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利施工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小农水,主要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规划。
目前在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用到水流转向装置,用来在修建时改变水流的方向,使水流通过人工挖掘的区域流动,当施工完成后,水流转向装置还可以保留在施工地区,用来在使用时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对田间的灌溉,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水流转向装置一部分是依靠电机带动,这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且使用电机带动增加了使用成本;另一部分使用人力来带动,但是这部分水流转向装置单人进行操作时会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单人进行使用。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单人进行操作的水利转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施工转向装置,能够单人进行操作的水利转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转向装置,包括控制机构箱体和水闸闸体,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的顶部螺纹安装有控制机构箱体盖,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的底部焊接有水闸闸体,所述控制机构箱体内腔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控制机构箱体内腔的底面开设有位于第一固定孔左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控制机构箱体内腔的底面开设有位于第二固定孔左侧的第三固定孔,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盖的顶面开设有第四固定孔,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盖的顶面开设有位于第四固定孔左侧的第五固定孔,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盖的顶面开设有位于第五固定孔左侧的第六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的外表面与第四固定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控制连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转盘,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腔活动套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第二齿轮下方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沿与第一齿轮的外沿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五固定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内腔活动套接有闸门固定杆,所述闸门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外沿与第二齿轮的外沿相互啮合。
所述水闸闸体的外部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闸闸体的外部开设有水流转向出口,所述水流通道与水流转向出口相连通,所述水闸闸体内腔的底面开设有第七固定孔,所述第七固定孔的内腔与闸门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闸门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闸门,所述水闸闸体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连接板、侧边密封块、第一底部密封块和第二底部密封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转盘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转盘距离底面高度为一点二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第五固定孔和第六固定孔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为第三齿轮的直径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的直径与第一齿轮的直径相同,第四齿轮的直径为第二齿轮的直径的三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固定孔与第三固定孔和第六固定孔大小一致且位置对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边密封块的厚度为连接板厚度的两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部密封块和第二底部密封块的厚度为水闸闸体底部厚度的两倍,且第一底部密封块和第二底部密封块的长度小于闸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控制转盘的表面设有防滑纹,实现了在转动控制转盘时能够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控制转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能够较为轻松地转动控制转盘,增加了设备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控制转盘距离底面高度为一点二米,实现了使用者在正常站立时刚好能够触摸到控制转盘,使得使用者能够更为方便的用力,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第五固定孔和第六固定孔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实现了设备能够稳固的固定各个传动系统,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闸闸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控制机构箱体;11、第一固定孔;12、第二固定孔;13、第三固定孔;2、控制机构箱体盖;21、第四固定孔;22、第五固定孔;23、第六固定孔;3、水闸闸体;31、水流通道;32、水流转向出口;33、第七固定孔;34、第一连接柱;35、第二连接柱;36、连接板;361、侧边密封块;37、第一底部密封块;38、第二底部密封块;4、控制连杆;41、第一齿轮;5、控制转盘;6、传动杆;61、第二齿轮;62、第三齿轮;7、闸门固定杆;71、第四齿轮;8、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水利施工转向装置,包括控制机构箱体1和水闸闸体3,所述控制机构箱体1的顶部螺纹安装有控制机构箱体盖2,所述控制机构箱体1的底部焊接有水闸闸体3,所述控制机构箱体1内腔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控制机构箱体1内腔的底面开设有位于第一固定孔11左侧的第二固定孔12,所述控制机构箱体1内腔的底面开设有位于第二固定孔12左侧的第三固定孔13,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盖2的顶面开设有第四固定孔21,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盖2的顶面开设有位于第四固定孔21左侧的第五固定孔22,所述控制机构箱体盖2的顶面开设有位于第五固定孔22左侧的第六固定孔23,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控制连杆4,所述控制连杆4的外表面与第四固定孔21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控制连杆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转盘5,所述第二固定孔12的内腔活动套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61,所述传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第二齿轮61下方的第三齿轮62,所述第三齿轮62的外沿与第一齿轮41的外沿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杆6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五固定孔22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三固定孔13的内腔活动套接有闸门固定杆7,所述闸门固定杆7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71,所述第四齿轮71的外沿与第二齿轮61的外沿相互啮合。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图4:所述控制转盘5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图4:所述控制转盘5距离底面高度为一点二米。
参照说明书附图4:所述第一固定孔11、第二固定孔12和第三固定孔13与第四固定孔21、第五固定孔22和第六固定孔23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
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图4:所述第一齿轮41的直径为第三齿轮62的直径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61的直径与第一齿轮41的直径相同,第四齿轮71的直径为第二齿轮61的直径的三倍。
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第一齿轮41的直径为第三齿轮62的直径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61的直径与第一齿轮41的直径相同,第四齿轮71的直径为第二齿轮61的直径的三倍,由于扭矩与转速成反比,实现了当转动控制转盘5时能够使用较小的力就能带动闸门8进行旋转,增加了设备的便利性。
所述水闸闸体3的外部开设有水流通道31,所述水闸闸体3的外部开设有水流转向出口32,所述水流通道31与水流转向出口32相连通,所述水闸闸体3内腔的底面开设有第七固定孔33,所述第七固定孔33的内腔与闸门固定杆7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闸门固定杆7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闸门8,所述水闸闸体3包括第一连接柱34、第二连接柱35、连接板36、侧边密封块361、第一底部密封块37和第二底部密封块38。
参照说明书附图2:所述第七固定孔33与第三固定孔13和第六固定孔23大小一致且位置对应。
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第七固定孔33与第三固定孔13和第六固定孔23大小一致且位置对应,实现了设备能够稳固的固定闸门8,增加了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3:所述侧边密封块361的厚度为连接板36厚度的两倍。
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侧边密封块361的厚度为连接板36厚度的两倍,实现了当闸门8旋转到最左端时由于侧边密封块361的作用,能够防止水流从闸门8的侧面流过,增加了设备的密封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3:所述第一底部密封块37和第二底部密封块38的厚度为水闸闸体3底部厚度的两倍,且第一底部密封块37和第二底部密封块38的长度小于闸门8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第一底部密封块37和第二底部密封块38的厚度为水闸闸体3底部厚度的两倍,且第一底部密封块37和第二底部密封块38的长度小于闸门8的长度,实现了当闸门8旋转到最左或最右时,底部由于有第一底部密封块37和第二底部密封块38的作用都不会出现漏水,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
准备阶段:首先将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然后将设备安装完成。
工作阶段:首先转动控制转盘5,此时控制连杆4上的第一齿轮41跟随控制转盘5进行旋转,然后第一齿轮41带动第三齿轮62进行旋转,接着第三齿轮62带动第二齿轮61进行旋转,然后第二齿轮61带动第四齿轮71进行旋转,然后第四齿轮71就可以带动闸门固定杆7上的闸门8进行旋转,当闸门8旋转到最左或最右时,就可以使水流无法通过,达到更改水流方向的目的。
结束阶段:将设备还原到初始状态,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