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
背景技术
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上车,极易导致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需对这一事件严加监测和惩处。如果有一种装置可以检测乘客上车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则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现有的客车安检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进行检查,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劳动强度较低,效率低,耽误乘客的乘坐时间。
第二,没有相关的防护结构,容易造成检测探头损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客车安检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进行检查劳动强度较低,效率低,耽误乘客的乘坐时间,同时没有相关的防护结构,容易造成检测探头损坏的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空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框架的内部,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设有L形旋转板,所述L形旋转板的顶部与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旋转板的竖直部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护壳体,多个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红外线检测探头,所述防护壳体的右侧壁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竖直设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右侧壁固定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凸起部延伸至防护壳体的外部,所述防护壳体的上下端内部均横向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对移动环缓冲的弹性机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移动块、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弹簧位于移动块的左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的侧壁和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朝向移动环的一侧横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设置于移动环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环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条形孔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旋转板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一环形槽的内部且杆壁两侧均个设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配合的第二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L形旋转板的顶部固定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定位罩。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且型号为WPL360L1-5-P2-S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通过设置在固定框架、电机、转轴、L形旋转板、防护壳体和红外线检测探头,能够快速完成对乘客进行全身扫描。
2、该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通过将红外线检测探头放置在防护壳体的内部,能够对红外线检测探头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损坏的现象,通过设置在防护壳体上的移动环、防护罩、移动块、弹簧和连接杆,当人体或者物品碰撞到防护罩时,能够使得移动环向防护壳体的内部移动并使得移动块挤压弹簧,从而能够避免对防护罩造成损害的现象。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快速对乘客进行全身扫描,同时能够对红外线检测探头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框架、2电机、3转轴、4L形旋转板、5防护壳体、6红外线检测探头、7移动环、8防护罩、9移动块、10弹簧、11连接杆、12限位杆、13限位滑块、14竖杆、15定位罩、1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客车入口乘客安检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轴3,转轴3的下端贯穿空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框架1的内部,固定框架1的内部设有L形旋转板4,L形旋转板4的顶部与转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L形旋转板4的竖直部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护壳体5,多个防护壳体5的内部固定设有红外线检测探头6,防护壳体5的右侧壁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竖直设有移动环7,移动环7的右侧壁固定设有防护罩8,防护罩8的凸起部延伸至防护壳体5的外部,防护壳体5的上下端内部均横向设有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对移动环7缓冲的弹性机构。
弹性机构包括移动块9、弹簧10和连接杆11,移动块9滑动设置于空腔的内部,弹簧10位于移动块9的左侧,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9的侧壁和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空腔朝向移动环7的一侧横向开设有条形孔,连接杆11分别固定设置于移动环7的上下两侧,两个连接杆11远离移动环7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条形孔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移动块9的侧壁固定连接,当人体或者物品碰撞到防护罩8时,能够使得移动环9向防护壳体5的内部移动并使得移动块9挤压弹簧10,从而能够避免对防护罩8造成损害的现象。
L形旋转板4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杆12,固定框架1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限位杆1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环形槽的内部且杆壁两侧均个设有限位滑块13,第一环形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滑块13相配合的第二环形槽,能够增加L形旋转板4的旋转稳定性。
L形旋转板4的顶部固定设有竖杆14,竖杆14的下端固定设有定位罩15,乘客站在定位罩15的正下方,能够保证L形旋转板4上的红外线检测探头6对乘客进行扫描检测。
固定框架1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表面设置有安装螺栓,能够将固定框架1安装在客车的进门口。
电机2为减速电机,且型号为WPL360L1-5-P2-S2。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乘客站在定位罩15的正下方,电机2开始工作,电机2通过转轴3带动L形旋转板4转动,从而能够使得L形旋转板4上的红外线检测探头6对乘客的全身进行快速扫描检测,通过将红外线检测探头6放置在防护壳体5的内部,能够对红外线检测探头6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损坏的现象,当人体或者物品碰撞到防护罩8时,能够使得移动环9向防护壳体5的内部移动并使得移动块9挤压弹簧10,从而能够避免对防护罩8造成损害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