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用型锂离子电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芯是一种可充电电芯,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但是单独的电芯进行使用时,工作会出现电芯工作不稳定,例如爆炸、内部故障、过压等情况,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爆炸等情况,为了改善爆炸造成的损伤,改进一种耐用的锂离子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锂离子电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用型锂离子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电芯端头外接壳、电芯电极连接线,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设在电芯本体的前端,所述电芯电极连接线设在电芯端头外接壳的前顶面,所述电芯本体由电芯中心电极、电芯填充电极、导电涂层、电芯内层保护层、电芯防爆层、电芯外层保护层组成,所述电芯中心电极连接在电芯电极连接线的后端,所述电芯填充电极填充在电芯中心电极的周围,所述电芯内层保护层包裹在电芯填充电极的周围,所述电芯防爆层包裹在电芯内层保护层的外侧面,所述电芯外层保护层包裹在电芯防爆层的外侧面,所述导电涂层设在电芯中心电极和电芯填充电极的中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与电芯防爆层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的厚度小于电芯本体的厚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电芯防爆层采用玻纤增强PA6+T20+GF20材料,所述电芯内层保护层、电芯外层保护层由Inconel-x-750材料制成,所述电芯中心电极为锂化合物,所述电芯填充电极为碳素材料,所述导电涂层为涂炭铝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既优化锂离子电芯的设置,改变传统的锂离子电芯所采用的保护措施,改进为三层外保护层进行保护内部的电芯、中间的防爆层所采用的是尼龙玻纤维材料,韧性、抗拉抗暴性能强,良好的保障电芯的使用故障而造成损害,使得电芯的使用安全得到提升,另外外部所采用的内外双层保护层,都是采用更加安全的合金材料,活泼性较低,不易发生反应,而且抗压性较好,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外观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中:1-电芯本体,2-电芯端头外接壳,3-电芯电极连接线,4-电芯中心电极,5-电芯填充电极,6-导电涂层,7-电芯内层保护层,8-电芯防爆层,9-电芯外层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耐用型锂离子电芯,包括电芯本体1、电芯端头外接壳2、电芯电极连接线3,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2设在电芯本体1的前端,所述电芯电极连接线3设在电芯端头外接壳2的前顶面,所述电芯本体1由电芯中心电极4、电芯填充电极5、导电涂层6、电芯内层保护层7、电芯防爆层8、电芯外层保护层9组成,所述电芯中心电极4连接在电芯电极连接线3的后端,所述电芯填充电极5填充在电芯中心电极4的周围,所述电芯内层保护层7包裹在电芯填充电极5的周围,所述电芯防爆层8包裹在电芯内层保护层7的外侧面,所述电芯外层保护层9包裹在电芯防爆层8的外侧面,所述导电涂层6设在电芯中心电极4和电芯填充电极5的中间。
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2与电芯防爆层8一体成型。
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2的厚度小于电芯本体1的厚度。
所述电芯端头外接壳2、电芯防爆层8采用玻纤增强PA6+T20+GF20材料,所述电芯内层保护层7、电芯外层保护层9由Inconel-x-750材料制成,所述电芯中心电极4为锂化合物,所述电芯填充电极5为碳素材料,所述导电涂层6为涂炭铝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电芯的工作原理为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往返嵌入和脱嵌,重复完成充放电过程,另外因为电芯单独工作没有保护电路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电芯的外部结构进行增强,进而保护电芯的正常工作,当电芯极度不稳定出现热胀、爆炸的情况的时候,因为中间夹层的电芯防爆层具有很高的抗拉性、抗爆性,可以有效的保护电芯外部的环境,避免对外部造成损伤,而且内外两层电芯保护层,采用的高强度的合金材料,抗压性能好,可以防止电芯内部的变形,和外部因素造成挤压变形情况,使用时,需要将设备电芯电极连接线连接到用电设备的接线上即可。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