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整列装置,特别是一种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体工件是一种机械领域的常用工件,在自动流水线作业过程中,往往需要连续不断的对多个圆柱形工件进行整列,也就是将多个圆柱形工件由圆周面相互贴靠变换为端面相互贴靠,由于没有专门的整列装置,现有的操作方式为人工整列,因而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流水线作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强因而适合流水线作业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包括:
横向滑槽;
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的右端与横向滑槽相连通,所述纵向滑槽与横向滑槽相垂直;
底板,固定于横向滑槽的后部;
拨料轮,设置于纵向滑槽正后方的横向滑槽中,所述拨料轮上均布有若干个拨料齿,相邻的拨料齿之间均设有一个与圆柱形工件相匹配的半圆孔;
拨料轴,前端与拨料轮固定相连;
第一支撑板,固定于底板上,用以支撑拨料轴;
第二支撑板,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后方的底板上,用以支撑拨料轴;
电机,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电机上设有减速器,减速器上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与拨料轴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拨料轴上;
两个凸轮支架,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凸轮支架之间设有一根凸轮轴,所述凸轮轴上固定有一个凸轮和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凸轮槽,设于凸轮的圆周面上;
导向块,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一根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中插入有一根滑杆,所述滑杆的后端插入于凸轮槽中并与凸轮槽相匹配;
撞击杆,一端固定于滑杆上,另外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后插入于横向滑槽中,所述撞击杆的前端与纵向滑槽相对;
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滑杆相连。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的第一带轮、固定于拨料轴上的第二带轮和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的第一链轮、固定于拨料轴上的第二链轮和链条,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所述撞击杆为L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所述拨料轴与第一支撑板之间、拨料轴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以及凸轮轴与两个凸轮支架之间均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造价低;(2)通过拨料轮将每一个横向滑槽中的圆柱形工件拨动至拨料轮的正下方,且拨料轮的正下方恰好与纵向滑槽相对,之后通过撞击杆对该圆柱形工件进行装置,使其快速的进入到纵向滑槽中,与现有人工整列方式相比,整列速度快,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向视图。
图中:1、横向滑槽,2、圆柱形工件,3、撞击杆,4、纵向滑槽,5、底板,
6、电机,7、第一带轮,8、减速器,9、主轴,10、传动带,11、第二带轮,
12、拨料轴,13、拨料轮,14、拨料齿,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
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凸轮支架,20、轴承,21、凸轮轴,
22、凸轮,23、凸轮槽,24、滑杆,25、导向块,2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是一种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包括横向滑槽1和纵向滑槽4,纵向滑槽4的右端与横向滑槽1相连通,纵向滑槽4与横向滑槽1相垂直。
通常情况下,横向滑槽1的宽度与圆柱形工件2的长度相适应,纵向滑槽4的宽度与圆柱形工件2的直径相适应,这样一来,无论圆柱形工件2是在横向滑槽1中滑动,还是在纵向滑槽4中滑动,均能较为顺畅。
纵向滑槽4正后方的横向滑槽1中设有一个拨料轮13,拨料轮13上均布有若干个拨料齿14,相邻的拨料齿14之间均设有一个与圆柱形工件2相匹配的半圆孔。
拨料轮13上固定有一根拨料轴12,拨料轴12的前端与拨料轮13固定相连。当拨料轴12转动的时候,则会带动拨料轮13不断的转动,而拨料轮13在转动的时候,利用拨料齿14的拨料作用,即可将与其相邻的圆柱形工件2拨动至拨料轮13的下方。
横向滑槽1的后部固定有一块底板5,底板1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6,拨料轴12则架设于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6上,起到支撑拨料轴12的作用。
底板5上还固定有一个电机6,电机6是整个装置的动力源,通过电机6的驱动,整个装置的各个执行构件内能顺畅的动作,并完成既定的任务。
电机6上设有减速器8,减速器8上设有主轴9,主轴9与拨料轴1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启动电机6,经过减速器8减速后,主轴9就会不断的转动,主轴9在转动的同时,则会利用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进而带动拨料轴12转动,而拨料轴12又会进一步带动拨料轮13转动,实现对圆柱形工件2的拨料工作。
拨料轴12上还固定有一个第一锥齿轮17,底板5上设有两个凸轮支架19,凸轮支架19之间设有一根凸轮轴21,凸轮轴21上固定有一个第二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相啮合。
因此,在拨料轴12转动的同时,由于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相啮合,因而会进一步带动凸轮轴21转动,凸轮轴21上固定有一个凸轮22,故此,在凸轮轴21的带动下,凸轮22也会随凸轮轴21同步转动。
凸轮22的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凸轮槽23,设于凸轮22的圆周面上。底板1上固定有一块导向块25,导向块25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插入有一根滑杆24,滑杆24的后端插入于凸轮槽23中并与凸轮槽23相匹配。这样一来,当凸轮轴21带动凸轮22转动的时候,在凸轮22的推动下,滑杆24通过导向孔的导向作用,则会沿导向孔前后移动。
滑杆24上固定有一条撞击杆3,撞击杆3的一端固定于滑杆24上,另外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15后插入于横向滑槽1中,撞击杆3的前端与纵向滑槽4相对。
因此,当滑杆24沿导向孔前后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撞击杆3前后移动,而撞击杆3在前后移动的同时,又会将横向滑槽中正对纵向滑槽4的圆柱形工件2进行撞击,从而将该圆柱形工件2撞入到纵向滑槽4中。
事实上,被撞击的圆柱形工件2,其位置正对纵向滑槽4,由此可知,该圆柱形工件2恰好是经过拨料轮13拨动至拨料轮13下方的圆柱形工件,待到该圆柱形工件2被撞击杆撞入纵向滑槽4后,拨料轮又会将下一个圆柱形工件2拨动至该位置,等待撞击杆3进行下一次撞击。
为了能使撞击杆3迅速复位,以便实现下次撞击,还设有一根复位弹簧26,复位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5和滑杆24相连,这样一来,当撞击杆3完成一次撞击后,在复位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促使撞击杆3迅速复位。
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具体使用的时候,首先启动电机6,经过减速器8减速后,主轴9就会不断的转动,主轴9在转动的同时,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拨料轴12转动,拨料轴12则会进一步带动拨料轮对横向滑槽1中的圆柱形工件2进行拨动,使并将一个圆柱形工件2拨动至拨料轮13的下方。
在拨料轮13转动的同时,拨料轴12通过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的啮合,还会带动凸轮轴21和凸轮22转动,凸轮22在转动的同时,又会驱动滑杆24沿导向孔前后移动,而滑杆24前后移动同时,还会带动撞击杆3前后移动,并通过撞击杆3对拨动至拨料轮13下方的圆柱形工件2进行撞击,将其撞入到纵向滑槽4中,实现该圆柱形工件2的整列工作,撞击完毕后,撞击杆3又会在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复位,为下一次撞击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的传动比,即可实现拨料轮13与撞击杆的协同作业,事实上,若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的传动比与拨料轮13的齿数相同,即,拨料轮13每拨动一个圆柱形工件2至拨料轮的正下方,而撞击杆3恰好完成一次撞击,将该圆柱形工件2撞入纵向滑槽4中,当下一个圆柱形工件2拨动至拨料轮13的正下方的时候,撞击杆3又会完成一次撞击,如此循环往复,即可不断的将横向滑槽1中的每个圆柱形工件2均撞入导纵向滑槽4中,完成所有圆柱形工件2的整列工作。
与现有的人工操作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整个整列工作均由电机6驱动,因而自动化程度高,工人无需付出劳动,而且,每个圆柱形工件2拨动到位后,通过撞击杆3撞入纵向滑槽中,因而可靠性高。
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主轴9上的第一带轮7、固定于拨料轴12上的第二带轮11和传动带10,传动带10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带轮7和第二带轮11上,当主轴9转动的时候,主轴9就会带动第一带轮7转动,第一带轮7则会通过传动带10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带轮11和拨料轴12,从而完成对拨料轴12的驱动。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主轴9上的第一链轮、固定于拨料轴12上的第二链轮和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其工作原理与带传动机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撞击杆3为L形。
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工件整列装置,拨料轴12与第一支撑板15之间、拨料轴12与第二支撑板16之间以及凸轮轴21与两个凸轮支架19之间均设有轴承20,因而能确保拨料轴12和凸轮轴21顺畅的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