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加载装置、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杠杆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结构试验为模拟结构在实际受力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反应,必须对实验对象施加载荷,加载试验是结构试验的基本方法。
如申请号为CN201710347614.0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岩石全断面自动化加载实验装置,其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实现对岩石进行三方向动静组合加载实验装置,包括固定外框架、侧面液压缸群与顶部液压缸群、横向液压缸群、上料轨道、框架式上料结构和自适应弹性滚筒结构;所述的侧面与顶部的液压缸群固定于固定外框架上;其中框架式上料结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板、从动固定板、放料板、连接杆、同步带传动和轮子。本实用的加载装置利用液压缸群提供大吨位的动静组合载荷,对方形岩石进行加载,自适应弹性滚筒结构和框架式上料结构使上料更加方便,本装置的控制部分全部由工作人员在上位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化,提供了一种方便稳定高效的岩石模拟实验自动化加载装置。
基于上述,本实用人发现,该实用在实验时几乎无法对实验中的载荷进行实验,仅能作演示而几乎无法提供数据。
如申请号为CN20151033886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冻土模型桩静力加载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面上的工作台,竖直焊接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加载框架,自上向下依次配合安装在所述加载框架外侧顶部至内侧底部的自平衡杠杆静力加载装置、制冷系统和桩土模型,以及设置在所述加载框架外部侧壁的位移测量系统和应变测试系统;所述位移测量系统,伸入加载框架连接至制冷系统和桩土模型的之间部位;所述应变测试系统,伸入至桩土模型。本实用所述室内冻土模型桩静力加载实验装置及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成本高、维护费用大和花费时间长等缺陷,以实现成本低、维护费用小和花费时间短的优点。
基于上述,本实用人发现,该实用连接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较为复杂,重量较大,在进行教学演示时不便于移动,仅适合在固定位置进行实验演示。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杠杆加载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提供一种杠杆加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无法计算载荷值,连接关系复杂,重量较大以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本实用杠杆加载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杠杆加载装置,包括弯板,底板,肋板,立板,顶板,支臂,斜臂,填充块,手柄,限位块,加载盘,转齿,底槽,限位槽,承载物,摇座,摇块,升降杆,滑条和压块;所述弯板由底板,肋板和立板组成,其中立板焊接于底板顶侧右端,肋板为三角形,共有两处,其中一处尺寸较大的焊接于底板和立板之间,尺寸较小的肋板焊接于立板和顶板之间,起到辅助支撑加固作用;所述支臂共有两处,分别焊接于立板的前后两侧面上,且两处支臂之间最右端焊接有一处矩形块;所述斜臂共有两处,分别焊接于两处支臂顶侧面的右端,且右上端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填充块焊接于斜臂内侧面上,且开设有与斜臂上同心同径的圆孔;所述手柄固定到连接加载盘的销轴后侧面上,可通过操作摇动手柄使加载盘做同方向运动;所述限位块为T型块,焊接于底板右侧面上;所述承载物放置于底槽内,用于承受载荷。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焊接于立板右侧面顶端,且右端开有T型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盘通过销轴连接于填充块之间,可在销轴上做径向转动,圆周面开设有十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齿带有四处轮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加载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焊接于底槽左侧面上,并由左向右开设有T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摇座焊接于支臂右端的矩形块底侧,开设有弧型孔,左下方前后两面分别用螺钉固定有矩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摇块放置于摇座的弧型孔中,最底端带有一定斜度,可在弧型孔内沿弧形圆心转动一定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为凹字形,凹陷处为齿条结构,所述滑条为T字型,焊接于升降杆左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有利于将弯板和底槽连接起来,提高弯板的稳定性,防止弯板在加载时受力发生倾斜,影响加载时垂直向下施力,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本实用采用较多机械固定方法,实验时主要通过手部施力,无需连接其它电器,整体可拆分,质量较轻,便于移动,便于教职员工随时携带到各个教室进行教学演示,同时在实验室状态下可以根据轮齿的啮合程度和啮合数,将承载物替换成电子秤,进行力学计算准确载荷,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摇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摇块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摇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摇座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加载盘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加载盘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转齿主视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弯板,101-底板,102-肋板,103-立板,104-顶板,105-支臂,106-斜臂,107-填充块,108-手柄,109-限位块,2-加载盘,201-转齿,3-底槽,301-限位槽,4-承载物,5-摇座,6-摇块,7-升降杆,701-滑条,702-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的范围。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一种杠杆加载装置,包括弯板1,底板101,肋板102,立板103,顶板104,支臂105,斜臂106,填充块107,手柄108,限位块109,加载盘2,转齿201,底槽3,限位槽301,承载物4,摇座5,摇块6,升降杆7,滑条701和压块702;弯板1由底板101,肋板102和立板103组成,其中立板103焊接于底板101顶侧右端,肋板102为三角形,共有两处,其中一处尺寸较大的焊接于底板101和立板103之间,尺寸较小的肋板102焊接于立板103和顶板104之间,起到辅助支撑加固作用;支臂105共有两处,分别焊接于立板103的前后两侧面上,且两处支臂105之间最右端焊接有一处矩形块;斜臂106共有两处,分别焊接于两处支臂105顶侧面的右端,且右上端处开设有圆孔;填充块107焊接于斜臂106内侧面上,且开设有与斜臂106上同心同径的圆孔;手柄108固定到连接加载盘2的销轴后侧面上,可通过操作摇动手柄108使加载盘2做同方向运动;限位块109为T型块,焊接于底板101右侧面上;承载物4放置于底槽3内,用于承受载荷。
其中,顶板104焊接于立板103右侧面顶端,且右端开有T型缺口,便于滑条701的上下滑动,从而对升降杆7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其中,加载盘2通过销轴连接于填充块107之间,可在销轴上做径向转动,圆周面开设有十处螺纹孔,加载盘2上一共可固定五处转齿201,通过选用不同转齿201的数量,可以在手柄108旋转一周后得到不同滑条701运动行程,从而使承载物4承载不同的力。
其中,转齿201带有四处轮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加载盘2上,通过转齿201与滑条701上的轮齿的啮合使滑条701向下移动。
其中,限位槽301焊接于底槽3左侧面上,并由左向右开设有T型孔,该槽可与限位块109配合,从而将弯板1与底槽3连接到一起,增加整体稳定性。
其中,摇座5焊接于支臂105右端的矩形块底侧,开设有弧型孔,左下方前后两面分别用螺钉固定有矩形板,摇座5的弧形孔两侧高度不在一个平面上,较高一处上固定有一处金属环,摇块6沿弧度左右转动时,由于左右台面的高度不同,转动角度不同。
1-弯板,101-底板,102-肋板,103-立板,104-顶板,105-支臂,106-斜臂,107-填充块,108-手柄,109-限位块,2-加载盘,201-转齿,3-底槽,301-限位槽,4-承载物,5-摇座,6-摇块,7-升降杆,701-滑条,702-压块。
其中,摇块6放置于摇座5的弧型孔中,最底端带有一定斜度,可在弧型孔内沿弧形圆心转动一定角度,摇块6上固定有一处金属环,中间通过拉簧连接到摇座5上的金属环上,自由状态下会将摇块6向上拉。
其中,升降杆7为凹字形,凹陷处为齿条结构,滑条701为T字型,焊接于升降杆7左侧面上,升降杆7可通过转齿201的啮合,来上下运动,滑条701被顶板104右侧的T型缺口限定运动方向,从而约束升降杆7的运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中,使用时先将承载物4放到底槽3中,并通过限位块109和限位槽301的配合将弯板1和底槽3连接到一起,而摇座5上的两块矩形板应先固定其中一块,然后将摇块6推入弧形孔中,然后再固定另一块矩形板,安装拉簧,将压块702压到承载物4上后,逐渐转动手柄108以施加载荷,在转齿201啮合后的空档期,升降杆7收到承载物4的反弹力,会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当升降杆7向上运动时,摇块6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以及摇座5对摇块6的限位,使摇块6抵住升降杆7上轮齿的侧齿面,将升降杆7固定住,要等到下次转齿201与之啮合时再向下加载,对于承载临界点的载荷计算,可以计算压块702压住承载物4后升降杆7的行程,将承载物4替换成电子秤,以同等行程向下释放载荷,即可得到承载临界点的载荷值。
本实用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