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
背景技术
以单晶硅为电池片制造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因其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单晶硅电池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原料硅放到单晶炉中高温熔化,然后再使硅溶液结晶,形成单晶硅固体,生产出的单晶硅固体呈圆柱状,所以人们称其为单晶硅棒,单晶硅棒从单晶硅炉中取出以后,需要将其运送至检测车间以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并等待破段、切片,一般是采用转移箱、转移车运输单晶硅棒,现有的转移箱、转移车只有一层机构,参见专利号为CN204659778U、CN206553655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次运输的晶体硅棒数目较少,上述专利如果采用多层结构,又不利于将晶体硅棒从转移箱内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包括箱体;
箱体内沿水平方向分隔形成多个隔间,箱体一侧设有开合门,开合门打开状态下,多个隔间一侧暴露于外界;
隔间内自下而上等间隔设有N个辊体,N个辊体轴向垂直于多个隔间的布置方向并水平设置,隔间内位于最底部的辊体与箱体固定连接,隔间内自下而上第2~N个辊体与箱体转动连接;
辊体周向均匀设有四个条形板,四个条形板沿辊体长度方向延伸,四个条形板在辊体径向截面形成十字结构,位于隔间最底部的辊体上,所述十字结构的一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竖直向上;
任意相邻辊体之间用于容置单个所述晶体硅棒,所述晶体硅棒位于相邻辊体之间的状态下,辊体周壁与位于上方辊体的两个条形板相抵靠、与位于下方辊体的两个条形板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直径为D;
隔间宽度为X,2D<X<3D;
位于隔间最底部的辊体上,条形板长边边缘与隔间内壁的垂直距离为Y,Y<D;
任意相邻辊体之间的距离为Z,0.5Z<D<Z。
优选地,开合门内侧表面固定有多个海绵块,开合门关闭状态下,多个海绵块分别进入多个相邻辊体之间。
优选地,条形板表面包覆有海绵。
优选地,隔间内壁固定有一层海绵。
优选地,箱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箱体内设有多个隔间,每个隔间内设有多个辊体,相邻辊体之间可容纳一个晶体硅棒,因此箱体内形成多层结构,容纳较多的晶体硅棒,并且箱体一侧设有开合门,开合门打开后,所有隔间的侧面暴露于外界,从而可以将晶体硅棒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的轴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的正视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转移箱,包括箱体1;
箱体1为立方体结构,箱体1内沿水平方向分隔形成五个隔间,箱体1一侧设有开合门2,开个门打开状态下,五个隔间一侧暴露于外界,本实施例中的开合门2即为箱体1其中一侧的壳体构成,所述一侧的壳体与相邻的一侧的壳体铰接,所述一侧的壳体与相邻的另一侧的壳体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将开合门2锁紧后,所有隔间被开合门2封住,所述锁紧件可以是磁性密封条、锁扣等等;
每个隔间内自下而上等间隔设有四个辊体3,四个辊体3轴向垂直于五个隔间的布置方向,并且辊体3轴向水平设置,隔间内位于最底部的辊体3与箱体1固定连接,隔间内自下而上第2~4个辊体3的一端与箱体1远离开合门2的一侧转动连接;
辊体3周向均匀设有四个条形板4,四个条形板4沿辊体3长度方向延伸,四个条形板4与辊体3同步转动,四个条形板4在辊体3径向截面形成十字结构,所述十字结构的夹角用于夹持晶体硅棒,位于隔间最底部的辊体3上,所述十字结构的一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竖直向上;
任意相邻辊体3之间用于容置单个所述晶体硅棒,因此该箱体1最多可容十五个晶体硅棒,所述晶体硅棒位于相邻辊体3之间的状态下,辊体3周壁与位于上方辊体3的两个条形板4相抵靠、与位于下方辊体3的两个条形板4相抵靠,从而确保晶体硅棒在箱体1内保持稳定。
再将晶体硅棒放入箱体1内的过程中,晶体硅棒首先与最上部辊体3上的条形板4接触,由于辊体3可自由转动,晶体硅棒会在条形板4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移动至最上部辊体3和下方辊体3之间,由于第二个辊体3也是自由转动的,晶体硅棒继续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最底部辊体3和其上方辊体3之间,由于最底部辊体3的固定不动的,从而最底部辊体3上的两个条形板4将晶体硅棒托住,此时自下往上第二个辊体3上的两个条形板4也与该晶体硅棒抵靠,由于晶体硅棒此时是位置是固定的,在晶体硅棒的支撑下,自下往上第二个辊体3被固定住不能转动,下一个晶体硅棒落至自下往上第二个辊体3上的条形板4上不再继续向下移动,继而将自下而上第三个晶体硅棒稳定住,如此,放置一个晶体硅棒进入隔间内,该晶体硅棒就将其上方的辊体3锁住禁止转动,并且晶体硅棒也被稳定在相邻辊体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棒直径为D;
隔间宽度为X,2D<X<3D,条形板4与隔间内壁之间一次只能通过一个晶体硅棒;
位于隔间最底部的辊体3上,条形板4长边边缘与隔间内壁的垂直距离为Y,Y<D,第一个放置的晶体硅棒不会落至最底部条形吧和隔间内壁之间;
任意相邻辊体3之间的距离为Z,0.5Z<D<Z,从而相邻辊体3之间只能容置一个晶体硅棒。
因而在制造本实施例中的转移箱时,需要先测量待转移晶体硅棒的直径,才能确定转移箱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开合门2内侧表面固定有十五个海绵块5,开合门2关闭状态下,多个海绵块5分别进入多个相邻辊体3之间,所述海绵块5用于与箱体1内的晶体硅棒相抵靠,以将晶体硅棒稳定住,防止晶体硅棒晃动。
条形板4表面包覆有海绵,隔间内壁固定有一层海绵,晶体硅棒自上而下移动过程中与条形板4和隔间内壁接触,海绵可以有效减轻晶体硅棒移动过程中与条形板4和隔间内壁的撞击程度,避免晶体硅棒受损。
箱体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便于移动箱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