罩体或后罩体,阻挡喷头向相邻田地洒药,避免给相邻田地造成药害。
作为优选,所述前罩体和后罩体的水平截面均呈半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储药罐上方设有用于回收被所述保护罩阻挡流下的农药的漏斗;所述漏斗下端与所述储药罐连通,用于将回收的农药流回所述储药罐。
作为优选,所述储药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所述内罐体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外罐体的通孔;所述洒药泵设置在所述内罐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底壁上表面呈下大上小的锥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储存于储药罐内的农药通过洒药泵、洒药管和喷头向外喷洒,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洒药装置设置在车体上,可以移动喷洒;在向田地端部喷洒时,升起前罩体或后罩体,阻挡喷头向相邻田地洒药,避免给相邻田地造成药害。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洒药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药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驾驶室;3、储药罐;31、内罐体;32、外罐体;33、通孔;4、洒药管;5、喷头;6、前罩体;7、后罩体;8、漏斗;9、洒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新型洒药车,包括车体1、驾驶室2、洒药装置和保护罩;所述洒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方位于驾驶室2后侧的储药罐3和通过洒药管4连接在储药罐3上方的喷头5;所述洒药管4下端与所述储药罐3内的洒药泵9相连;储存于储药罐3内的农药通过洒药泵9、洒药管4和喷头5向外喷洒,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洒药装置设置在车体1上,可以移动喷洒。
所述保护罩包括包围所述喷头5前半部分的前罩体6和包围所述喷头5后半部分的后罩体7;所述前罩体6和后罩体7的水平截面均呈半圆形;所述前罩体7和后罩体6分别可沿所述洒药管4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洒药管4上。在向田地端部喷洒时,升起前罩体6或后罩体7,可以阻挡喷头5前侧/后侧180°范围内的喷洒,将洒药边缘变成直线,防止喷头5向相邻田地洒药,避免给相邻田地造成药害。
所述储药罐3上方设有用于回收被所述保护罩阻挡流下的农药的漏斗8;所述漏斗8下端与所述储药罐3连通,用于将回收的农药流回所述储药罐3,减少农药浪费。
如图2所示,所述储药罐3包括内罐体31和外罐体32;所述内罐体31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外罐体32的通孔33;所述洒药泵9设置在所述内罐体31内,回收的农药经外罐体32底部沉淀后再进入内罐体31,达到净化回收农药的效果。所述外罐体32底壁上表面呈下大上小的锥形,回收的农药在沿储药罐3壁流下后,固体杂质直接沉入锥底部,进一步提高回收农药的净化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