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再充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芯。
背景技术
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充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再充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芯,包括铝塑包装膜、第一隔膜、负极板、第二隔膜、正极板、电解液盛放腔、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负极耳、正极耳、插接槽、密封胶层、插接柱、固定块、固定板、螺钉,所述铝塑包装膜中下部内侧设置有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内侧设置有负极板,所述负极板内侧设置有第二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内侧设置有正极板,所述正极板内侧设置有电解液盛放腔,所述铝塑包装膜内侧上部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绝缘片与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内侧套接有竖直方向的负极耳,所述第二绝缘片内侧套接有竖直方向的正极耳,所述插接槽贯穿铝塑包装膜、第一隔膜、负极板、第二隔膜、正极板,并且伸入电解液盛放腔固定,所述插接槽内侧套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内侧套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下端吹塑有水平方向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通过三个等距的螺钉与固定板螺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解液盛放腔内部充注有大量电解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负极耳由镍带负极集流体、铜箔负极基体、石墨负极物质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正极耳由铝带正极集流体、铝箔正极基体、锰酸锂正极物质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需要对电解液进行再充注时,使用螺丝刀将螺钉逆时针转动,从而将固定板与固定块分离,失去了固定板的固定块就可进行拉动,拉动固定块后带动插接柱进行位移,插接柱沿密封胶层向下滑动,之后通过插接槽将电解液进行充注,充注完成后将插接柱沿密封胶层向上滑动封堵,之后再使用螺丝刀顺时针拧动螺钉将固定板与固定块固定,即完成电解液的再充注,本实用新型方便进行电解液的再充注,大大提升了锂离子电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内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螺钉部分视图。
图中:1、铝塑包装膜,2、第一隔膜,3、负极板,4、第二隔膜,5、正极板,6、电解液盛放腔,7、第一绝缘片,8、第二绝缘片,9、负极耳,10、正极耳,11、插接槽,12、密封胶层,13、插接柱,14、固定块,15、固定板,1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可再充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芯,包括铝塑包装膜1、第一隔膜2、负极板3、第二隔膜4、正极板5、电解液盛放腔6、第一绝缘片7、第二绝缘片8、负极耳9、正极耳10、插接槽11、密封胶层12、插接柱13、固定块14、固定板15、螺钉16,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包装膜1中下部内侧设置有第一隔膜2,所述第一隔膜2内侧设置有负极板3,所述负极板3内侧设置有第二隔膜4,所述第二隔膜4内侧设置有正极板5,所述正极板5内侧设置有电解液盛放腔6,所述铝塑包装膜1内侧上部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绝缘片7与第二绝缘片8,所述第一绝缘片7内侧套接有竖直方向的负极耳9,所述第二绝缘片8内侧套接有竖直方向的正极耳10,所述插接槽11贯穿铝塑包装膜1、第一隔膜2、负极板3、第二隔膜4、正极板5,并且伸入电解液盛放腔6固定,所述插接槽11内侧套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密封胶层12,所述密封胶层12内侧套接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插接柱13,所述插接柱13下端吹塑有水平方向的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下端通过三个等距的螺钉16与固定板15螺接固定。
所述电解液盛放腔6内部充注有大量电解液。
所述负极耳9由负极集流体镍带、负极基体铜箔、负极物质石墨等组成。
所述正极耳10由正极集流体铝带、正极基体铝箔、正极物质锰酸锂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需要对电解液进行再充注时,使用螺丝刀将螺钉逆时针转动,从而将固定板与固定块分离,失去了固定板的固定块就可进行拉动,拉动固定块后带动插接柱进行位移,插接柱沿密封胶层向下滑动,之后通过插接槽将电解液进行充注,充注完成后将插接柱沿密封胶层向上滑动封堵,之后再使用螺丝刀顺时针拧动螺钉将固定板与固定块固定,即完成电解液的再充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